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帝王系列·铁血洪武—明太祖朱元璋_孝廉【完结】(74)

  胡惟庸心里一喜:这个职务

  ,既有实权又地位亲重,正是他想为姻亲谋取的。他推辞了几句,然后跪了下来代丁玉向皇帝谢恩。

  朱元璋忽然明白胡惟庸刚才反对丁玉内调,并非真心,只不过不愿他出任户部贰官罢了。他心里有些恼恨胡惟庸不给他实话,突然问道: “你以为朕与唐太宗,谁个更为圣明?”

  胡惟庸怔住了: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呀,如何回答才既不会使皇帝觉得自己是在有意说假,又不会使皇帝觉得受了贬低而恼怒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读下回。

  -------------------------------------------------------------------------

  论功过惟庸说古人讲治乱元璋授密旨

  论功过惟庸说古人讲治乱元璋授密旨

  却说朱元璋要胡惟庸回答他,他与唐太宗相比,谁更圣明。

  这是一个颇难回答的问题:对朱元璋美饰过甚,必定使朱元璋认为是故意挖苦,惹起圣怒;若说得太实,又会使朱元璋认为是在贬低他,招来祸殃。胡惟庸想了一想,便跪了答道:

  “万岁与唐太宗,各有圣明之处。若万岁赦臣无罪,臣便斗胆直言。”

  朱元璋一听,心想,真够奸滑的,先请赦罪,便可任意而言了。好,我正想听听你的真心话。他于是笑道:

  “丞相快快请起,朕只求直言,哪会叫你直言贾祸?”

  胡惟庸谢了恩,站了起来,答道:

  “唐太宗靠父祖之余烈,不如万岁白手起家,自打天下。

  设若唐太宗出身平民,天下准没他的份!如此看来,唐太宗不如万岁圣明。”

  朱元璋一向因出身贫寒而有自卑之感,曾一度想寻一个有名望的古人作祖宗,后怕人讥笑,才打消了这念头。此后便大谈自己白手起家,追比同乡汉高祖

  。因此,胡惟庸的话正中下怀,使他听得乐滋滋、麻酥酥的。他脸上有了难得的笑容,叫胡惟庸坐了,对他说道:

  “说下去,说下去!但请直言,朕不会计较爱卿的直言快语。” “史籍盛称唐朝的贞观之治。以微臣之见,大乱后之易治,若饥者之易为食,渴者之易为饮,原不足奇———”

  朱元璋听到这里,不由联想到,胡既把贞观之治说得容易,也就连带贬低了他雄心勃勃的洪武之治的计划,便长长地“哦”了一声,截住他的话头,问道:

  “爱卿言贞观之治不足为奇,得无太苛刻古人了吧?”

  “非是微臣苛求古人,试想天下既定,人心思治,大乱之后,口丁剧减,土地荒芜,只要轻徭役,薄赋税,令民垦殖,小民不难成中产之家。民众衣食既足,皇室赋税便丰,以此大治不难,这便是汉朝曹参为相,无为而治之理。臣虽愚于曹参,万岁却直追汉高,只要谨守万岁治国方略,洪武盛世,定会远逾前朝。”

  朱元璋微笑道:“若今朝俱不如往朝

  ,何用汤武革命,汉高起事,光武鼎新?只是这远离了话题,还请丞相继续品评朕与唐太宗之优劣。”

  胡惟庸道:“臣说贞观之治未足为奇,便是说唐太宗于青史上并无卓异功勋。而万岁自登极以来,于元年修和州铜城堰闸,周围二百余里,溉良田无数,根绝了和州千百年来水患;又于四年整修广西安县灵渠,溉田万顷,广西于是从历代需入粮之区,一跃而成供粮之地,此子孙万代之功也;又于洪武元年开上海胡家港千二百余丈以通海船,令大江舸鞿,由重庆直达海口,此亦万代之利也。今再凿登州蓬莱阁河,亦子孙之便。此数项功绩,皆唐太宗力所能及而未就者。此唐太宗不及万岁之处二。” 朱元璋心里很是得意,拈须道:

  “朕平生务实,只想多给黎元子孙留下些实在好处,不似唐太宗爱鹜虚名,如设酒池肉杯以夸耀于四夷,如登泰山而封禅。请丞相说下去,说说朕不逮之处,使朕知道趋避。”

  “自古以来之圣明君主,莫不在百姓衣食二字上下功夫,未

  有闻百姓衣食未足而君主能保有圣明之名。刚才微臣说的是一个食字。万岁登极以来,军屯民垦,颇见卓效,洪武元年,垦荒八百顷,二年垦九百顷,三年仅山东、河南、江西便垦了二千二百顷,若把全国算上,当有八九千顷,四年垦田十万七千顷,五年垦十二万顷,六年垦三十四万顷,七年九十二万顷。七年之数,已达一百五十万顷。仅此一项,全国人均增地三亩有余,黎元之食,已不足忧。此万岁较唐太宗圣明之处三。”

  朱元璋心花怒放:“愿听丞相下文。” “民谚曰:‘要得富,多植树。’树木中尤以果树利大,丰年可用以修房造屋,荒年可用以果腹充饥,故民谚又曰:

  ‘家有百株枣,不怕旱与涝。’万岁起自亩垄,甚知民情。登极后即令全国卫所屯田军士随地宜种枣、柿、栗、胡桃等树木,以备荒年;还教百姓务要多种树木,每一户初年种枣二百株,次年四百株,三年六百株。截至今年为止,仅江西行省就植果木一千余万株,全国估计当在一亿株以上。此

  唐太宗不及万岁之处四。”

  朱元璋大笑道:“丞相口气,还有第五喽?” 胡惟庸恭敬地答道:“正是。从来中国之衣,宦者靠丝绸,平民靠麻衣,即所谓布衣。丝绸太贵,而麻布虽稍贱,然产地不广,且穿着不甚舒适;而棉布价贱,穿着甚舒适。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