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洋务运动史_夏东元【完结】(47)

  因机器不够,第二年,又通过江苏巡抚丁日昌,从上海祺记、旗昌两洋行买到了车床、刨床、直锯及卷锅炉铁板机器等8种设备。1869年夏,又在天津城东贾家沽地方设立了火药局,又称东局,局内装有向外国定购的以制造火药和铜帽为主的各项机器。东局、西局相继建成,使天津机器制造局具有了一定的规模。清政府对天津机器局的设想,“最初只打算装置制造火药与铜帽的机器和设备”,以后又“希望叫天津机器局所制造的火药能供给全中国。等到这个机器局上了轨道,便打算叫它开始制造枪炮。”

  1870年后,天津机器制造局进入了扩充的新阶段。津局的扩充是和李鸿章分不开的。原因是因为这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6月底,清政府派崇厚出使法国,9月初旬,调任李鸿章为直隶总督,于是天津机器局的局务大权从崇厚转入李鸿章之手。

  李鸿章一接手办津局,就不失时机地将它紧抓不放,使津局与原已在他手中的江南、金陵制造局皆权操诸己。为了整顿和扩充淬局,李鸿章做了不少工作。一方面他上奏清廷,“西洋军火日新月异,不惜工费,而精利独绝,故能横行于数万里之外”,要清政府也应不惜代价,“认真取法”;另一方面则将天津机器局与江南、金陵两局作比较,说江南、金凌两局制造轮船、枪炮、弹药已经取得成效,而天津机器局仅是“规模粗具,垣屋尚须加修,机器尚须添制,火药亦尚未开造,自应就此基绪,逐渐扩充。”得到清中枢同意。李鸿章在人员和厂房建置两方面着手整顿、扩充,他将其亲信沈保靖从江南制造局调到天津机器局负总责,认为这样做,“视闽局专任税务司法人日意格,津局专任领事官英人密妥士,将成尾大不掉之势,似稍胜之。”提出“如雇用洋匠,进退由我,不令领事税务司各洋宫经手,以免把持。”这些,当然无可非议。李鸿章为将津局的实际大权转移到他的手中扫清了障碍。不仅如此,李鸿章还任命大批南方人到机器局里来,而把北方的旗人和汉人逐批解雇。当时曾有人评述道:“李鸿章的这种政策如果继续下去,再过半年机器局里将要连一个北方工人或学徒都留不住了,而机器局则将完全由忠于李鸿章的南方人所把持。其结果一定是中央政府在军火和军器的制造与修理方面完全得依靠李鸿章了。”以后的历史事实的确证明了请中央对李鸿章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在厂房扩建方面,李鸿章不断派人添购机器,又在大清河、北运河之间,择地兴造了火药库一所。1872年,增建铸铁、熟铁、锯木等厂;次年在原有药碾机器基础上,又添置西洋药碾机器,各式机器10余部,并续建机器房和第二座碾药厂。1874年又建成第三、第四座碾药厂,购买制造林明敦枪和制中针枪弹的机器,成立洋枪厂和枪子厂。经过逐年扩建,天津机器局颇具规模:设在城东贾家沽的东局,以制造洋火药、洋枪、洋炮、各式子弹和水雷为主,并附设水师、水雷、电报学堂;设在城南海光寺的西局,以制造军用器具和开花子弹为主,同时也制造各种炮车器具、电线、电机、电引、布置水雷用的轮船及挖河船等。经扩充后的天津机器局又成了李鸿章扩张淮军军阀实力,向清政府请功邀赏的一张王牌。这样,清廷直接控制的江南、马尾、金陵和天津四个军用工厂,李鸿章实有其三了。

  天津机器局的制造情况,可以用李鸿章所说的一句话来概括。即:“洋军火总汇。”在海光寺里主要“从事铸造炸炮、制作炮车,修理小型军器,制造铜帽、炮弹,以及许多其他军用品。”在紫竹林租界以东的火药厂和机器厂里,则“从事制造品质优良的火药和军器——包括枪弹、炮弹和水雷。”天津机器局除主要生产军火之外,还承修兵船、轮船和挖河机器船等,“如驻巡北洋之‘镇海’,‘操江’轮船需煤需料,修船修器,皆由该局承应,运直、晋赈粮之福建、江南轮船,运江、浙漕粮之商局轮船,一有损坏,亦由该局拨工拨料,星夜修办,此外如挖河机器船等类,应随时整理者不少。”1877年试造各种水雷,1879年又创造了式如橄榄,“可于水底暗送水雷,置于敌船之下”的水底机船。

  天津机器局所生产的各种军火,“向以洋火药铜帽为大宗。”据1876年统计,所生产的新式军火在产量上已较前两年增加3、4倍。此后,不仅一如既往,而且火药、铜帽和枪子的产量还逐年增加。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天津机器局向各省供应的军火“较往年多至数倍”,连远在两广的张之洞也来电要求“拨好枪炮并弹若干以济云桂两军”。于是天津机器局下属各厂“皆添做夜工”,以适应“催造调拨益形严紧”的局势,另外,“又添募炉工四十名,制造地雷二千枚。”到1885年仍“添购物料,加做夜工,趱造军火,”还扩充了厂房,从国外添购了数十部机器。东局每日成倍地赶造枪子,从平时日产13000颗增为26000颗。这些记录真实地反映了天津机器局所生产的军火在抵御法国侵略者的战斗中所发挥的积极的历史作用。当然,不可否认,天津机器局在历史上有它的反动作用。例如,生产的军火,尤其在平时,主要的是为了供应各省“靖内患”的需要,并用以培植淮系军阀势力,巩固北洋地盘。据记载,机器局所生产的军火除了供应本省淮练各军、兵轮、炮船之外,还按时拨发吉林、奉天、察哈尔、热河及分防在江南的水陆淮军;此外,中原地区如河南等省也向天津局支取火药、铜帽。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