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_红色猎隼【完结】(685)

  第1机械化师是我军第一支由机械化步兵、坦克兵、炮兵、高炮兵等兵种组成的合成战术兵团,成为我军有史以来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快速机动部队和足以应付突发战士的装甲突击力量。但是面对当时国内百业待兴的残酷现状,以及兄弟部队依旧停留在骡马化的情况之下。这一支部队的出现,注定只能为实现中国陆军的装甲化和机械化探索积累经验。虽然在1958年10月举行“滨海防御战役中机械化师的机动作战”演习中,该师连续成功完成了防空降、反突击以及向新的方向实施机动作战等科目,但是最终等待他们的却依旧不过是昙花一现式的辉煌。在现实的无奈面前,中央军委先后减编了该师所属的榴炮团和重型坦克团,重新将其列入了普通部队的序列,将机械化步兵师的理念重新锁进了保险箱。

  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年轻的中国陆军所能作的惟有等待和彷徨。整个60年代,在东、西两大阵营在冷战的阴霾之下,努力提高着己方地面部队的装甲突击与反突击能力之时,中国陆军却不得不面对长时间的政治学习、政治斗争以及支“左”、支“农”,忙碌于水利生产,国防施工的工地之上。在技术装备之上中国陆军普遍训练不足,基本技能水平还依旧处于业余状态。直到1969年,才有部分野战军被改装为摩托化;1985年,全军才最终全部淘汰骡马化,改装为摩托化,部分驻防关键地域的精锐摩托化野战军才有机会重新开始向机械化方向发展的尝试。长期以步兵为主的中国陆军才第一次开始组建了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电子对抗兵、步兵、防空导弹兵、航空兵等诸军兵种合成的集团军。直到1989年,中国陆军的普遍机械化水平甚至还不如二战后期苏德战场之上交战双方的水平。

  虽然在这些岁月里,中国陆军并非没有辉煌的胜利,从中印边境冲突到中苏珍宝岛之役,再到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陆军在面对技术装备略强自己的对手时,丝毫不处于下风,甚至多以完胜收场。不过在微笑背后,却是不可回避的无奈,中国陆军所依仗的依旧是步兵“大无畏”的勇气,以及“200米见真功”的近战技术,凭借着射击、投弹、刺杀和土工作业方面强悍的单兵素质将对手驱逐出了战场。严格意义上讲中国足以傲视世界的是“步兵无敌”而并非“陆军第一”。

  经过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脱胎换骨,中国陆军从终于在一次次的军事演习之中,真正感受到了属于自己的“装甲雄风”,不过面对自己祖国围绕四周的高山、雨林、海峡,中国陆军刚刚获得的地面装甲突击能力似乎只有在三北地区的平原和沙漠之上可以一展身手,但是在这条战线上所要面对的却是比自己刚为强大、且更富有进攻精神的机械化军团。在他们面前,中国陆军更多的时候只有玩防守反击的余地,而没有铁骑奔射的资本。最终走出了机械化时代的中国陆军更多的课题是泛海登陆的两栖突击以及尽快赶上世界各国新时代信息化的浪潮。

  终于今天在翻越了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之后,平坦如砥的恒河平原终于一览无余的展现在了中国陆军的兵峰之下,在过去近半个世纪只能出现在每一个中国陆军战士梦中装甲突击战术终于可以化为了现实,这一份压抑已久的渴望最终化成了不可遏止的欣喜和张扬,中国陆军的战车们第一次宛如脱缰的野马一般在敌国的领土之上纵情的咆哮和驰骋起来。或许印度陆军很难理解眼前的这支军队如何如此勇猛,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可以抱怨的只能是自己长期的人品问题终于爆发了。

  虽然刚刚完成了在东南亚地区的部署,经历了马六甲地区热带雨林的鏖战搏杀和安达曼群岛的背水攻坚,但是中国陆军第13集团军在此刻却全然没有久战的疲惫,刚刚补充了大量新兵的各部队没有给远道而来的客军—兰州军区的第21集团军任何机会,全军以在马六甲战场之上一直没有机会一展身手的第149机械化步兵师为前锋,气势汹汹的从锡金直扑西里古里走廊,然后继续向南奔驰而去。

  中国陆军第149机械化步兵师的前身是于1945年10月组建的冀鲁豫军区独立第2旅,虽然在众多“红军师”面前谈不上根红苗正,但是他的战绩却同样辉煌。1947年北上赴东北后,改建于四野之中战斗力位具首位的一纵(也就是后来声名赫赫的38军)参与了辽西会战、主攻沈阳、平津战役。1949年编入第18军,番号改为第52师。驻防于西藏南部的江孜、日喀则、亚东地区,成为此后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中绝对的主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更是以偏师的身份,重创越南陆军皇牌部队—316A师主力。强行突破了山高坡陡,地形复杂的越军“沙巴防线”,最终与友军携手给予了越南陆军以重创。

  而在中国陆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一批整编改装的机械化师之一,中国陆军第149师更成为了中央军委配置在西南方向针对中印边界的快速反应部队。常年以来一直都以中印边境地区为主要预设战场,常年在西藏自治区南部山区进行针对性训练,在糟糕的山区公路之上,第149师整师整团摩托化开进时速都可以达到40公里,随着“老搭档”—中国陆军第52和第53山地步兵旅在锡金和西里古里两地的奇袭得手,由中国陆军第149机械化步兵师的2个主力团—第445、第446团为主力组建的6个先遣突击集群的便如风驰电掣一般穿越依旧犬牙交错的战线,不仅扫荡了印度陆军各地的残余抵挡力量,一举打通了甘托克到西里古里的战略走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