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士_刘健【完结】(115)

  刘:我相信我的写作能力是天生的,任何人的艺术创造性都是天生的。学院与导师,包括榜样,不过是激活了你潜在的某种才华。

  任:《战士》很快就要出版了,你对它出版之后的意义与畅销性有没有过设想?

  刘:想过。有什么意义我说不上来,但我想畅销是肯定的,因为我知道自己都写了些什么。1999年的一个“重量级拳王争霸赛”上,泰森把勃萨一拳击倒在地。事后,泰森说,“ 我知道你们最希望看到什么!”同样,现在我想说的是:刘健知道你们最希望看到什么!

  任:问一个隐私问题,你这么长的胡子什么时候开始留的?有没有什么象征?

  刘:(笑)写《战士》二稿的时候剃刀坏了,干脆我就不剃了,顺便许了个愿:《战士》不出,胡子不剃。

  任:蓄须明志了?

  刘:谈不上,只是不想违背那心愿。

  任:对未来你有何打算?

  刘:我想做好眼前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任:今年最让你感到高兴的一件事是什么?让我们在你最高兴的事情中结束今天的谈话。

  刘:我是个乐观的人,基本上每天都挺高兴的。

  第五部分后记

  20世纪末,我在北京西区的魏公村写下《战士》开头的第一段。

  21世纪的第三个年头,我在上海东区的五角场为《战士》写后记。

  最初决定写《战士》的时候我曾想,后记不应少于五万字。我要用最优美最煽情的文字记录一部杰作的诞生。一稿写完,我想自己并没有太多的话要说,两万字就够了。二稿写完,我觉得后记最多也就是五千字了。到了三稿,一切差不多尘埃落定,我尝试着写了个后记,千字不足。时至今日,最后修订已经结束,我忽然觉得已无话可说。

  《战士》的写作进程亦是我的成长过程,我现实生活中的每一次转捩点都与它息息相关。为了它,我数次铤而走险。现在看来,这步棋我越走越对。《战士》出版之前,编辑和几位看过书稿的朋友都说,非火不可。我说倘若把写《战士》的时间用来搬砖头,也该盖一座高楼了,付出就会有收获。

  无法忘记《战士》里面的几个主要人物,他们都曾与我在梦中相会。有人问我为什么把他们弄得痞里痞气、一点儿正经没有?我回答:这是小说,不是教科书,更不是史记。我不是专家,也不是院士,我只是个码字儿的年轻人,讲故事供大伙儿消遣。

  更无法忘记在现实生活中给了我极大帮助的人物,我要向你们表示感谢:

  ——感谢曾经同在边疆服役的李华等几个战友、郑州的孙涛以及你那几位从不看书的朋友,与你们一起共度的时光令人难忘;感谢节延华、傅建文、张志忠、尹敬书 、温玉兰、 曹东升、刘爱平、刘四加等诸位恩师和兄长(排名不分先后),如果不与你们结缘,就没有我的今天;感谢责任编辑袁敏老师,您的智慧和远见让我散发光芒;感谢青年作家韩寒的关注,祝你车技越来越棒;感谢“来福枪”剧本工作室的几位兄弟,让我们继续并肩作战;特别感谢廖鸿云,希望你继续意志坚强。特别感谢爸爸刘学立和妈妈张宏,你们是我的挚爱。最后,感谢大脑和胃,你们让我健康、快乐,能吃能睡。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