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通天血路:太平天国往事_西风欺客梦【完结】(104)

  这时,石达开派人前来争取陈玉成加入他的阵营,理由是陈玉成父亲陈承瑢是被洪秀全处决的“韦党”。洪秀全也在争取陈玉成,理由是处决陈承瑢是被石达开所逼迫。陈玉成徘徊于石、李之间,举棋不定,他的盟友李秀成也处于同样的状况,太平军在湖北的战略反攻就这样停顿了下来。

  李续宾出队攻打陈玉成后,九江城下的湘军只有四千人。林启荣在九江的守军有两万人,城外黄文金的部队也有两万,如果在此时抓住时机主动出击,打垮湘军应该不成问题。但林启荣守城太厉害,厉害过了头,就成缺点了。林启荣过于依赖城池的防御攻势,反而对自己野战的能力缺乏信心,于是林启荣的军队在九江采取消极防御的政策,坐视陈玉成在湖北激战,并不配合出击,以至于错失良机,让人叹息。

  林启荣不出城作战,李续宾的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湖北太平军发动了攻击。李续宾亲率精兵二千五百人,突袭陈玉成在童司牌的防御工事。太平军猝不及防,被李续宾击退,撤回北岸。北岸太平军尚未来得及组织抵抗,湘军在一夜之间就搭成浮桥,渡江追击,陈玉成指挥锐卒三千人抵抗,不敌退走。湘军持续进攻,太平军三战皆北,在童司牌附近经营的营垒全部丢失。湘军连战连捷之后,渡江撤回南岸,虚晃一枪之后,选择另一个渡口渡江,再次从侧翼发动攻击,再破太平军营垒十三座。陈玉成大怒,尽起部下精锐来战,谁知李续宾留下空营数座,主力已经退回九江了。

  李续宾在鄂东的战斗,阻止了陈玉成向西进取的势头,太平军的战略反攻被破坏,湖北清军重新夺回了战场主动权。胡林翼调兵遣将,策划反击陈玉成,杨载福的水军也开始进入战区,陈玉成在湖北的处境开始困难。李续宜的援军到达黄州后,湘军的反攻达到高潮。李续宜的士兵不如其兄李续宾的迅捷、勇猛,却有坚重的特点,火器的精良在湘军部队中首屈一指。李续宜依靠火器的精良,连战连捷,攻克孙家嘴等地,给太平军以较大的打击。陈玉成策划在黄蜡山与湘军决战,以老弱防守营垒,虚张声势,主力埋伏于黄蜡山附近村落,准备伏击湘军。太平军的计划天衣无缝,清军已成瓮中之鳖,谁料都兴阿大帅再度人品爆发,指挥鲍超从黄蜡山侧面进攻太平军,又以多隆阿的马队在正面战场上接应李续宜。鲍超偷袭得手,太平军的伏击圈被打破,多隆阿的马队和李续宜的火器配合,把黄蜡山的村寨给犁了一遍。陈玉成率军撤退,这次都大帅估计心情郁闷,没有“风露立中霄”的闲情,率队穷追不舍,太平军在湖北南路的部队先已被李续宾大杀一通,再遭此大劫,几乎全军覆没。

  李秀成从六安选兵万人来援助陈玉成,太平军两大主力会合,整顿兵马决战胡林翼。胡林翼大获全胜,仅李续宜部就杀敌三千余人,陈玉成在鄂东的基地全部丧失。

  太平军围魏救赵的计划失败,湖北湘军逐步向江西推进,都兴阿等人重重围困湖口和小池口,计划在此获得突破。而湖口,正是之前湘军遭到惨重失败的地方。

  天下名将新版

  第一章  骆秉章的湖南(上)

  九江湖口大战到天京变乱前夕,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湘军出省作战的曾系湘军主力,其凶猛的攻势在九江附近被遏止,盛极一时的湘军水师,被分割为内湖和外江两部分。外江水师遭到石达开的打击,损失惨重,内湖水师保存完好,但多数都是小船,后勤断绝,更无有名望的将领压阵,“几有崩溃之虞”。在湖北的胡林翼、李孟群兵马六千,遭到反攻湖北的太平军沉痛打击,水师更因为暴风雨被击沉近半,无力支援作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平军第三次攻克了武昌。石达开率部攻入江西,江西除南昌一地尚在曾国藩手上外,其余尽数成为太平天国的领土。至此,湘军在湖北和江西的势力都跌入低谷,似乎再无翻身的机会。

  谁料到1856年底,胡林翼重新攻克武昌,夺取上游基地。稍后,各部湘军增援江西,清军在湖北江西战场恢复对太平军的攻势。历来太平天国战史都将湘军恢复生机归结于太平天国内讧,然后,仔细查阅当时史料,可知这是相当片面的说法。首先,胡林翼攻克武昌固然在天京变乱之后三个月,但在天京变乱之前,清军已将湖北战场的太平天国部队,包括最精锐的石达开、古隆贤援军肃清,完成对武昌的包围。武昌太平军二万人,已处于清军的优势兵力的包围中,即使不爆发天京变乱,太平军也难以解围。其次,曾国藩率领出省作战的湘军,在罗泽南援鄂后,在江西只剩下不到四千人,即使爆发天京变乱,依然不是数十万江西太平军的对手。湘军在江西摆脱被动局面,得力于骆秉章、左宗棠派出的数万非曾国藩系统的新湘军的英勇作战。依笔者的意见,天京变乱消耗了太平军的战斗力,延缓了太平天国对包围圈中的曾系湘军的进攻,左宗棠等人获得了增援的机会。但湘军卷土重来,有一个很大的因素是大批非曾系湘军在湖南新建成军,湘军兵力扩大了数倍。骆秉章、左宗棠在湖南的经营,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可惜这个非曾系湘军的功劳,被恶意地抹煞了。

  就当时的情势来看,湘军出省部队近二万人,除胡林翼、李孟群和王国才的几千人外,都是曾国藩的嫡系。九江大战后,水师损失惨重,胡林翼等撤回湖北,曾国藩直接指挥的部队只有数千人,在之后数年的战斗中,完全居于配角的地位,唱主角的实际是胡林翼控制的湖北湘军和左宗棠直接指挥的湘军旁系。胡林翼率领的部队开始不过数千人,之后得到了湖南大本营补充的新兵四千,经过胡林翼的努力经营,由他直接指挥的湖北湘军陆师有一万人,外江水师战船二百艘,士卒九千。曾国藩派遣罗泽南援助胡林翼后,胡林翼和左宗棠又从湖南招募新兵,将罗泽南部队扩充到九千人,加上新练鲍超霆字营三千,合计胡部湘军总兵力近三万人。在江西援助曾国藩作战的部队,由骆秉章、左宗棠组建并直接指挥的部队有王錱部老湘营四千人,刘长佑部新宁楚勇六千五百人(江忠源旧部扩编而成),曾国荃的吉字大营六千人(此时吉字营由骆秉章直辖,按战斗序列并不由曾国藩掌控),赵焕联、江忠义军五千人(也是新宁楚勇旧部扩充而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