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碧血春秋_邓治国【完结】(109)

  第一节 杜鹃(2)

  黄庆祥带着二团及独立师其他零星突围出来的三百多名官兵,九死一生地回到沅陵。极少数见到亲人归来的官兵家属,个个喜及而泣。而大部分不见亲人归来的官兵家属,其悲伤的景象让沅陵的百姓无不为之动容。  丽春终于见到黄庆祥平安回来了。  从生死线上撞回来的黄庆祥,见到丽春后,第一句话就说道:“丽春,没想到我还能活着回来见到你。”  见到黄庆祥平安地回来了,丽春不顾其父母和众多亲属在场,一头伏在黄庆祥肩上抽泣起来,将所有的思念和想要说的话,都汇在有声的泪水之中,其场景很让人感慨。  黄庆祥将刘师长的信,交给了徐参议。  徐参议接过信后,见黄庆祥和众官兵一脸的疲惫,对其女儿说道:“让庆祥和官兵们先回家休息,我另找时间向庆祥了解情况。”  黄庆祥在丽春的陪同下回到家后,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然后一头倒在床上,睡了一个整天才醒过来。  望着熟睡中的黄庆祥,丽春心里非常难受,才二个多月的时间,原来高大、英俊的丈夫,变得又黑又瘦,胡子拉茬的。不知在困守衡阳这二个月的时间里,遭受了多少磨难。这该死的战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A军军长率领其所属部队在衡阳孤军奋战四十七天后,在弹尽援绝,部队基本上失去抵抗能力和日军已经攻占衡阳城大部的情况下,为保全一万三千多名官兵的生命,特别是八千多名重伤员的生命,下令部队停止抵抗。其后,部分有战斗力的官兵,不愿意放下武器,采取分散突围的办法,从日军的层层包围圈中突围出来,顺利地同援军会合。A军从各个方向突围出来的官兵,不足一千人。  日军第十一军以伤亡近三万官兵的惨重代价攻占衡阳。在衡阳进行休整补充后,兵分二路;以第一一六、第三十七师团西进邵阳;九月中旬占领邵阳以后,隔资水同九战区各部对峙;而以第三师团、第十三师团、第四十师团、第五十八师团继续南下,向零陵、全县进攻,并同从广东西江出发的日军第二十三军配合进攻广西,并先后攻占桂林、柳州等到地,紧接着日军第三、第十三师团继续西进,直至攻入贵州的独山。另一路日军则继续南下,攻占广西边境的镇南关,完全打通大陆交通线,实现其预定作战目标。  在豫、湘、桂会战中的长、衡之战,日军从岳阳一直打到广西,从北到南,占领半个湖南。整个湖南战场形势,处于非常严峻的局面。  黄庆祥率突围出来的独立师极少数官兵回到沅陵,经过一日休息后,便在丽春的陪同下,将A军血战衡阳的情况向其岳父作了汇报。  徐参议听完黄庆祥的汇报后,从办公桌上拿起刘师长的信对黄庆祥讲:“你转交的刘师长这封信很重要,A军在衡阳同优势日军连续作战四十七天,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基本上失去了作战能力。目前这种局面,主要是外线部队作战不力造成的。我要将这封信直接送达军委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至于是否保留独立师的编制,待请示军委会后再作决定。独立师在沅陵的所有事务,包括相关阵亡官兵善后工作,由你全权负责处理,其所需经费按独立师原来的编制全数拔给。  衡阳之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追究了九战区长官部的责任,撤换和按军法枪毙了一批在长、衡会战中作战不力的将领。所有的这些措施,都不能挽回衡阳之战中英勇牺牲的各部官兵。独立师从沅陵出发时,近万人的队伍,最后回到沅陵的,加上留守的部队不足五百人。  黄庆祥在其岳父徐参议的帮助下,为便于管理,将独立师突围出来的官兵和留守的官兵,合编为一个团,对外称独立师沅陵工作团。由黄庆祥担任团长;胡作林为副团长;原师作战室参谋安建国任参谋长;一营营长万顺发;二营营长高万林;三营营长钟周;省政府拔给独立师的经费,重点安置和抚恤阵亡官兵的家属。在此以后,陆续有许多独立师官兵伤愈从衡阳归来,黄庆祥全部按原职编入工作团。二个月后,军委会决定由在广西的第十集团军负责重组A军。原独立师工作团官兵包括黄庆祥在内,不愿意离开湖南去广西。便请徐参议出面说服第十集团军李总司令,将工作团留在湖南,更名为省政府警备二团,归省政府保安处管辖,担任湖南省政府各机关在沅陵的警备任务。

