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德意志的另一行泪_朱维毅【完结】(9)

  14岁时,罗迪加入了希特勒青年团,这就象小学毕业后一定要上中学一样,参加这个组织根本不用申请,够了岁数就一锅端。他说,参加希青团是一件让小孩子们很向往的事儿,大家穿一样的制服,一起打靶、一起锻炼身体、一起过野营生活,没有了家长的约束,生活又自由又愉快。说话之间他找出了一张当时的照片,上面是一群穿制服打领巾的孩子在举行篝火晚会,一排孩子正站着唱歌,更多的人坐在地上鼓掌。梳着小分头的小罗迪就站在唱歌的队伍里。

  谈到那场战争,罗迪的话开始变得滔滔不绝:

  “我们家兄弟4人一个不剩地全都进了军队。我大哥是个上尉,他死在法国,死得冤透了,踩上了自己埋下的地雷。他是回家结婚后重返前线时死的,死的时侯是31岁,刚结婚14天,生活道路就这样走到了头。

  “在战争的最后一年里,我二哥也死了,当时的战场已经到了德国东部的西里西亚地区,现在已经归属了波兰。听他的战友说,他被俄国人平射的高射机枪的子弹击中了头部,当时就给掀开了半边脸,死时25岁,埋在什么地方没有人能说得清。

  “我和弟弟算是大难不死。在1945年德国投降前夕,我成了英军的战俘,战后5个月后被释放回家。我弟弟被美军俘获了,但他比我要倒霉得多,因为美国人把他们那一批战俘全部交给了苏军,结果他被转移到了一个位于高加索战俘营,在那里服了5年的苦役后才被放回德国。

  图3-3:1943年,罗迪和二哥(左)在苏联战场上相遇。这是兄弟二人的最后一次见面。二哥后来死于本土战,被平射的高射机枪击中脸部。尸体葬于何处不详。

  “您是在哪里接受新兵训练的呢?”

  “我参军后被送到波茨坦训练。因为我的射击成绩总是排在全连的前三名以内,所以我很快就获得了优秀射手称号,这样,我就可以不参加星期日的加班训练了。基本军事训练结束后,我又被选出来参加了无线通讯兵的培训,一起培训的有50人。看,这是我们培训小组的结业照。”老人指着一张相片给我看,那上面是7个头戴步军帽身穿白色外套的士兵,“6个学生1个老师,右面个头最大的这个是我。在这7个人中战后活下来的只有2个人。

  我入伍4个月后,苏、德战争爆发了,开始攻击苏联的那天是个星期天,我们的装甲部队在半夜已集结待命,凌晨5点接到出发的命令,当天我越过边界踏上了俄国人的土地。不过,严格来讲这还不算是真正的苏联。您一定知道,战线两侧的区域原来都是波兰的领土。1939年9月德国、苏联两家平分了波兰,使波兰成为两国相互防范的安全缓冲区。其实,俄国人真正的战略防线是新国界以东300到400公里的'斯大林防线'。这条防线的西侧是'十月革命'后被苏联兼并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加盟国,它的东侧才是1917年以前的俄国领土。”

  我插话说:“我想,要保住传统国土的安全,苏军在抵抗的时候一定最希望把你们消灭在'斯大林防线'以西的地区。”

  “一点不错。所以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深入苏联的腹地,不突破'斯大林防线',就谈不上对苏联的真正威胁。我所在的部队隶属于霍特将军的第3装甲兵团。这个兵团下设5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师。每个装甲师都有不少于150辆坦克。您知道当时希特勒是怎么估计苏联的抵抗能力的吗?在攻击苏联前一个星期,希特勒在元首大本营里对他的将领们说:'我要求你们的只有一点,用力踢开房门,然后这个房子就会自行彻底垮掉。'这个疯子,他把斯大林的苏联看成是一脚就能踹散架的破窝棚了。”

  其实希特勒并非像罗迪所说的变成了一个疯子。纳粹德国对苏联志在必得的态度有三个方面的基础。

  第一是基于“一战”的经验。当时俄国动员了在各参战国中最大的兵力,气势汹汹地要从东面给正和英法联军苦战的德军以致命一击,但结果是俄军大败,导致德国人产生了一种“逢俄必胜”的自负心理。

  第二是基于苏军因内部大清洗造成的战力自损,在1937年到1938年期间,斯大林为解决“军人法西斯组织”的隐患,在苏军将领中大开杀戒。5个元帅中有3个被杀,15个将军中有13人被杀;在85个军团司令员中有62个被;在195个师长中有110个被杀……任何一场战争都不可能完成的对一个大国军队精英的如此高效的杀伤,苏军的指挥系统几乎被杀空了。德国人有理由相信苏联军中已无良将。

  第三是基于苏、芬战争的经验。苏联在1939年11月30日开始的侵略芬兰行动中,计划4天“解放”小小的芬兰,但后来的结果是近50万的苏军和不足20万的芬军打了4个月,战死人数比芬兰多了一倍,给人类战争史提供了一次完美的惨胜案例。

  罗迪经历了德军在侵苏初期的长驱直入式的大进军,对手的不断溃败似乎验证了德国人对苏军战斗力的判断。下至普通士兵罗迪,上至最高指挥部,此刻的德军无人不认为对苏战争是稳操胜券的。

  打过仗的人最喜欢谈胜仗,罗迪描绘起那场大进军来显得绘声绘色:

  “我所在的643分队是一只装甲预备队,不固定归属于哪一个师,哪个师紧急需要就把我们临时编入哪个师,所以大家都叫我们是救火队。突入苏联后,第3装甲兵团按照希特勒的大包围计划一路向东飞奔,就像一把张开大嘴的钳子一个劲往前猛插,等超过溃散的红军大部队后就立即收拢钳头,截断他们的退路,让跟进的步兵把他们围住吃掉。然后我们再张开钳子嘴继续往前飞奔,去完成下一个大包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