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港从1949开始_古龙岗【完结】(133)

  “主编!”进来的是一名记者。大概二三十岁的模样,穿着西装,戴着眼镜,手里拿着一份儿报纸,胸前还挂着一架相机,另外,就是满头大汗。

  “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看到来人,李达伦正了正身子,又看了一眼办公室墙上的挂钟,“才一个半小时。难道……有什么新闻?”

  “没什么事。那边的报纸已经发完了,所以我就回来了!”记者答道。

  “发完了?”李达伦猛得站了起来,“你说他们不到一个半小时就把那些免费的报纸发完了?”

  “嗯!”记者认真的点了点头,把手里的报纸递给了走过来的罗亮恒:“根据《香港人报》那边发报的负责人说,铜锣湾一共是免费发行了六千多份,可真没想到,居然一个小时多一点就发光了!”

  “六千……”李达伦皱了一下眉头,他听着这个数字有些刺耳,心里也突然有些酸溜溜的:“还不是那些报社乱凑热闹?简直就是变相地替他们宣传。要不然,他们哪可能一次送出去那么多?”

  “主编, 我听说,《香港人报》不光是在铜锣湾,他们还在湾仔、中环、尖沙咀、佐敦、油麻地、旺角、黄大仙这些地方一齐送报。这一个地方就差不多是六千,那一天下来,岂不是得有四五万份?”那名记者擦了擦汗,又开口问道。

  “哪有那么容易?”李达伦冷哼了一声,又警告的看了这名记者一眼:“把这事儿给我烂在心里,待会儿出去不许乱说,明白吗?”

  “是!”记者点了点头。

  “明和。咱们恐怕真的要有麻烦了!”罗亮恒突然在一边插嘴说道。

  “怎么了?听到他们不到两个小时就卖出去六千份报纸的事迹,害怕了?”李达伦有些不悦地反问道。身为亲密战友,他对罗亮恒在手下人面前露怯的行为是很不满意的。

  “我不是怕这个!”罗亮恒叹了口气,把手里的报纸递到了李达伦手里,又指了指最醒目的那个标题:“你看看他们这篇报道!”

  “《新中国人口危机》?”李达伦咂了咂嘴,又摇头笑了笑:“我还以为他们这回有多了不起的新闻。这个命题倒是挺会危言耸听的,可惜,依然脱不了哗众取宠的表皮!”

  “再往下,最后一段,你仔细看看!”罗亮恒又伸手指了指,一脸郑重。

  “人口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之一,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政策对其进行规划,必然会在将来引起巨大的社会问题。北京政府是否已经想到了其中的关键所在?如果想到了,他们又打算如何解决?……本报已派遣相关记者前往罗湖投递本期报纸,希望能够获得中共方面的评论或者答案!……那北京政府到底会否回答我们呢?如果回答,答案又会是什么?本报将会在近期定时派人前往罗湖等候消息,如有答案,将在日后的《香港人报》上为大家做全面的报道!”

  “砰!”

  李达伦的拳头狠狠地砸在了自己的办公桌上。

  “卑鄙!”

  第七十六章 任务

  不管是什么时候的香港。都永远不能轻忽一个词:大陆!

  因为,香港跟大陆的联系实在是过于紧密。这个小地方几乎无时无刻的都在承受着大陆的影响。尤其是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北京政府一直都没有拿出一条有关香港的政策。而考虑到中国共产党跟苏联方面的联系,以及他们对英美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反感,香港的居民一直都非常担心大陆方面会采取强硬政策。除了野心家,没有人愿意过动乱的日子。香港的居民,除了那些多年前就定居于此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解放战争期间为了躲避战乱而南下至此。这些人中,不乏一些支持共产党的左派人士,但是同样也不缺少国民党的支持者。而因为对新中国政策的不了解,以及港英政府倾向性的宣传,占最大部分的中间派们也对北京方面有不少的忌惮。他们只希望能够安安稳稳的生活下去,而不要再被迫四处逃避。

  可是,面对庞然大物一样的北京政府,区区一个香港根本就没有任何可以选择的余地。在绝大多数香港人的眼里,他们除非下决心离开这里,否则就只能被动的接受来自大陆的一切!就像现在,新中国成立了,北京政府一直不对香港方面的事务进行表态,香港的局势就一直难以稳定,哪怕解放军推进到深圳之后一直没有动静。也依旧人心惶惶。

  所以,基于这种想法,有关大陆方面的新闻在香港一直非常有市场。因为人们都希望从大陆的政策变动中发现一些端倪。但可惜的是,身为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势力笼罩下的香港与之有先天的绝缘性。明明是近在咫尺,却又尤如远在天涯。

  而现在,却突然有一份报纸告诉大家:我们要采访大陆政府!

  虽然这种采访的方式只是通过罗湖的口岸向对面投递报纸,提问的也只是人口问题,而并非大家最关心的解放军会否进攻香港之类,但是, 这种行动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创举。何况,这份报纸还做出了承诺:如果大陆方面会有所反映,他们会在近期的报纸上进行报道!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