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帝王系列·铁血洪武—明太祖朱元璋_孝廉【完结】(37)

  “北方受战祸最烈

  ,诗书荒废,情理中事,可稍稍宽松一些,不当与江南举子一般苛求。”

  迂腐的刘三吾却不同意用两把尺子取士,说这样做只会打击好学者,鼓励懒惰者,给儒学带来莫大祸害。 朱元璋不能把话说得过分明显,不然会被臣下以正大的理由加驳斥,便带着满肚子的不高兴遣走了刘三吾。

  十天以后,会试发榜了,江西泰和人宋琮点了会元,直隶京口人郭忭中了第二,全榜五十二人,竟没一个是北方人。

  北方举子们又羞又气,纷纷议论:

  “难道北人连一个够格的也没有?”

  “难道我们真是庶出的,凡事都该低人一等?”

  “主考官全是南人,定是偏袒南人!”

  “对,告状,联名告御状!”

  当下有陕州举子陈譸出头写了状子,叫北方一百八十多举子签了名,列队到午门前呼冤告状。

  朱元璋得报,忙派曹国公李文忠前去安抚,并派侍读学士张信去查阅试卷。

  北方的举子们知道皇帝将复查试卷,抱着莫大的希

  望散去。

  张信走前,朱元璋叮嘱道: “汝要用心,现北方举子情绪激烈,不要再刺激他们,免生不测。”

  张信领旨,便向刘三吾等主考官索取试卷,刘三吾便将所有试卷交给了他,愤愤道:

  “老夫六十三岁了,未见过这种不晓事的举子,文章不通却怪考官不公!老夫宁肯丢了乌纱也不给这等人乌纱!”

  副主考纪善大夫白信蹈也很生气地说:

  “这些北方侉子,读书不行却闹事有方,钻营有术,听说他们竟去找吴印大师和怪杰和尚,说什么他们是江北二千多万父老推选出来的,倘若无一人得沾朝廷恩露,江北父老必以为朝廷视他们为弃民,求他们去向万岁进言。”

  另一个副主考道:“这全然是聚众闹事,持众挟逼啊,于法当斩其首恶!张大人,请你秉公而断,事涉黉门学规,儒教前途,我们必定以死相争。”

  张信答道:“众位大人放心,某只以文章断优劣,其余则不屑一顾。”

  书生气十足的翰林学士们哪里懂得权术

  呢?张信重新刷卷的结果,北人仍没有一份合格的。

  朱元璋接到报告,大为恼火,便把张信和刘三吾、白信蹈等考官召去谨身殿训斥。谁知道这几个书呆子死抱着一个“以文取士”,与朱元璋争了起来,恨得朱元璋大声骂道: “你们的心难道只有五窍,非要朕给开上一个窍不成?!”

  站在旁边的太监们都已听出,皇上的话显露出了杀机,暗暗为几个书呆子捏了把冷汗。可是,几个迂执的学者仍无动于衷,似乎不懂得皇帝那严厉的警告,只躬身垂首,摆出一副恭谦聆听圣谕的习惯神情。

  也许他们都豁出来了,不愿让步以求苟活吧?

  朱元璋见他们从明争改为暗顶,恨得牙龈发痒,几次想把他们枭首示众以出气。然而回心一想,这样杀人怎能压住言官之口?况且,他们坚持以文取士,“宁缺勿滥”,不正是为了维护皇家科举的严肃性吗?

  作皇帝也有作皇帝的难处!

  他叹了口气,把几个迂儒撵出了谨身殿,然后,唤来毛骧、张焕,要他们

  迅速去探明张信揭榜后,北方举子的动向。

  毛骧、张焕尚未离宫,便有太监王三神色张皇地跑来向朱元璋报告,说举子们聚集洪武门又哭又闹,只是要往里闯。胡惟庸已调兵将他们团团围住,晓谕众举子说,敢有闯午门者,以谋大逆论绞。举子们不肯退步,双方剑拔弩张,眼看就要午门流血。 朱元璋大惊道:“胡惟庸一贯机敏,处事得体,今日如何这般不通政略?这不是要逼反北方举子吗?汝速去传朕口谕,着军士火速退去,让举子们进皇城,在千步廊(即御道)等候,朕自去与他们说话。”

  朱元璋特意在衮龙袍里藏了七星宝剑,去文华殿亲自处理这次风潮。

  朱元璋为什么要暗佩那柄他用以削平群雄的七星宝剑呢?原来刘伯温已向他报警,说最近有天狗星犯日,甚至会发生流血事件,要他谨慎出入。

  来到文华殿,朱元璋便听得午门外人声鼎沸,间有哭喊呼号之声,朱元璋仔细谛听之后,便听得有操北音的人这样说道:

  “江北蒸黎亦天子之

  民,礼部尽黜江北举子,是欲弃江北之民于王保保乎?”

  朱元璋听罢,心中一凛,恨道: “三吾迂腐,坏我大事!”

  此时皇城里的气氛已十分紧张,几乎所有在皇城里的官员会集在奉天殿侧,鸦雀无声地等着皇上出面。太监们更是紧张,数百人都在奉天殿前的大道上夹道而立,等待呼唤。

  忽然宫墙外飞来山呼万岁礼拜声,未几,又一北音高声响了起来:“举子陈譸等百八十余人,冒死历丹墀以闻:先有主考刘三吾、白信蹈等南人,私其乡党,尽黜我北方举子;后有侍讲张信奉旨复阅,白信蹈受刘三吾嘱咐,故以陋卷呈上,仍屏我北方举子于金马门外。举子们欲来午门奏明,却吃士卒欧打,竟有一举子陈尸洪武门前……”

  说到这里,陈譸哽咽流涕,语不能毕。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