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甲申天变_短头发【完结】(419)

  整个黄河以南的清兵凑起来也不过五千上下,而且是分散在各地,开封能够调集的满洲兵连两千也不到,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罗锦绣地镶蓝旗汉军。凭这点力量就想击退赴死军,完全就是白日做梦。最大的倚仗还得是数以万计的新附军。

  罗锦绣很清楚这些新附军的墙头草本质,真要到了开战的时候,他们不临阵倒戈就是万幸,指望他拼死作战就真是傻到家了。

  豫亲王多铎是怎么败的?与其说是败于赴死军之手,还不如说是败在新附军手里。连多铎都无法驾驭这些新附军,罗锦竹还是有点自知之明地。

  所以尽可能的把这些地在各地的新附军收拢起来,放弃外围,死守开封。

  即便是这样,赴死军地步步紧逼依旧让开封城里人心惶惶,尤其是这些新附军,心里肯定也有这样那样的心思。罗锦绣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一再宣扬满洲战兵正大举来援,以稳定军心,同时强令河北(

  地驻军尽快增援。

  河北的卫辉和安阳等地都有相当数量的战兵,从赴死军攻打归德的时候,就已经展露出意在开封的架势。在这方面,罗锦绣也算是早准备早下手了。

  “给摄政王的告急文书……”早在半月之前,罗锦绣就知道仅凭黄河以南的这点兵力,根本就挡不住赴死军,所有求情就近调集大名等地州府的兵力过来增援。

  “开封为黄河门户,摄政王不会不知开封的重要。算着日子,也该有个回信了……”

  就算是把黄河以北的兵力调集过来,能不能守住开封也不敢说有十足的把握,所以罗锦绣还在要求增兵。可毕竟是河南的巡抚,调集直隶的兵力还需要北京中枢的批准。

  北京,慈宁宫大堂。

  佛堂里香烟缭绕,齐,几名皇家比丘尼正唱颂经文。

  孝庄皇太后实不怎么信佛,别看她整日佛号不断念珠不离手,其实也是不怎么相信这个。之所以喜欢在这大佛堂里呆着,最主要的还是喜欢这种气氛。

  尤其是佛家颂经的那种声调,总能让这个女人心神清明,思路敏捷。

  磬响钟鸣声中,尽管面摆着的就是《四十二章经》,孝庄的心思其实根本就不在什么这些经文上面。

  脑海中回响的却皇太极对于多尔衮的评语。

  “可用其勇,万不可委以枢密!”

  这句话皇太极在世的时候,曾经无次在很私下的场合提及。现在的孝庄终于明白了这句话中的意思。

  从皇太极驾崩的那一刻起,多尔衮所展露出来的野心就让这个蒙古女人目瞪口呆。

  不是说好要扶助福临为帝的么?为什么还要吞并镶黄旗?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的自立为皇?

  好在那个时候还有郑亲王等老派满洲实力的牵制,更有豪格的争夺,多尔衮终于没有如愿,还是立起了福临小娃娃。

  可这已经不是当初孝庄和多尔衮密谋的那种结果,因为这是多尔衮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力量,面对巨大压力之时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孝庄本就不是一个沉溺于后悔之中顿足捶胸地女人,虽然现在的多尔]愈发地飞扬跋扈,且时时有不轨之心,可自己不择手段的委曲求全,终于让这个野心极具膨胀的多尔衮没有跨出最后一步。

  可这种局面还能维持多久?谁也不敢保证。

  万一哪一天多尔]要是撕破了这道窗户纸,可就是孝庄母子的末日了。

  多尔衮手握重兵,就连宫中宿卫都是他的人,要想对付谈何容易?

  即便是冒着巨大风险把豪格再次启用,也同样被多尔衮一脚踢了出去。豪格最多算是能够在外围牵制多尔]地一个力量而已,核心中枢的事情,他是帮不上忙的。

  何况豪格和福临之间……若真有多尔衮倒台地那一天,现在的豪格未必就是第二个多尔衮。

  所以孝直在委曲求全,一直在迎合多尔衮,同时密切关注局,寻找每一个机会。

  多铎的战死,南征军的覆没,让孝庄看到了一点儿希望。

  多尔]能够调动地兵力并不多,忽然就折损了一条臂膀,必然会四下抽调,这个抽调的过程很有可能就蕴含着机会。

  赴死军的突然出现确实让很多人意外,尤其是赴死军在淮扬大战之后,还能迅速的发动河南战役,这样的速度根本就没有留给多尔]充分的准备时间。

  自从知道赴死军正往开封运动之后,孝庄欢喜地几乎要哭了。

  赴死军进入中原腹:,无论往哪个方向运动都对满清构成极威胁。这么快的速度之下,就是想撤下湖北地阿济格回防也来不及了,除非多尔衮愿意丢掉整个河南和直隶北部。

  如果多尔衮真这么做的话,肯定会面临老派满洲人马地集体排斥,就算是他自己的阵营内部,肯定也会出现这样那样地声音,甚至是内部分裂也有可能。

  所以多尔衮只有一个办法:抽调北方力量,尽可能的把赴死军阻挡在黄河一线。

  这对孝庄来说,是一个最大的机会。

  “好了,哀家也乏了,今天就到这里吧,诸位师傅先下去……”孝庄的头脑从来没有这么清醒过,屏退了这些那些比丘尼之后,低低的唤了一声:“海大富!”

  “奴才在!”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