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不良人(下)_庚新【完结】(298)

  百姓们对着马上那些唐军将领忍不住指指点点,惊叹之声不绝于耳。

  听到苏大为龙子的吼声时,许多人都吓得后退。

  等看清苏大为一身明光甲,一马当先带着诸唐将驰向宫门时,惊呼化作了欢声雷动。

  明光甲!

  代表大唐武德巅峰的明光甲!

  阳光从东透下,此时,这一支由高级武将组成的队伍,甲光耀日,人马如龙。

  ……

  穿过丹凤门街,过丹凤门。

  前方御桥本来要解马,但有李治特许,这一支数十人的唐军将领,以苏大为为首,穿过御桥,径直而入。

  御桥两边分别是左右金吾仗院。

  过了长长的御桥,看到桥边的鼓楼。

  前方一片大大的广场。

  穿过广场,便能看到大明宫延绵不绝的雄伟建筑群。

  依次有昭庆门、棲凤阁、西朝堂、龙尾道,以及“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含元殿。

  而李治早已带着文武百官,在含元殿前的龙尾道等候。

  在广场上,左右领左右府,大唐十六卫中左右千牛卫,及左右千牛备身,早已在此列队拱卫。

  天子仪仗,旌旗如火。

  仪刀如林。

  苏大为他们至此,人人下马。

  在金吾卫的指引下,大步向着大唐皇帝李治行去。

  但闻衣甲锵铿,金铁碰撞的清悦之声中,苏大为同时留意到了,在场中的除了大唐皇帝及文武百官,还有许多外邦使臣。

  看旗号,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国、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使节和酋长。

  胃胄沉重。

  大军作战,一般由驮马负甲。

  到交战前,方才披甲御敌。

  这也是遭到突袭时,许多军队来不及反应的原因。

  光着膀子和披甲,那完全是不同的效果。

  但常时间穿着沉重的衣甲,没等接敌,自己先累趴了。

  这便对情报侦察,斥候提前预警,有极高的要求。

  此次以苏大为为首的一帮武将,为的是向各属国邦酋展示大唐的武德,算是特殊情况。

  咚咚咚咚~~

  鼓楼上,数通鼓响。

  羽扇开阖,天子仪驾展开。

  大唐皇帝李治,一身龙袍冕旒,在身边凤袍凤冠的武后搀扶下,双臂张开,大袖飘展。

  苏大为等走到距离李治五十步外,向着高高御台上的李治及武后,百官们,叉手行礼:“叩见天皇、天后,及诸大臣,恕臣甲胄在身,不能全礼。”

  在扳倒上官仪后,李治已经明示武后与其并列,称天皇与天后,史称二圣临朝。

  虽然相隔遥远,但武将们的声音,却如隆隆巨雷,在广场上回荡,经久不息。

  这声齐喝,如虎啸猿啼。

  令站在台上那些属国使节和酋长不由变色。

  李治的声音,经由金吾卫的口传开:“众卿无须多礼,今次天子阅兵,为诸军助威,壮诸之志。”

  天可汗的声音,经过千百人的通传,同样在含元殿前,在数百属国使节前震荡。

  “报~~”

  就在整个阅兵按着即定流程行进时,突然,有金吾卫从外快步跑入。

  “陛下,吐蕃使节求见。”

  嗯?

  所有人的目光,一瞬间,投向声音的方向。

  吐蕃无礼,无视天可汗的命令,擅自吞并吐谷浑。

  大唐天兵如箭在弦,眼看要出发。

  在这个节骨眼上,吐蕃使节到了?

  第一百零九章 吐蕃使者

  伴随着数通鼓声,大明宫宫门大开,一个身着异服的青年人,穿过御桥,走向含元殿前广场。

  在尾龙桥处,隐约可见大唐皇帝的羽保盖车,黄罗盖伞。

  大唐执金吾与千牛卫,威武雄壮。

  文武大臣在天子仪仗两旁分列。

  更有数十人身着唐甲,立于广场正中。

  整个场面,无声而寂静

  千万人的呼吸声,仿佛消失。

  只有如山岳一般沉重的压力,不断的压来。

  金珠陀罗正了正衣冠,在唐国金吾卫的指引下,继续向前,一直走到广场中,与那些唐将相邻,距离大唐皇帝的仪驾还有数十步远时,被人喝止。

  “站住,来者何人?”

  金珠陀罗右手抚胸,向着皇帝的仪仗,微微鞠躬:“我,金珠陀罗是吐蕃国的使者,奉大相禄东赞之令,求见大唐皇帝。”

  这话出来,大唐朝臣中,传来一阵骚动。

  吐蕃的使节,态度可以说是不卑不亢,但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在贞观年间,大唐原本瞧不上吐蕃。

  经历过松州之战后,太宗才算对吐蕃的国力有些了解。

  最后双方约和,以吐蕃向大唐称臣,大唐赐下公主下嫁,成为翁婿关系,将吐蕃纳入大唐属国和朝贡体系内。

  是以,吐蕃来的使节,必然要以朝见宗主国的高规格,来见礼。

  但眼下,这吐蕃使者,摆出来的姿态,完全没有体现这层关系,这对大唐来说,就是挑衅。

  相当于见到爸爸不叫爸爸,喊了声老铁。

  文官只是议论,而武将里,早有性烈者站出,厉声喝道:“大胆,见到天可汗,为何不跪拜?”

  喊话者,左威卫将军,郭待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