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不良人(下)_庚新【完结】(299)

  左威卫,为大唐十六卫之一。

  后世知道郭待封,全是因为唐军大非川之败。

  后人只怪郭待封不听薛仁贵军令,以致大败,却从来没想过,郭待封并非无能之辈。

  郭待封乃大唐开国名将郭孝恪之子。

  显庆四年二月,李治亲自策试举人,九百人中只有郭待封、张九龄等五人居上第,令待诏弘文馆,随仗供奉。

  此前在征高句丽时,郭待封受任积利道行军总管,归李勣节制,率舟师渡海直趋平壤。

  其后冯师本奉李勣之命,率水军载粮增援郭待封,船破失期,郭待封打算将此情报通告李勣,但又怕高句丽知道救兵不会来,于是作了首离合诗赠送李勣。

  李勣不解,大怒道:“军机如此急切,竟然还有心思作诗?一定要斩了他!”

  但其记室元万顷却看懂了诗中奥妙,解释给李勣听,李勣这才放了郭待封一马,并送粮支援。

  在整个征高句丽战场上来看,郭待封的表现不俗。

  而且李治朝派兵出征,有一个特点,通常是新老搭配。

  或以一员老成持重之将,搭配一员猛将组合。

  比如之前的程知节配苏定方。

  后来郑仁泰配薛仁贵。

  郭待封能从九百人中脱颖而出,自然非常聪明。

  吐蕃使者无礼,若是老将和重臣出来喝斥,未免抬高了吐蕃。

  由他喝这一声,刚好合适。

  果然,李治身边武后向他看过来,目光似有嘉许之意。

  李治轻抬了下手臂,武后道:“暂且退下。”

  “是。”

  郭待封目地达道,立刻退回武将行列。

  下方的吐蕃使者,一身高原怪异衣冠,面色黑里透红,一双眼睛倒是又黑又亮。

  若抛去他那高原红的肤色,忽略他的奇装异服,倒有一种粗犷和野性之美。

  他向着李治和武媚娘遥拜道:“我是吐蕃人,只能跪拜吐蕃赞普,无法跪唐人皇帝。”

  “大胆!”

  这一下,文武朝臣集体怒了。

  吐蕃在大唐眼里,还是个弟弟。

  如今当着无数属国外蕃酋长使节的面,居然敢如此大逆不道。

  李治轻握了下武媚娘雪白的手掌。

  与他心意相通的武后立刻扬声道:“安静,今日陛下点将阅兵,何须骄躁。”

  朝臣逐渐平息下来。

  李治既然愿意在这个时候接见吐蕃使者,就是存着立威之念。

  既要立威,就绝不能急,更不能乱。

  就像一个大人对着小孩,任小孩张牙舞爪,我要正眼看你一下,算我输。

  在意,说明双方处在对等的位置。

  无视对方,用硬实力碾压,方是上策。

  “你即为吐蕃使者,来见天可汗,所为何事?”

  武媚娘继续吐声道。

  她的声音十分悦耳好听,带着一种吸引人的磁性。

  而且中气十足,整个广场上文武大臣,外蕃使者,俱都听得清清楚楚楚。

  “我国大相禄东赞,谨代表吐蕃赞普,请与吐谷浑和亲,并求赤水地用以畜牧。”

  这话出来,整个唐廷都惊讶了。

  包括李治,脸色也变得无比古怪。

  朝臣,属国使者和酋长议论纷纷。

  吐蕃这要求,既无礼,又狂妄。

  与吐谷浑和亲,就是要法理上与吐谷浑成为血缘姻亲,为实际控制吐谷浑,得到法理上的支撑。

  比如娶个吐谷浑公主,然后占着吐谷浑的地,就可名正言顺打出旗号,说是女婿帮丈人守住家财。

  这样大唐再想插手,会更麻烦。

  而畜牧之地……

  这一点更加敏感。

  吐谷浑的畜牧之地,是从大唐翻跃大非川后大片广袤草场。

  若是大唐答应将这片草场给吐蕃畜牧,信不信人家下次就敢把牛羊赶上大非川?

  这都不是挑衅,简直是赤裸裸的强取豪夺了。

  登鼻子上脸。

  无法无天!

  李治的脸色,逐渐阴沉下来。

  他就算养气功夫再好,那也看什么事。

  对着想要泰山封禅,成为青史留名的天皇李治来说。

  吐蕃早不反,晚不反,这个时候吞并吐谷浑全境,已经是不给面子打他的脸。

  现在还派使臣来,提这些无礼要求,这就不是打脸这么简单。

  简直是想当着大唐属国的面,将天可汗的颜面踩在脚底下摩擦。

  对方只是一个小小的使节。

  杀了,还嫌脏了刀。

  不杀,任其如此挑衅,雄踞一千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唐帝国,如何吞下这口气?

  大唐,是铁血而来。

  李治也是外柔内刚。

  他的手,用力抓住武媚娘的手掌,双眼俯视着在下方顾盼自若的吐蕃使节。

  李治的脸上,露出一抹微笑:“有趣,当真是有趣,吐蕃赞普让你来,提这些非份之请,难道真不怕,大唐天兵降临逻娑?”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语气异常果决。

  没人怀疑李治的决心。

  也绝不会有任何人,怀疑大唐的武德。

  从大唐立国以来,东征西讨,一个个强敌在其面前灰飞烟灭。

  强大的突厥帝国,亡了。

  强大的高句丽,亡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