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939年3月的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一卷)_[英]阿诺德·托因比【完结】(20)

  ①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i.196。

  ②韦尔斯:《决定的时刻》,第66页。

  ③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i.198。

  ①见《概览,1938年》,ii.5。

  ③见“英帝国与世界和平”,1930年1月28日史未资将至在查塔姆大厦的讲话,《国际事务》 题上认为集体安全结构实际上已经行不通了。例如,已很清楚,现代战争的影响趋向于不可估量地扩大大国和小国之间的悬殊,不管小国加在一起数量上多得怎样可怕,而集体安全这一结构单靠它们还是难以运转的,而且这些小国必然胆小怕事,不敢采取主动去反对强大的侵略者,因此事实上制止侵略战争的担子实质上必然要落到日益减少的几个大国身上。而在世界诸大国中,德、意、日和美国已无庸考虑,而苏联又是联合王国中持保守意见的人所怀疑的一个未知数。因此,在英国保守党人看来,什么都得靠英法两国,这就是说,两国必须步调一致,或者说,如果其中一国退缩不前,另一国务必跟着照办,因为它们任何一国都不可能独力承担一项在当时的国际力量集结的形势下即便是两国共同努力也可能是难以胜任的任务。即便是一位热情而忠诚地支持国联的人,他也可能感到,由于其成员国在1935—1936年未能将维护国联盟约以反对意大利的努力坚持到胜利,国联已被扼死了,而张伯伦本人是曾经把这件事看作是一块试金石的,这从他本人在1935年12月9日和1936年6月10日之间的完全相反的态度中可以看出来,12月9日,他和保守党内阁里的同僚一起劝说塞缨尔?霍尔爵士辞职,而在6月10日,他却嘲笑主张继续对意大利实行制裁的意见是“极度的疯狂”。①

  人们确实有理由认为,埃塞俄比亚事件的考验证实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为管理国际事务而建立起来的体制这时已经不能正常行使了。这时存在着真正的“国际无政府状态”;在这种令人绝望的情况下,张伯伦奉行的政策也自有其坚定的立场,即在那三个侵略国如今都已与国联断绝关系之时,他决定不再迂腐地拘泥于凡事必经国联的做法来束缚自己的手脚,而要抓住每一个机会来劝说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同他坐到谈判桌上来,向他们说清楚,如果他们愿意通过会谈方式达成一项和平交易,而不赤裸裸地诉诸武力,他准备做到公正的最大限42度,甚至还可能有所超越,以表示他力图满足他们的要求的诚意。然而侵略者和西欧国家之间在国联范围之外举行圆桌谈判、就事论事,虽则显然有其价值,但这并没有接触到问题的实质;因为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危险是不能通过给欧洲政治家们的一次会议贴上个非日内瓦的标签,便能烟消云散的。英法在会议桌上将与之对抗的仍然是同一帮咄咄逼人的敌手,在没有希望获得美国支持的情况下,无论如何是打不出几张硬牌的。

  国联已告失败的原因是,没有足够的武力来作为实施盟约的后盾,即或有之,也没有足够的决心去使用它。铁一般的事实证明,用经营银行业的原则来实施集体安全制度是行不通的。在银行业务中,负债超过资产可以有一个安全的差额,那是正常的,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可以预计债权人不会都在同时提出偿付要求。国联之所以不起作用,是因为没有人把它的义务全部承担起来;如果说,由于张伯伦的远见卓识,才看出了国联存在这个弱点,那末,他就更没有理由闭眼不看同样的原则必然更加要支配一场没有掩饰的实力政治游戏这一事实。前日内瓦时代耍旧外交的人从不允许他们自己——或彼此①

  ——忘记(把克劳塞维茨的名言倒过来说)“外交”是“另一种方式的战争行为”,他们进行会谈时心中总是明白,作为最后一着,决定的因素不是公正或道理,甚至也不是和平的从业人员要做成一笔交易的共同愿望,而是军备——其中最强有力的(至少在发明原子弹以前)是强国枪炮的结盟。(InternationaIAffairs),1930年3月,iX,141—153。

  ①关于纳粹认为张伯伦方面没有维持实力均势的意向,见《概览,1938年》,ii.13—14,21。 对张伯伦政策的中肯的批评不是他为现实政治而牺牲了他人的理想,而是他为他自己的理想而牺牲了现实政治。尽管到1939年3月15日为止,张伯伦政策的反对者可能还未能证实他们的看法,即希特勒的目的是不折不扣地企图统治全世界,但在张伯伦方面,也同样不能证明他本人的相反信念,即希特勒只抱着有限的目的,可以通过和平协商予以满足,而又不会对第三方面公然招致不公正(希特勒可能对英国本身抱有居心叵测的阴谋,首相在1939年3月15日以前也许根本就见不及此,看来他1939年3月17日讲话的某几段已表明了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一个有气派的国家里,一位前日内瓦时代的政治家也会认为他有责任接受在军事实力方面 43 进行竞赛的挑战,而这种挑战是在两次大战之间的时期里,这三个侵略国家长期来一直在向它们的爱好和平的对手提出的。但是张伯伦不敢面对这样一个可怕的事实: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国际角逐场上,是不能用止痛的方式去应付竞赛的。他把脑袋埋迸沙子里,迟迟不在自己方面重整军备,而让希特勒在没有遭到任何反对的情况下攻占一个又一个阵地——时而奥地利,时而苏台德区①——这些也许不过是本该属于德国的合法土地,但也很可能同样是对汪服欧洲和世界的一次进军的决定性战略要地。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