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代皇陵命运大揭秘:来龙去脉_何木风【完结】(46)

  叫大喊,跟赵尚书说,此乃开天辟地以来第一风水宝地。于是,他挥动"赶山鞭",顿时昏天黑地,飞沙走石,鬼哭狼嚎。赵尚书在一旁只能闭着眼。只过了一会,就风平浪静。赵尚书睁开眼,惊讶非常。原来黄土岗早变成了一块草原。这在当时来讲,就是幻术。大自然往往不以真面目示人,只有可与天地相感应的术士才能看到大自然的真面目。"真龙穴"被找到的消息立即被快马传到南京,明成祖大喜,亲自御驾亲临。到了"真龙穴"一看,果然好气象,只见三面环山,如拱如屏,气势磅礴,蟒山、龙山分别左右,犹如天然门户。明成祖满心欢喜,钦定为"天寿山",廖均卿立即鼓掌叫好:"'天寿'二字真是绝了。势如鸾凤之奔腾,形似金盘之荷叶,穴似铜锣,响中之穴,可以声闻天下。"明成祖当即宣布开工,赐廖术士金剑一把,银锄一把,要他亲自开穴,廖均卿接过金剑银锄,一锄挖下去,现出一块巨石,金剑一挥,巨石轰然裂开。猛听得一声巨响,就像是《水浒传》中洪太尉掘开了镇压天地煞星的石板一样,洪水翻滚,奔腾咆哮,吓得随驾文武百官魂不附体,随即又恼羞成怒,对明成祖说道:"这个臭术士戏弄朝廷,伤害地脉,罪当斩首。"廖均卿向明成祖慢慢笑道:"万岁,洪水滔滔,乃真龙聚首之处,内有一石盆,两石鲤,不信,待臣取来。"明成祖知道他能取来,于是就让他取。廖均卿就画符一道,投入水中,顿时,穴内滴水全无,便见一个巨大的石盆内,两条石鲤摇头摆尾,栩栩如生。明成祖欢喜万分,就指着这块宝地说:"你为朕挑选了如此宝地,要什么赏赐,但讲无妨。"廖均卿拿出了世外高人的姿态,说:"我不要官也不要钱。因为官再大,只是一时;钱再多,只能受用一世,我要察看天下之山川名胜,享无穷乐趣。"明成祖朱棣的长陵:这里埋藏着血腥179

  来龙去脉明成祖立即点头同意,说:"这个容易!"于是,把手中扇子赐给均卿,并在扇中题诗一首,曰:"江西一老叟,腹内藏星斗。赐官官不要,赐金金不受。赐尔一清风,任卿天下走。"这就是关于明成祖长陵与术士廖均卿的传说,但是,它只不过是个传说。廖均卿确有其人,但选取风水宝地的过程却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与浪漫了。可以说,选陵址的过程是一个艰苦卓绝的大工程。五选陵址

  廖均卿与赵尚书得到明成祖的许可后,昼夜不停地赶往北京。但在中国的地名面前,廖术士的智慧发挥遇到了阻碍。两人最初在口外的屠家营看中了一块山清水秀、王气逼人的地方。两个人先是兴奋了一阵,但经过琢磨,发现如果这个地方上报给皇帝,自己的脑袋很可能就会搬家。因为皇帝姓"朱",而"朱"与"猪"同音,猪若进了屠家定要被宰杀,这样就犯了地名讳,坚决不能用。所以只好再找。他们看中的第二个地方是在京西的"燕家台",按照廖术士的平生所学,此地在地形地貌上都符合帝王之业的要求,而且,此地多优美的传说和历史遗迹。尤为可贵的是,朱棣曾经被封为"燕王",再用"燕家台"作坟墓真是相得益彰。他们立即把这一好消息报告给了朱棣,谁想朱棣一看到这个地名,就摇头不已。他想,"燕家"读起来很像"晏驾",这不是叫自己早死吗。怎么可以用诅咒皇帝死的地方作陵地,坚决不可用。廖术士与赵尚书就开始寻找第三个宝地,不久后,他们看中了昌平西南羊山脚下的一块地方。他们仔细地分析了一下地名,又分析了地形地貌,认为此地作为皇陵地址万无一失了。正要报告给朱棣时,廖术士偶然发现此地后面有个村叫"狼儿峪"。他气得大叫不已,猪旁有狼肯定危险,第三个宝地就此放弃。古时的风水先生寻找宝地,要么只需要一次就能选中,如果一次不中,那么,就只能撞运气了。这似乎很符合"好事多磨"的中国俗语,廖术士在选取了三次宝地不中后,心灰意懒了。开始了在北京的旅游。两年后,他在北京西发现了潭柘寺,根据他的解释,此地实为皇帝百年之后的最佳休息地,他建议明成祖拆除寺院修建皇陵,明成祖杀了那么多人,害怕佛祖惩罚他,就坚决不同意。从1405年开始,一直到1407年,廖均卿总算找到了今年的长陵陵址。六百多年前的那天,廖术士来到了昌平北二十多里的地方,周遭看了几遍后,大呼此地乃"吉壤"、"风水胜境",当时,这个地方叫黄土山。赵尚书把选好的地址快马报给明成祖,明成祖拿过廖均卿的分析报告,立即率领百官北上。到了黄土山,明成祖大为赞赏,只见此地东、北、西三面群峰护卫,形成护屏,既挡风沙侵扰,又可防止"风水"外泄。怀抱平原,豁然明亮,平坦无阻,直泻京师。尤其让明成祖高兴的是,在其南面左有蟒山,右有虎山对峙护卫,为天然门阙,使这块"吉壤"广袤四十平方公里,规格严整,天然独特。远眺长陵明成祖朱棣的长陵:这里埋藏着血腥181

  来龙去脉从军事角度来讲,此地易守难攻,如若驻军把手,既可守卫陵寝,又便于保卫京师。关于长陵的地形地貌,清人顾炎武曾赞叹道:"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据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这样一个地方本已经很完美了,但朱棣又皱起了眉头。因为他觉得"黄土山"这个地名太土,自己贵为天子,岂能是"一抔黄土"掩尸?!但是,也正如你看中一件衣服一样,只要你看中了,价钱上当然好商量。群臣见皇帝真的是看中了这个地方,就在朱棣生日那一天,联合上疏,请求改"黄土山"为"天寿山"。朱棣欢喜得不得了,决定立即动工修建长陵。建陵地址终于被确定下来,廖均卿因选址有功被授予高官,后来,他跑回老家隐居,明成祖又派人把他追了回来,并跟众人说,此人乃是天下第一奇才,但看他选陵墓遗址的眼光就不是凡人所能望及。我们自然不排除明成祖这样讲的目的是真的出于对黄土山宝地的喜长陵地形地貌示意图182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