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港从1949开始_古龙岗【完结】(134)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对大陆对香港态度的试探!

  虽然这种试探的结果可有可无,不管大陆会否作答,《香港人报》都可以自圆其说,甚至还因为这种圆滑的举动而让包括《港岛日报》的主编李达伦在内的一些心胸不怎么宽广的业内人士感到极为愤怒,引起了香港许多报社,甚至还有诸多电台对《香港人报》的围攻。可话说回来,如果大陆方面回答了这份报纸的提问呢?那么,大家接下来是否可以继续交流?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的深入,大家最关心的东西是不是也可以提出来……反正,不管结果怎么样,至少能挣个心里有底不是?

  于是,《香港人报》出名了,而且还是出了大名!

  *****************************************************************

  按照先前打出的广告。《香港人报特别周刊》总共要免费发行七天!身为报社副主编,胡家义这一段时间内每天都忙得要死。不过,他并不是为了报纸的编辑排版而忙碌,因为早在创刊后不久,张力就已经在谋划今天的事情了,只是一直瞒着,没有告诉大家而已……这一点最让胡家义感到难以接受,为了这个,他堵着张力足足“教育”了两个小时,可惜没什么效果。而顾名思义,所谓《特别周刊》,自然不会太过在意新闻的时效性。要是那样的话,又何必发什么特别刊?直接印到原来的报纸上不就是了?这些特别刊都是张力提出的一些问题,并包含了一些对这些问题和相关方面较为深刻的评论,都是早就都准备好的,每天拿出一份儿给印刷厂就行了。

  胡家义要忙的,是在发行特别周刊的这段时间内架设好一个大报社的基本框架。

  因为,如果《特别周刊》的行动成功了,《香港人报》必然一跃成为香港有数的大报之一。那么,再只是这么小猫三两只,甚至连一个专职的记者都没有的情况就不太符合报社应有的局面了。所以。香港人报社必须进行扩张。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早在《特别周刊》发行之前,也就是元宵节的那场宴会之后,胡家义就按照张力的嘱咐,在轩尼诗道租了一套房子,将之做为《香港人报》新的驻点,并据此开始召收新成员。不过,由于心急,等胡家义反映过来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对面,就是《港岛日报》的老巢。两家报纸本来就因为先前的笑话转载问题有一些纠纷,如今《香港人报》更是打到了家门口,《港岛日报》自然难以咽下这口气。不过,这时候《香港人报》还没有开始免费发行报纸,还只是一家不出名的小报社,所以,《港岛日报》方面的人还没有太多的紧迫感,只是平时见面的时候,仗着自己大报的背景,经常语出轻蔑,讥讽一下《香港人报》不自量力的“挑衅”行为罢了。对此,正雄心壮志加紧张兮兮的胡家义极为不爽,亲自找上了《港岛日报》总编李达伦,意图借非法转载事件对其进行施压,让港岛日报社的人收敛一下。可惜,李达伦却觉得胡家义仗着几个笑话的问题就找上来,根本就是小题大做,是蓄意挑战他们大报的尊严,于是一通奚落。彻底的撕开了颜面。

  ……

  “哈哈,主编,真痛快!今天我特意从港岛的门口走了一圈儿,他们全都缩进去了!”

  就在李达伦气呼呼地大叫“卑鄙”的时候,《香港人报》新据点,新近加入的记者卫风大笑着走进了胡家义的办公室。他原本也是《香港人报》的成员,跟辛辅善交好,有点儿裱糊匠的手艺。田默闻卖了报社之后,出去到一家当铺当了学徒,可惜生活的依旧不怎么样。偶尔有一天看到《香港人报》的消息,又打听到主编是老相识胡家义,立即就跑来找工作。而身为老相识,胡家义自然也知道此人的底细,虽然能力并不怎么样,但也是中规中矩,跟他自己先前也差不多,再想想目前《香港人报》还没有正式发展起来,正需要几个人充充门面,同时还要照应一下辛辅善的面子,便答应暂时试用三个月。

  “你当这是什么地方?没事儿就知道搞这些无关紧要的。叫你去统计今天的发行量,你统计完没有?”胡家义正在跟李广生谈事情,看到卫风这么不讲规矩的走进来,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卫风仗着是老相识。虽然才来了几天,却一直都显得很随便,这种作风让他很不喜。

  “统计了!”卫风似乎没有看到胡家义那一点点不悦的表情,自己搬了把椅子就坐到了李广生的一侧,正对着胡家义大手一挥:“整整六千份!不到两个小时就全部发完!”

  “这么快?”李广生有些惊讶。

  “所以才痛快!我看港岛那边恐怕也已经得到了消息,所以嚣张不起来了,哈哈……想想那群家伙一个个都躲着不敢见人的样子,我就高兴!”卫风大笑道。

  “行啦行啦,才一天而已,你就兴奋成这样?”胡家义心里虽然也很兴奋,却有些不喜卫风得志猖狂的劲儿。

  “能不兴奋吗?这才一天。一个地方,就六千份!”卫风伸出六根手指头正面比了一下,又反过去比了比,眼睛盯着胡、李两人,一脸地热切:“想想咱们以前?一天才几百份,最多的时候也不过两三千,可今天咱们却足足准备了两万份儿!而且这才只是头一天!……我在铜锣湾发报,发完了还有那么多人埋怨咱们发行的数量太少。我估计,等到第七天,咱们最少也能发行出去六七万!哈哈,现在香港这么多家报社,有谁能有这个水平?《华侨日报》也就是这个数吧?……到时候,咱们只要再努力几把,香港第一早晚是囊中之物!”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