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1941-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五卷)_[英]阿诺德·托因比【完结】(117)

  宣言庄严地声明,四国将合作把战争进行到底,并将在今后“为缔造并维护和平与安全”而继续合作。约定采取三个具体步骤:

  ……它们[即美利坚合众国、联合王国、苏联和中国的政府]承认有必要在尽早可行的日期,根据一切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所有这些国家无论大小,均得加入为会员国,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战事终止后,除非为实现本宣言内所预期的目的,并经共同磋商,它们将不在其他国家领土内使用其军队。

  它们将彼此并与联合国家中其他国家会商及合作,俾对战后时期军备的调节,获得一项实际可行的普遍协议。

  这个宣言的含义十分重大。俄国政府签了字,这似乎充分证明俄国领导人愿意在战后时期与英美合作。美国政府签了字,看来这同样也说明美国放弃了孤立于欧洲和世界政治之外的传统政策。进一步证明这一看法的举动是美国参议院于1943年11月5日以八十五票对五票的压倒多数通过了康纳利决议。决议宣布,参议院“承认有必要”为了维护和平而建立一个美国应该加入的国际组织。看来,这项决议的通过,使1920年事件不致重演,当时参议院曾否决了威尔逊总统的国际联盟计划。

  在赫尔看来,四国宣言是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就。会上讨论的其他政治问题,按照他的见解,无非都是为了配合这个宣言所包含的战后合作的总的决定罢了。

  英国人不大相信发表几项总的原则的声明会有多少价值,因此会上讨论的大多数具体问题都是由艾登提出的。就这样,经艾登提议,外长们同意建立一个欧洲咨询委员会,总部设在伦敦。设置这个委员会是为了商讨在主要盟国间可能发生的关于投降条款及其实施的各种具体问题。这个委员会被授权为共同行动提出建议,但不拥有发布命令的权力。同样,会上又一次根据艾登的提议同意建立意大利咨询委员会。

  外长们一致认为,在德国战败后,奥地利应重建为独立国家。他们还接受艾登的提议,不在欧洲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而应把共同负责作为他们在欧洲大陆解放了的和占领着的国家的政策的基础。但是在另外两个问题上,艾登可就不那么顺利了。莫洛托夫不客气地拒绝了他提出的关于准许欧洲小国结成联邦的提议;同时他为说服俄国人恢复同波兰流亡政府的外交关系所作的努力,也毫无结果。莫洛托夫明白表示,苏联政府期望在东欧和东南欧的事务中拥有决定性的发言权,这虽然不是他的原话,可是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如此。

  俄国人提出了两个项目来讨论。10月22日,莫洛托夫提出了一张表,上面开列了在意大利事务中消除法西斯分子和法西斯影响的一些措施。他的大多数意见都被纳入在外长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关于意大利的宣言。另外,俄国人要求把意大利舰队和商船队中的一部分移交给他们。这件事又被转回到美英政府手里,10月30日莫托洛夫接到通知说,眼下不能作这样的移交,因为意大利船只应当用在能够最好地为整个盟国事业服务的地方。

  对美国代表团来说,这些细节问题似乎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的意思是,只有在总的原则问题上达成全面的协议之后才能谈到战后世界和眼前的一切问题。四国宣言只是他们带到会上来的四项基本文件之一。其他三项文件是:关于德国战败后的处理问题的备忘录;关于指导战后各国之间经济关系的原则的声明;对“附属国人民”实行托管的声明。

  美国方面关于德国问题的备忘录于10月23月提交外长会议。备忘录宣布德国应被完全解除武装,并应以提供货物和各种劳务的形式为德军造成的物质损失作出赔偿。备忘录建议设立一个盟国间的德国委员会来强制实施投降条款。至于肢解德国的问题,赫尔报告说,美国政府对于强行把德国分割成几个国家是否明智这一点尚无定见,但他认为,不管怎么样,分散管理总是应予鼓励的。三国外长一致同意迫使德国交出1938年以来取得的全部领土,东普鲁士应与德国分离。艾登比赫尔更为强烈地主张德国应予分割;莫洛托夫则仅仅表示,在研究希特勒失败后德国的处理问题上俄国人落后了。会议决定把整个问题交给欧洲咨询委员会从长计议。

  在会议结束的前一天,赫尔提出了战后的经济原则问题以及战后附属国人民的地位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上,美国的政策是直接同英国利益相抵触的。赫尔长期以来是个自由贸易的信徒,希望看到自由贸易的做法在战后世界牢牢生根。的确,他认为,只有开展比较自由的贸易活动,和平的经济基础才有保证。这意味着英国应放弃帝国优先权;可是自由化的贸易原则在运用到象苏联经济那样的社会主义化经济中去时将意味着什么,那是很难说的。尽管如此,莫洛托夫还是声称,他以赞同的眼光看待赫尔的提议。也许他的意思是说,他同意美国提议中所包括的要德国赔偿以及设立一个国际银行这些内容。艾登的处境颇为微妙,因为英国政府一方面确定无疑地不赞成战后无条件地撤除贸易壁垒——这个步骤将使英国工业置于美国竞争的全力冲击之下——但另一方面英国人已正式对贸易自由承担义务,以此来换取租借物资。这一义务已写入1942年的租借总协定中,艾登是无法否认这一协定的。同时,他要是同意赫尔的提议,就非得加上一些令人为难的限制不可。处在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他大概没有明确表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