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1941-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五卷)_[英]阿诺德·托因比【完结】(118)

  美国方面关于把对附属国人民的保护责任从个别国家移交到国际托管国手里的计划,对于英国传统的权力和利益说来,是一个更为直接的挑战。艾登在会上直言不讳地表示,他的政府无法接受赫尔备忘录中对这个问题所规定的原则。莫洛托夫只是说这个问题得进一步研究,苏联政府对此颇感兴趣。

  对于在欧洲被占领各国的残暴行为要负责的那些德国人应给予何种惩罚这个问题,在外长会议前一些日子里就已经在各盟国政府间进行讨论。丘吉尔在10月12日起草了一个文件,按照在莫斯科进行的讨论,对此稍作修改后,由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签署,作为关于德国暴行的宣言发表,成为外长会议的公开文件之一。起草这个宣言的目的在于防止今后的暴行。宣言宣称,各盟国政府将查出那些应对大屠杀、死刑和其他暴行负责的人,把他们送回到他们作过恶的国家去,由那里的地方当局去审讯和惩办。德国政府中的最高级或接近最高级的那些头等罪犯,他们的罪行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地区,将由各盟国政府联合决定惩处之。讨论情况表明,对于希特勒及其同伙,英国方面倾向于依照法律的审讯手续行事,而俄国人和美国人则主张立即处决和严厉处置。宣言回避了这个问题。对于头等罪犯是立即处决,还是通过正式审讯再行惩处,只字未提。

  1943年10月30日,外长会议的最后一天,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盛宴。席间谈话中,他告诉赫尔,在打败德国之后,俄国将参加对日作战。宴会上洋溢着事事顺遂的气氛,外长会议也就在伏特加酒加友情的热烈气氛中宣告结束。

  官方的公报提到了“作为会议全部工作之特点的互相信任和互相谅解的气氛”,随同公报一起发表的四项宣言,即关于普遍安全、关于意大利、关于奥地利以及关于德国暴行的四项宣言,使公众得以看到会上达成了何种范围的协议。俄国同英美一起宣布了在战后继续合作的共同愿望,这是件重大的事情。唯一刺耳的调子是波兰问题。俄波争论并未结束,也没有迹象表明任何一方有丝毫妥协的精神。但是,盟国三强就战后合作达成了根本性的协议,这是一条使人安心的消息,大众为此欢呼,而在这一片欢呼声中波兰流亡政府的怨言也就充耳不闻了。

  国务卿赫尔在回到华盛顿后应邀在美国参、众两院的一次联席会议上致词。他抱着十足的乐观主义态度说道:

  ……苏联、英国、美国和中国已为战后世界的合作奠定了基础,这种合作的目的在于使所有热爱和平的国家,不论大小,都能在和平与安全中生存,都能维护文明生活的各种自由与各种权利,并享受多方面的机会和便利以取得经济、社会和精神进步。在目前的大战中以及在战胜轴心国以后的和平时期,世界上再也没有别的重要国家象我们这样休戚与共了。 艾登在对会议的成就作估价时调子较低,但仍不失为乐观。他在1943年11月11日向下议院作的一次讲演中说道:

  让我在一开始就说明一下,会议的结果超出了我的希望。随着我们工作的进行,信任感增强了,而这似乎又转过来加速了工作的进展。……我一点儿也不想假装说我们在所有的问题上意见都一致了。那倒真的是世界永远幸福了,可我们目前离那一步还远着呢。但是我可以这样说,对所有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已经了解彼此的观点……而当我们飞越斯大林格勒时,我不禁这样想:经历了这一切灾难之后,难道我们还不能在一起把世界好好安排一下,使这些彻底毁坏的城市得以再生,而从此这些城市将在持久的和平中永葆青春?

  俄国人也以满意的心情欢呼会议所取得的成就。斯大林在1943年11月6日莫斯科纪念布尔什维克革命二十六周年的讲话中说:

  盟国战胜共同敌人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而盟国间的关系、盟国军队的战斗团结,不但远远没有削弱,而且正同敌人的期望相反,变得越来越巩固和持久了。

  最近报上发表的苏、英、美三国代表莫斯科会议的各项历史性决议也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三大盟国的报纸都突出地报道了莫斯科会议的消息,一致赞扬会议的结果。美国报纸普遍地把四国宣言作为会议最重要的决定;英国报纸喜欢强调欧洲咨询委员会的价值,把它看作是解决争端、达成共同决议的工具;俄国报纸最强调的是:莫斯科会议的决议将产生军事上的影响。

  强调的重点不同,反映了三国政府态度的不同,但分歧毕竟是微小的。在这三个国家里,公报及附带文件的每一部分都被看成是对盟国间合作关系和获得战争胜利的有价值的贡献。盟国间的友好热诚从未达到这样的高度。美国方面的感情看来已肯定甘心于继续参与世界事务了。特别是美国尽管过去从来不愿意,现在似乎也乐意参加一个国际组织了。英国的反应虽然也是乐观的,但自然要沉着得多;而在俄国呢,对西方盟国的热情已渗透到普通老百姓中间去了,或者说至少已渗透到了西方报纸记者曾与之谈话的那些老百姓中间去了。

  罗斯福长期以来向斯大林的献媚求爱似乎正在取得进展。下一步得安排一次三个首脑的会晤了,而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的主要目的之一即在于为这样一次会晤打好基础。事实证明外长们的工作卓有成效,就在外长会议结束后还不到一个月,三巨头在德黑兰会晤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