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不良人(下)_庚新【完结】(60)

  “你……”

  雪子一拉脸色铁青的伏见鸟取,头也不回地走掉。

  那速度,跟逃走一样。

  “一枚,再多也没有了。”

  远远传来雪子含恨的话。

  苏大为,嘴角微微一翘,笑得十分开心。

  聂苏在一旁这时才得空抽回自己的手,掩口轻笑道:“阿兄,你刚才把那两人欺负惨了,我看他们好像都快哭了。”

  “怎么会,我这人绰号诚实可靠小郎君,做生意童叟无欺。”

  聂苏笑得弯下腰,很是辛苦的忍住:“阿兄,就没见你这样的人,把人算计得死死的。”

  “阿弥这人,向来是做得一手好生意。”

  外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接着是帐帘一掀,高大龙从外面走进来。

  大唐龙朔三年(公元663),春三月。

  李勣攻占新城(今辽宁抚顺北高尔山城),留契苾何力守城。

  完成这一壮举,比原本历史上要提前了四年。

  此时,高句丽集齐十五万大军驻扎辽水,沿岸布防。

  还有数万靺鞨兵据守南苏城。

  契苾何力指挥唐军攻击,击败敌军,斩首一万多级,乘胜攻占七座城。

  于是率军返回与李勣汇合,一起攻占辱夷、大行两座城,攻克扶余。

  李勣攻下高句丽十六座城。

  泉男建派兵攻击唐军庞同善、高侃在新城的军营,被唐军援兵,薛仁贵率军击破。

  薛仁贵此前一直在天山南疆作战。

  大唐龙朔元年,一向与唐友好的回纥首领婆闰死,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为敌。

  李治诏右屯卫大将军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击九姓铁勒。

  临行,李治特在内殿赐宴,在席间对薛仁贵说:“古代有善于射箭的人,能穿透七层铠甲,你射五层看看。”薛仁贵应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听弓弦响过,箭已穿五甲而过。李治大吃一惊,当即命人取坚甲赏赐薛仁贵。

  郑仁泰、薛仁贵率军赴天山后,九姓铁勒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

  薛仁贵临阵,以苏大为所赠神弓,连发三箭,隔八百余步射死三人。

  一时铁勒军心动摇,军阵大溃。

  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大败九姓铁勒,并坑杀降卒。

  接着,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铁勒败军,擒其叶护兄弟三人。

  薛仁贵收兵后,军中传唱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从此,九姓铁勒衰败,不再为边患。

  而正是通过此一战,薛仁贵一举洗涮之前征高句丽不利的耻辱,得到李治的调令,命其率军火速增援辽东战场。

  此时,在辽东广袤的黑土地上,大唐与高句丽的战争,已经进入最关键时刻。

  高侃进军到金山,即后世辽宁昌图西。

  与高句丽数战不利。

  关键时刻,又是薛仁贵率军横击,大破高句丽军,斩首五万余级。

  攻占南苏。

  即后世辽宁抚顺东苏子河与浑河交流处。

  并占据木底、苍岩等二城,与泉男生的仆从军汇合。

  此后,高句丽聚兵再战。

  被薛仁贵率三千人大破之。

  薛仁贵此次杀高句丽,简直是杀疯了。

  好像要把郁积了十数年的怨气,一股发泄出来。

  此战歼敌盈万,并攻占扶余城(后世辽宁四平)。

  扶余川中四十余城听及薛仁贵到来,慑于其威名,皆望风归降。

  平壤城中的泉男建大惊失色,拚命搜刮,再起兵五万救扶余城。

  结果在薛贺水(又称萨贺水,后世丹东西南赵家沟河)与李勣军遭遇。

  连薛仁贵都打不过,遇到老辣的李勣,高句丽人死得更快。

  一战之后,高句丽援军尽没。

  唐军斩获不可胜数,乘胜攻占大行城(后世辽宁丹东西南娘娘城)。

  就在此时,一个消息震惊四方。

  一直在百济境内,与高句丽隔河对峙,沉寂了数月的苏大为军,击破高句丽军,挥师直进,包围高句丽都城平壤。

  此一战,苏大为一举歼灭高句丽八万守军。

  率领三万倭国仆从,一万余新罗精锐,再加新晋新罗王金法敏派出的两万仆从军,共计六万大军,兵临平壤城下。

  一时间,整个辽东战场陷入空前的死寂。

  无论敌我双方,都嗅到了高句丽末日的气息。

  苏大为这一战打得太狠了,八万高句丽军,几无活口。

  第一百零九章 盛唐

  当在辽东前线,刚渡过辽河的李勣收到战报时,惊得从座上跳起,在军帐里连转了数圈,最后举起此信高呼:“嗟夫,吾果然没看错他!”

  这个他,自然只有苏大为。

  在辽东一线,李勣运筹帏幄。

  唐军数十员名将,十几万大军分进合击,大肆攻取。

  但是这一切,都比不上苏大为这一战的威风。

  此战前,苏大为按兵不动,悄悄蓄积大同江水,拦堤筑坝。

  又花了数月之功,才在枯水季将水坝蓄上,又悄然令河流改道。

  待到春暖花开,水流渐急时,突然掘开堤坝。

  汹涌的大同江水,瞬间吞没了高句丽军的营垒。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