  第一节 杜鹃(3)

  日军第十一军从1943年末至1944年秋季,近一年时间内,先后发动常德、长沙、衡阳等地大规模进攻作战,给这些地区造成大量难民。  这些难民为躲避战争的灾难,纷纷逃难来到沅陵。一个小小的沅陵没有多少就业的机会,大部分难民都处在一种饥寒交迫的境地,而在沅陵的大街小巷流浪的许多战争孤儿则完全沦为乞丐。  沅陵的难民随着湖南北部和南部各城市相继沦陷越来越多,开始成为一个较大的社会问题。社会各界及舆论也开始出现不满,纷纷指责省政府无能。面对社会各方的责难,为减轻父亲的压力,丽春也在苦思良策,四处为难民事务奔波想办法。黄庆祥眼见丽春逐渐消瘦的面容,不忍妻子太劳累,也在思考着如何替丽春分忧。  要解决难民问题,首先最迫切的是那些流浪在街市的战争孤儿,这些未成年的孩子无依无靠,成天在天寒地冻的街上乞讨,常有冻死、饿死在街头的,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因此,着力点必须放在这方面。怎么办?黄庆祥想到独立师还有许多空置营房可以利用起来,要是办成一所学校,不但可以全部解决这些战争孤儿的问题,还可以增加部分就业机会,缓和社会舆论压力。  于是,黄庆祥便给丽春出主意:“将难民进行分类,先把主要精力和财力投到那些无依无靠的家庭和解决战争孤儿问题上。”  丽春问黄庆祥有什么好办法,黄庆祥回答说:“这段时间我仔细观察,流浪在沅陵的战争孤儿大概有一千人左右。如果能设置一个学校之类的救助机构,收容安置这些战争遗孤,不让他们在社会上流浪。这部分人解决好后,其他难民问题相对要好办一点。”  丽春仍然面有难色地回答说:“要办学校之类的救助机构我也曾考虑过,只是有几个问题比较难办。一是经费问题;长沙、衡阳相继失陷后,省政府主要的财源没有了。各方面都向省政府要钱,现在省政府财力难以为继。二是场地问题;现在的沅陵哪有现成的场地办学校。就是马上盖,也需要半年时间。等场地搞好时,这些孤儿可能大部分都饿死、冻死了。三是师资力量问题;在这些问题中,主要还是经费问题。这些天,父亲为此事也伤透了脑筋。”  “经费问题,省政府一时拿不出钱来也不要紧,可以向社会各界募捐一部分。另外,处理独立师善后事务还有部分剩余款项,可以用在这方面。至于场地问题,我觉得不是什么问题。独立师二团在北郊的营房大部分是空置的,原来就是学校的校址,可以利用起来作学生学习和住宿的地方。”黄庆祥逐一向丽春介绍自己的想法。丽春听后,高兴地对黄庆祥说:“庆祥,你真不愧是一个好丈夫。把所有的问题都替我考虑好了。明天我就去找父亲谈这件事。”  正在为难民问题头痛的徐参议,听了女儿的建议,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便同意女儿的主张,在沅陵办一所难民学校。这所学校既有成年人的职业培训,又有从小学到中学的普通文化教育。为专心办好这所学校,丽春离开其父亲办公室,到这所难民学校担任校长一职。  沅陵的难民中,有许多难民以前在长沙等地也是教师,新建成的学校师资力量也随之解决。  为支持丽春办好难民学校,黄庆祥将原二团在北郊的营房全部腾空出来,移交给学校。省政府又批准将凤凰山下的把所小学合并到难民学校。这样沅陵最大的一所集小学、中学和职业教育为一体的学校,在丽春的多方努力下,终于在1945年元旦节来临的这一天开学了。  开学这天,沅陵的军政要员和各界社会明流应邀参加学校开学典礼,称徐参议办了一件大好事。  开学之初,学校各方面事务较多,加上黄庆祥又忙着处理独立师各方面的善后事宜,小院的家务又是丽春独自承担,这样简直累坏了丽春,黄庆祥见妻子整天操劳,深恐累坏了,可学校的事务自己又帮不上忙,便征询丽春:“是否让勤务兵、司机和副官住进小院?另外可否再请一个帮佣来协助料理家务。”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