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争指导_[英]约翰·弗雷德里克·查尔斯·富勒【完结】(77)

  希特勒出任总理不久,立即开始了对凡尔赛条约的攻击。1933年5月17日,他在国会上提出,说是只有德国一个国家被解除了武装,而其他国家并没有根据条约的条款采取同样的步骤。五个月后,他再一次发起进攻,在10月14日另一次讲演中宣布,因为德国应有的同等权利被否定了,因为“没有什么战争可以成为人类的永久不变的状态,没有什么和平可以摆脱战争而永存”, [ 作者注:诺尔曼.M.贝恩斯编辑的《阿道夫·希特勒的演讲,1922-1939》第2卷第1094页。 ] 所以,德国要求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 [ 作者注:德国是1926年9月8日被批准成为联盟成员的。 ]

  尔后,在1934年1月26曰,为了保卫德国的东方翼侧,希特勒与波兰订立了为期十年的和平条约。一年之后,萨尔地区的公民进行总投票,有95%的人支持归附德国的主张,希特勒因此受到极大的鼓舞。于是,他在1935年3月16日宣布,他打算恢复征兵制,把平时的陆军部队增加到三十六个师。并重建德国空军。对于这种违反凡尔赛条约的举动,外界的反应是:法国和苏联于5月2日签仃一个在东欧的互助条约;十四天后,法国、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又签订了一个类似的条约;6月18日,英国与德国也签订了一个片面性的协定。根据这个协定,允许德国海军增加到英国海军的35%;10月,墨索里尼侵入阿比西尼亚。11月18日,国际联盟在英国的率领下,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这样就把本来并不愿意的意大利领袖驱赶到了希特勒的怀抱之中。

  1936年2月27日,法苏条约得到各自政府的批准。此时,德军虽然还处于创建阶段,但希特勒却公然宣布,1925年的罗卡洛条约 [ 作者注:这个互相保证条约是英、法、德、意、比五国签订的,条约要求各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维持和平。 ] 已被破坏。3月7日,他就出兵占领了莱茵非军事区。八天之后,他在慕尼黑讲演时说:“我是按天意的指示,象一个梦游者一样在前进。” [ 作者注:《阿道夫·希特勒的演讲1922一1939》,第2卷第1307页。 ] 他本能地感到,他的军事力量是薄弱的,但英法之间的不和却能弥补它的这个不足。

  5月,莱昂·布鲁门在法国建立了他的左翼“人民战线”政府。共产党虽然不是它的正式成员,但他们具有很强的实力和影响。这样,加上法苏条约的作用,当西班牙在7月17日爆发内战以后,欧洲大陆便分裂成了两个思想对立的阵营。俄国援助西班牙的共和党,这个党的大部分是共产党人和无政府主义者;德国和意大利则援助由弗朗哥领导的民族党;同时,法国的布鲁门政府也用武器支援共和党人,英国的公众舆论也站在他们这一边。10月,德国和意大利签订了一个条约,奠定了以柏林-罗马为轴心的基础。11月25日,德国和日本之间也签订了一个反共条约。

  当欧洲事端迭起之时,英国越来越深地陷入到和平主义的沼泽之中。到1936年春天,英国已经陷得如此之深,以致于在“国际联合同盟协会”组织的和平投票运动中,有一千一百万英国人宣称,他们对于联盟作为和平的工具抱有坚定的信心。这样,在一切国际问题上政府就丧失了行动的自由 [ 作者注:尽管有许多联盟的拥护者相信集体的安全也需要有武装力量的支持,但大部分选民却不这样想。 ] 。

  希特勒除了一再违背凡尔赛条约之外,为了使德国摆脱国际贷款资本主义的控制,他还采取了一种与那些大贸易国相冲突的财政制度,这一制度尤其冲撞了美英两国。这两个大国在当时是代表着世界金融界的。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希特勒认清了资本主义的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创造劳动的产品为基础,另一种是以高利剥削为基础。关于后一种形式,他说:

  “……国际证券交换性资本,是造成战争的主要煽动因素,现在,当战争结束以后,它又把和平变成了地狱。在日尔曼民族为了经济上的自由和独立而作战的计划中,反对国际金融资本和贷款资本的斗条,就成为了重点之一。” [ 作者注:《我的奋斗》,(英译本,1939年版),第184页。 ]

  他认为,只要国际金融体系是以黄金为本位的,一个垄断黄金的国家就可以把它的意志强加给那些缺乏黄金的国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吸干外汇资源,然后,再强迫其他国家接受带利息的贷款,以便倾销他们的产品。

  因此,希特勒决定:①拒绝接受外国的有息贷款,并把德国的货币基础放在生产上而不放在黄金上;②通过货物直接交换的方式,即物物交换获得进口品。而在必要时则补给出口;③停止所谓“外汇自由”,即允许在货币方面实行赌博,可以根据政治局势把私有财产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④当有了可资利用的人力和物力时,就可以制造货币,而不必向国外贷款。

  因为贷款资本主义的生命是靠放债赚取利息来维持的,如果希特勒做法被准许,并且获得成功 [ 作者注:1940年10月11日和12日伦敦的《泰晤士报》指出:在希特勒的制度下,德国不再感到任何严重的财政困难.它已经不再有增税、强迫储蓄和发行大量公债的需要。 ] ,那么其他国家就会纷纷仿效。如果所有没有黄金的国家都以物换物,那么黄金就会失去它的威力。因此,希特勒的财政制度,当时就成了贷款资本主义的共同目标。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