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途岛奇迹_[美]戈登·W·普兰奇【完结】(104)

  这位美国人也许是因为受了惊吓,也许是因为筋疲力尽了,意识不到他交待的情况意味着什么。也许他以为战斗进展很快,他所谈的对日本人已没有什么价值。也许他抱有一种懦弱的、但却是人所共有的天真的希望:只要开口,就可免去一死。不管他的动机如何,他泄露了一些重要军情。第四驱逐舰分队司令有贺幸作海军大佐于13时向南云、近藤和山本发了一份电报(其内容本书将在适当时候加以叙述)。这个年轻人与敌人合作并没有什么好的结果。日本人还是杀了他,他的尸体不是自己掉进了海里,就是被扔入海里去的。 [ 注:1947 年12月5日及1948年4月12日USSBS审讯谷川清澄海军大尉,1948年2月26日及6月10日审讯二等海曹藏持重利。这名美国俘虏的姓名在档案材料里都有,但普兰奇认为把这些姓名公开只会引起不必要的痛楚。据VT-3机的一名幸存者说,“大家”对该少尉“评价很好,很钦佩”。埃斯德斯的信。 ]

  6月4日起飞的41架破坏者式,只有4架飞回航空母舰,但都被打得狼狈不堪。谁也没有因失去这些飞机而感到难过。在现代战争中,像这样陈旧而笨重的 TBD机早已过时,应该尽早由TBF机来取代。但是损失了像沃尔德伦、林赛、梅西以及他们的年轻战友们,实在是个令人痛心的打击。

  VT-8、VT-6和VT-3的牺牲对美国取得中途岛海战的胜利究竟作出了什么贡献,乃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一般的看法是:它们作出了可贵的贡献。虽然它们计划不周,但却作战勇敢,它们的进攻分散了日本人对前来实施攻击的美俯冲轰炸机的注意力。 [ 注:见“中途岛海战分析”中的例子,第131页;《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及潜艇作战》,第121页;“史无前例的中途岛之战”,第61页。 ] 另一些人认为,这一功劳应归于VT-3以及撒奇的野猫式,因为VT-8和VT-6进攻失利后,零式机有足够时间爬升到更高处。 [ 注:《中途岛会战》,第170页。 ] 只要查对一下日方的大事记,就可以看出,持这种看法的人是有道理的。 [ 注:日本的叙述,第18—19页。 ]

  但其它因素也须考虑。日方所作的抉择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日本人并非没有观察到来犯的俯冲轰炸机。从南云的作战记录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护航舰艇一发现美机进入外层防线,就立即发过警报。 [ 注:同上,第19页。 ] 日本航空母舰完全可以抽调部分正在截击鱼雷机的零式机去对付这一新的威胁,因为这只能是一批俯冲轰炸机。日本人擅长鱼雷攻击,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对这个战术着了迷,所以就集中力量对付TBD了。尽管美国人投放鱼雷技术水平之低为人们所不齿,而且美国鱼雷质量也太差,但只要偶尔有一枚鱼雷命中,就会成为向国内报告的一桩大事。

  此外,美国陆基机或舰载机的进攻虽说是劳而无功,却使南云的机动部队整个上午疲于奔命。尤其是日本的战斗机飞行员,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至少在这一点上,参战的美国人都为美国获得总的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二十九章 烈火熊熊的地狱

  韦德·麦克拉斯基在2万英尺高空飞行,目力远及海天相接处,但他所看到的只是浩瀚无垠的太平洋。9时20分,他已到达离“企业号”142海里的预期截击点。 [ 注:巴德对麦克拉斯基的采访,1966年6月30日:“中途岛海战分析”,第131页。 ] 在他左侧远处,海洋的质地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说明中途岛的浅滩就在海天相接处那边。在他编队最左侧的一些飞行员看见,遭空袭后的中途岛上空仍然烟雾腾腾。 [ 注:1966年5月15日巴德对美退休海军少校理查德·H·贝斯特的采访。以下称巴德对贝斯特的采访。 ] 可是日本机动部队在哪里呢?

  麦克拉斯基短而结实的身材很像他驾驶的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他当年学飞的是战斗机,以后驾驶的也是战斗机,对SBD机几乎是陌生的。1940年6 月他到“企业号”任VF-6的中队长,1942年3月15日他晋升为飞行大队长,负责指挥“企业号”上全部飞行人员。自那以后,他忙里偷闲,很快使自己熟悉了无畏式机的性能。现在当他率领32架俯冲轰炸机去战斗时,他对于在航空母舰上起降已经很熟练了,但还从未从SBD机上投过弹呢。 [ 注:巴德对麦克拉斯基的采访,1966年6月30日。 ] 所以没人会说麦克拉斯基是个经验丰富的俯冲轰炸机驾驶员,他自己就更不会这样说了。他具有指挥才能,英勇无畏,而且能处变不惊、随机应变。连轻易不用形容词的斯普鲁恩斯也称赞麦克拉斯基“很了不起”。 [ 注:对斯普鲁恩斯的采访,1964年9月5日。 ]

  眼下的局面是对他的全面考验。他会认为自己比日本人先期到达该海域,因而可以在这里盘旋以待南云舰队的出现吗?或他是否应该继续向中途岛飞去,以防万一他落在日本人后面?他们的飞机已消耗了大量油料,现在他已不可能派它们采取那种常规的扩展正方形的空中搜索方式来寻找敌人的行踪。他是否应该趁油料尚未用尽时命令各机飞返“企业号”?不论作出何种决定,都是刻不容缓的,因为现在所剩的油料只能再维持15分钟的侦察飞行,15分钟后他就只好率众机返航了。

  麦克拉斯基迅速看了一下标图板,决定沿240°方向再飞35海里,然后转向西北与预计的日本舰队的航线成平行飞行。 [ 注:巴德对麦克拉斯基的采访,1966年6月30日。 ] “企业号”舰长默里称这一决定是“整个作战中最重要的决定”。尼米兹也赞同,说它是“这次战役中最重要的决定,产生了决定性的后果”。 [ 注:“企业号”报告,1942年6月13日;尼米兹的报告,1942年6月28日。 ]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