关灯
护眼
字体:

陈布雷大传_王泰栋【完结】(88)

  陈布雷在1938年日记中也记下了对各方面人物的行踪和看法,如6月18日日记中有“……今日病实未愈,头痛欲裂,郁闷异常……萧化之偕郭沫若君来访,强起而酬对,郭君丰采仍如卅余,询之知四十七岁矣,十载沧桑,不胜慨息……”7月2日为了“告日本国民书”,又致沫若一函。10月13日日记中记:“……往政治部第三厅访郭沫若、胡愈之两君……六时卅分到官邸座谈,到骝、鸾、博、沫若、芃生、愈之诸人……”对于中共代表也有记载,7月18日日记中有:“……与林伯渠及周君(注:应是周恩来同志)同见委员长……”12月11日日记中记:“……四时至官邸,偕立夫、淮南(注:即张冲)入见,谈对于中共决议之对策,四时卅分,吴玉章、陈绍禹、秦邦宪、董必武四人来谈,委员长以革命大义相勉,谓共党如认清环境,为国家利益及远大处打算,应取消组织,加入本党,秦等表示不可能……”在九一八7年纪念时,陈布雷在日记中记有:“七时卅分起,今晨天气转凉快,秋雨霏霏,令人起愁郁之感,追念七年以前之国难,弥觉余痛在心……遍取今日之报纸读之,冯焕章、陈辞修各有极好之纪念文字,不知为谁之手笔……季鸾来访谈战局极焦急,胡政之君谓季鸾忧国之心高于常人,诚哉不诬也……”

  在武汉抗战中陈布雷爱国之心未息(2)

  陈布雷在1938年日记中对每月工作都有一个简单总结,谓之回溯,如《十月份之回溯》中写“本月共卅一天,参加会议及会谈五次,拟重要电稿八件,撰双十节告国民书,为日寇侵略粤告粤军民书及海外侨胞书……及委员长重申抗战决策告国民书,审阅外交报告及宣传要点等五件,财政金融之报告二件,选辑讲词并审订目次各一件,代中央党部修改书稿二件,代蒋夫人拟电稿二件,见客六十二人,访友十五次,……自十五日以后,粤海告警,敌势益张,忧愤百端,莫可名状,卒于二十四日转移阵地,放弃武汉,自兹抗战转入更艰难阶段

  ,个人生活及工作亦将与以前十六阅月迥不同矣,孱躯薄植,居于最高当局近侍之地,而毫无靖献,以分忧劳,往往中夜警醒,不知何以自处也,二十三日王家洲遇敌机扫射,幸免于害,实属危城一发,留此微躯,俨同再世,倘复不知奋勉,其将何以为之乎。”

  陈布雷在日记中也常常透露思念家乡及亲人,如4月5日日记中记:“……今日为旧历清明,念家人星散,庐墓无人祭扫,悲感万端,何日扫靖敌氛,俾得摆脱职务,归而展谒乎……”8月5日日记中连“午睡一小时余,梦在官桥老家与亲戚共话”也记下。11月24日日记中记:“……昨夜梦在慈溪与君木师谈话,连日念家乡甚矣……”12月23日,陈布雷已到重庆与家人团聚,所以在日记中留下一段特别亲切记载:“……至公园路,旦文姨及明儿福芷出迎,余巡视舍内外一周,觉甚明洁,位置适宜,左对嘉陵江,开窗眺望,风景如画,可以怡情悦性,旋怜儿、乐儿先后自学归,欢跃迎迓,时已日暮,诵陶诗‘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之句,真有行旅归来之感矣……”

  抗战声中,陈布雷一颗爱国之心,怦然跃动,在7月7日抗战周年纪念日记中流露无遗,“七时卅分今日为抗战周年纪念日,武汉均设献金台……嘱望(翁祖望)代为献金一百圆,今日茹素一天,然此不过形式上纪念而已,将士同胞牺牲之惨痛,非任何仪式表示所能追赎也……”

  实事求是地说,在抗战中,陈布雷是爱国的。

  夜探汪精卫(1)

  1938年12月7日。

  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陈布雷跟着蒋介石在那里巡视。蒋介石对陈布雷说:

  汪精卫“布雷先生,庸之(孔祥熙)刚才派人送信来,他的秘书乔辅三有消息,说汪先生正与日本人有勾搭。我们要立即飞回重庆去。你是不是先到汪先生那里去探听一下?”

  于是,陈布雷由桂林飞往重庆。那一天,天气恶劣,能见度极低。蒋介石见状,临时决定缓飞,陈布雷则乘机先飞了。飞机性能较差,在空中东摇西摆,飞到山城上空,找不到着陆的目标,几乎迷失了方向,最后降在涪陵,下机询明航线后再度起飞,一直到傍晚才到重庆,降落在珊瑚坝机场。已在机场翘首等待了半天的夫人王允默,急忙上前,双手紧紧抓住久别的丈夫,眼泪夺眶而出。

  陈布雷也顾不得和夫人细谈,当晚9时便驱车前去拜访汪精卫。一路上,从七七事变起的情景又在陈布雷的脑子里浮现……

  卢沟桥事变时,蒋介石正在庐山,陈布雷代蒋介石拟了一份以《最后关头》为题的讲话稿,这是陈布雷的呕心沥血之作,也是他平生得意之作。

  陈布雷写这篇文稿时,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的民族英雄形象在他的脑子中几次出现;《正气歌》、《满江红》的词句在耳边不断萦回……这篇文稿成为蒋介石抗日的一块金字招牌。但是蒋介石心中却仍旧不敢与日本彻底决裂。

  八一三淞沪抗战,蒋介石是被迫的,心里却依旧盘算着与日本议和。不过,这些暗中的盘算,陈布雷是不知悉的,他以为领袖一心抗日。蒋介石任命陈布雷为军事委员会副秘书长,陈布雷又为蒋介石写下了《八一三告沦陷区民众书》。还我河山,御侮抗敌,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使精神萎顿的陈布雷异常振奋。历史上那些挽狂澜于既倒,救国家于危难之际的英雄、士大夫形象,激励着这个瘦弱的温文的书生,他的心境从未有过这样的高兴,虚弱之体也增添了生气。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