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明史_顾诚【完结】(87)

  压,闰六月初五日被江阴义民歼灭于秦望山下。清军统帅多铎见江阴蕞尔小

  城竟敢于抗命,派降将刘良佐领兵来攻。刘良佐部兵数万自闰六月下旬包围

  江阴县城,屡攻不利,一再派使者用弓箭射书信入城招降,甚至亲自来到城

  下现身说法,要阎应元投降。应元在城头痛斥良佐的背叛明朝,说:“有降

  将军,无降典史!”刘良佐无言可对。多铎先派恭顺王孔有德“率所部兵协

  ① 本节材料多参考《江阴城守纪》、许重熙《江阴城守后纪》、沈涛《江上遗闻》。《江阴城守纪》叙述

  最详细,署名为长洲韩菼作,前有“康熙乙未孟冬月长洲慕庐氏韩菼谨识”的序文。谢国桢氏《晚明史籍

  考》轻信了这一说法。其实,这篇“韩序”一开头就说:“江头片壤,沾国家深仁厚泽,百有余年矣。”

  中间又说:“圣朝宽大,锡以通谥。”给明末尽节诸公赐以通谥是清高宗在位时的事,显然是乾隆年间一

  位有心者整理旧文,托名于韩菼。韩菼曾任清朝礼部尚书,死于康熙四十三年,序尾康熙乙未为五十四年,

  韩氏已殁十一年。何况,《江阴城守纪》中记载攻守双方战斗伤亡事多不实,如说清朝七王、翼王、十王

  都在江阴城下阵亡,纯属讹传。韩菼在康熙时颇受宠信,参预朝廷撰述,以他的地位不可能不知道清初并

  无亲王、郡王或其他高级将领在江阴阵亡之事。史学界一些人疏于查考,既误信此文为韩菼所作,又据此

  推断韩菼地位甚高,所记必不误。从这篇文章的内容来分析,作者大概是熟悉江阴城内抗清活动的一个文

  人,对城外的清军则不甚了解。

  攻”①,接着又派贝勒博洛和贝勒尼堪带领满洲兵携红衣大炮前往攻城。②博

  洛来到江阴城下,认为刘良佐曾任明朝伯爵,手握重兵,却连一个江阴县城

  也攻不下来,打了他一顿板子。刘良佐惭恨不已,督促部下拚命攻城。阎应

  元、陈明遇鼓励城乡义勇扼守危城,多次派徽商程璧等人出城联络各地义师

  来援,却始终没有得到江浙救兵。坚持到八月二十一日,清军集中大炮轰击

  城东北角,城墙崩塌,清军蜂拥而上,江阴失守。陈明遇巷战而死,阎应元

  负伤后投湖,被清军从水中拖出,不屈遇害。清军屠城至二十三日午后才“出

  榜安民”,城内百姓仅剩“大小五十三人”而已③。当时人士写了一副对联赞

  扬江阴百姓的英勇牺牲精神:“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六万

  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④

  江阴士民的奋勇抗战,在两个多月里顶住了数万清军的围攻;城破以后,

  还拚死巷战,“竟无一人降者”。《江阴城守后纪》的作者总结道:“有明

  之季,士林无羞恶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而封疆大

  帅,无不反戈内向。独陈、阎二典史乃于一城见义。向使守京口如是,则江

  南不至拱手献人矣。”在福州继统的隆武皇帝听说泾县和江阴百姓的坚贞不

  屈,深为感动,说:“吾家子孙即遇此二县之人,虽三尺童子亦当怜而敬之。”

  ①江阴战役虽然不像一些野史所记清朝“七王”、“翼王”、“十王”都阵亡

  于城下②,但参加攻城的确有后来晋封为亲王的博洛(端重亲王)和尼堪(敬

  谨亲王)、恭顺王孔有德。在江南各地望风披靡之时,阎应元、陈明遇以微

  末下吏凭借江阴百姓的支持,竟然面对强敌,临危不惧,坚持了近三个月,

  实在是南明史上光彩夺目的一页。学术界一些人为史可法大唱颂歌,本书作

  者却认为更值得歌颂的是阎应元、陈明遇为首的江阴百姓,在他们面前,史

  可法的官愈大、权愈重,就愈显示出其作为之渺小。

  和江阴百姓抗清同时,嘉定县民也因清政府强迫剃发起兵。弘光朝廷覆

  亡后,六月十四日嘉定已经沦入清方之手,二十四日清朝委任的知县张维熙

  上任。闰六月十二日颁布剃发令,嘉定百姓愤愤不平,拒不从命。有人征询

  著名乡绅侯峒曾(天启五年进士,弘光时任通政司左通政使)的意见。他毅

  然回答:“闻徐太史汧护发自裁,何不奋义?即不可为,乃与城存亡,未晚

  也。”③就是说,他反对刘宗周、徐汧的只顾自身名节的消极抵制,主张积极

  地起兵抗清。十七日侯峒曾带领两个儿子侯玄演、侯玄洁,进士黄淳耀及其

  弟黄渊耀入城倡义反清复明。他们同当地士绅会议后,决定率领百姓上城画

  ① 《清世祖实录》卷四十四,顺治六年五月改封孔有德为定南王授金册文。

  ② 博洛参与江阴战役除见《江阴城守纪》外,亦见《清史稿》卷二一七《博洛传》。尼堪参与此役除见《清

  史稿》卷二一六《尼堪传》外,《清世祖实录》卷五十七记,顺治八年五月复封尼堪为敬谨亲王军功册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