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时中东(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六卷)_[英]阿诺德·托因比【完结】(65)

  华夫脱党仍拒绝合作。

  203     由于运输困难,英国向埃及所购1940年生产的棉花至多只运出了百分之六十。为了不使埃及棉花落入不友好的中立国家之手,而又不使埃及经济受到损失,英国曾于1940年8月以两千五百万英镑左右买下了埃及1940年的全部产量。虽然埃及农业部已经劝告减少棉花种植,种植人依然指望英国会再次收购1941年的全部棉花收成,且会提高价格,因为生产成本增加了。他们还期望战后也会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样,出现繁荣局面。不过,英国政府却不愿如此遭受盘剥,只同意按上一年的价格与埃及政府分购当年所产棉花,最高额不超过八百万埃担(三十五万吨)。埃及首相在作此宣布的同时,把规定来年植棉面积减少近百分之二十五的法律递交议会讨论,随后又宣读了英国大使的一封信,声言:本届议会如不通过此项法律,英国政府就将认为不再负有收购的义务。当指出由于埃及货物无法出口,其棉花价格不能随美棉价格(已经上涨)核定的时候,贪心重利的地主和商人都不信服,有些人甚至主张埃及政府收购全部收成,并以此作为储备,发行必要的公债以解决支付问题。政府坚决拒绝了这一建议,因为在财政上和经济上都不妥善,但最后,为了安抚他们,却不得不牺牲埃及纳税人的利益,提出对全部棉花收成每埃担付给四十皮阿斯特(八先令)的附加费。

  政府此时又面临肉食业出现的危机,开罗和亚历山大的肉食供应已经中断数日。零售商诉苦说,他们无法按管制价格出售,因为他们不得不以高价向批发商买进;而批发商则又抱怨牲口贩子索价太高。物价委员会于是决定提高价格,同时颁布一项法令,规定对牲畜实行征购。在此之前,其他一些商品如食糖、石蜡、棉线等等,也发生了严重危机,在大多数情况下政府不得不实行征购办法。这时另一个困难是开罗电车和公共汽车司机举行罢工,要求增加工资以敷日益增涨的生活开支,据估计,当时的生活费用已为1939年的百分之一百四十二,并正以每月百分之四的速度继续增加。罢工很明显是由王室子弟、工会主席纳比尔?阿巴斯?哈勒姆组织的,他声言,工人几经努力要求政府考虑他们的情况,但均遭失败,最后才不得已举行罢工。当首相向纳比尔保证半月之内满足某些要求之后,罢工宣告终止。9月24日,军方发布命令,宣布严惩囤积居奇或违反管制价格的生产者或商人,并规定强迫申报库存物资。9月29日,内阁同意凡月薪不满十英镑的职工一律增加百分之十,此项标准经与主要私营企业的董事们商定,同样适用于他们的企业。与此同时,政府发出正式警告,凡企图罢工、煽动罢工或制造事端者都将严惩不贷。

  虽然证购了大量食品,并努力实行价格管制,危机却更趋严重。  10月2日,供应大臣宣布,自5日起开始配给含有百分之八十五小麦和百分之十五大米的面粉,磨坊主和商人还必须在10月5日前申报所有与官方规定比例不符的面粉存量,面粉商拒不服从。10月8日,开罗面包商由于无法弄到面粉,被迫停业;据报道,位于三角洲的扎加济格市已有四天不见面包。不过到 10 月月中,首相就宣称已作好安排,将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进口大 205批小麦和玉米;20日,供应委员会也已能宣布本国储备的小麦和玉米正在运抵开罗了。与此同时,政府发出呼吁,要求种植人将棉田面积减低到最近法律规定的最高限度以下,以改种粮食,还提出凡种植粮食超过规定限额者受奖。第五纵队当然不会坐失时机,他们立即指责英国囤积埃及出产的粮食,造成了粮荒,其实英国在1941年所购粮食还不超过全部产量的百分之二,而在1940年则是应埃及政府的请求而购买的。再一个困难是由于囤积贫民日常购物不可缺少的小辅币而造成的,要兑开一张一镑的纸币就得付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六的贴水。据统计,纸币的流通量与战前相比增加了百分之九十,五皮阿斯特与十皮阿斯特(一先令与二先令)的辅币增加了百分之百,而小辅币却只增加了百分之十二,同时,突然回收第一批发行的十皮阿斯特的纸币也造成恐慌。但在10月底,据宣布,价值十万英镑的小辅市正从伯明翰运来,另有七万五千英镑的银市将由国内铸市厂铸造。此外,由于棉织品生产战前只占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加之1941年进口棉布又降低到1938年大批进口的百分之四十四,于是又引起衣着奇缺。国内生产当时已经扩大,工厂主也被强迫生产一定数量的“大众棉织品”;但在向各省、各县分配时却需“根据购买力和心理上的地位加以调整,结果等于城市的配给量两倍于小的城镇,三借于乡村”。

  11月议会复会时,经济情况仍无好转,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又立即引起了争购进口货,尤其是美同货。这种不论价格只顾抢购的现象促使商店老板把价格又提高了206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而另一方面,议员菲克里?阿巴扎则埋怨说,政府要商号与政府一致行动,将雇员的最低工资增加百分之十的建议,没有收到什么效果,或者根本无效。12月末,亚历山大和苏伊士再次发生面包和面粉短缺现象,其原因不一,有的由于种植人、商人和消费者的囤积,有的由于规定面粉掺合玉米粉和米粉后面粉厂的工作混乱。据农业部估计,消费者的粮食需要量总共短缺百分之九。下一季节作物播种数量和面积分配虽已作出规定,但却迟迟未经落实,阻力主要来自大地主集中而又为资本家伊斯梅尔?西德基所把持的“农业协商委员会”,《金字塔报》和其他报纸对此纷纷提出强烈抗议。《金字塔报》(1942年1月12日)指责某些人由于不愿“开罪大多数种植人”而对此事听之任之。政府乃提出建议,将棉田面积作一定程度的削减,做到通过鼓励种植粮食,可望增加粮产二百七十万伊尔达卜(irdabb),以此弥补预料的不足之数。但是华夫脱党则要求完全用进口来弥补差额,并且质问:战争如果很快结束而埃及却有大量余粮在手,后果将会如何?在1942年1月19日的第二次辩论中,伊斯梅尔?西德基争辩说,战时匮乏是不可避免的,按现有面包供应量削减百分之七点五左右绝不致造成饥荒。如果不作削减,国家的整个经济结构势必崩渍。棉花仍旧是埃及经济的根本。但是首相提醒议院,英国不会以高于1941年的价格购买1942年收获的棉花,甚至很可能降低价格。供应部大臣并宣称,大家作为依据的粮食差额数字是过于乐观的,实际的差额不是二百万伊尔达卜,而是四百万,近乎消费者需要量的百分之十五。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