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奔向自由:戈尔巴乔夫改革二十年后的评说_[俄罗斯]戈尔巴乔夫基金会【完结】(117)

  尽管十分奇怪,但使我相信这一点的正是改革及其保持社会主义的过去和民主的未来之间的某种平衡的意图,尽管这种意图没有实现。当我们生活在“发达的社会主义”中的时候,我认为我们中谁也没有对这个制度有很大的好感。但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结束社会主义之后,社会生活并没有变得更加有趣和吸引人。现在每个人都埋头于自己的生活,只考虑自己,尽可能活得好,别人的事与己无关。政权与从前一样远离社会,而从休眠中苏醒过来进入改革状态的社会,又一次陷入政治遗忘状态。曾几何时不仅迫使人们为糊口的粮食操心,而且迫使人们聚集在一起并对所发生的一切作出共同反应的某种东西从社会生活中消失了。现在谁都不对别人感兴趣,每个人都忙于自己的事情。我可以用现在实际上也已解体的科学协会的例子证明这一点。我不否认,国内在居民受穷的同时,有的人发财致富(不总是通过合法手段),在物质上过上了好日子——锦衣玉食、出国旅行。一些人住上了豪华住宅和郊外别墅。但是某种重要的东西也从生活中消失了,这种东西从前使生活具有社会意义,它不是表现在对获取和消费的追求中,而是表现在无私的社会积极性和创造活动中。现在电视上推销的大众产品最清楚不过地证明了人们现在的心灵和头脑的状况。所有这一切可以被称为公民社会吗?公民社会无疑是在改革时期开始形成的,但是后来不知无影无踪地跑到哪里去了。

  现在十分清楚,民主不是目的本身,而是解决社会面临的重要的社会任务的政治手段。显然,那些认为民主的目的只是市场和私有制的人想错了。市场经济可以同非民主的统治形式、同残缺不全的或者可控的民主并存。把民主与以社会为取向的政策,或者用当时的话来说,与社会主义的选择结合在一起的尝试,不是改革的失算,而也许是改革的最深刻的洞察力。这个尝试没有成功(社会主义的声誉在人们心中遭到严重玷污),但是至今民主问题也没有解决好。没有政治上的左派就没有任何民主。在西方国家左派或者掌权或者是政权的反对派,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那里的政治光谱中不能不加以重视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我国,政权决定把民主只支在一条腿上——一条自由主义的、确切地说新自由主义的腿上,可以说把民主变成了“瘸子”,政权准备一遇合适的机会就以残疾为借口将其除名。

  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我都明确地认为,如果右派和左派、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信奉者之间没有找到共同语言,没有达成一定程度的妥协与和解,俄罗斯的民主就注定遭到失败。他们由于不愿互相理解而葬送了改革,并且现在正在毁坏民主还残留的一切。我国的自由派和共产党人对此均负有责任。他们的相互仇恨使他们要么变成了假民主派,要么干脆变成了反民主派。而他们相互敌视(让我们再次回想一下20世纪30年代德国发生的事情)将会带来最糟糕的后果——信奉极端民族主义、沙文主义、排外思想或者宗教原教旨主义思想的力量上台执政。在自由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相互仇恨和排斥的地方,取得胜利的要么是民族主义者,要么是保守主义者和传统主义者,而这对俄罗斯而言则意味着回到专制、国家父道主义、思想狂热和宗教狂热以及与外部世界相隔绝的时代。有人肯定希望这样,有人真诚地认为这是拯救俄罗斯的唯一方式,要让他们相信这是当代世界上最准确的通向毁灭的道路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一切最终将由实际的力量对比所决定。但是认为民主可以拯救俄罗斯的人一定会回到改革的经验上——当然不是为了重复它(这也是不可能的),而是为了避免当时民主派所犯的错误和失误。

  《奔向自由》 第二部分 人文科学工作者眼中的戈尔巴乔夫改革(1)

  人文科学工作者眼中的戈尔巴乔夫改革

  德米特里·福尔曼

  我在改革时代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是短暂的。而且当时最著名的政治人物,我一个也不认识。我同包括戈尔巴乔夫在内的许多人的相识,是后来的事情。所以我对改革的回忆是一个普通人的回忆,是事件的一个不太积极的参加者的回忆,是莫斯科人文科学知识分子的一个代表的回忆。

  改革前的时代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静悄悄地、不知不觉地在什么地方死去了。我在赫鲁晓夫时代和勃列日涅夫时代初期见过许多真正的有智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所有人自然都有反对情绪。

  这是一个关心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有反对情绪的时代。同样一个过程多次重复——头脑里被反复灌输官方意识形态的公式的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一员在了解了“本源”之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和官方经院哲学以及“现实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感到震惊。如果一个人确信他领悟了包含在神圣的意识形态本源中的某些真理,而政权又偏离了这些真理并且社会也不理解这些真理的话,他自然会产生为人们擦亮双眼的渴望。官方的马克思主义合乎情理地产生了“新教”。但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旨在改变世界的历史乐观主义的和行动的意识形态。因此意识到官方学说和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内容之间的矛盾之后,必然会产生不仅“为人们擦亮双眼”的渴望,而且会产生改变社会、进行“改革”的渴望。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