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赎罪日战争_[以色列]恰伊姆·赫佐格【完结】(3)

  约旦前线也获得了同样有利的态势。耶路撒冷圣城现在统一了,而且远远脱离了约旦的炮火威胁。在过去的20年内,该城曾两次遭到约旦炮兵的无情轰击。实施反攻的约旦军队,现在已不能在耶路撒冷或在其接近路上仅前进几百码就可有所收获,或是仅仅前进10英里就能把以色列截为两段,他们现在不得不发动一场横渡约旦河的大规模进攻战,尔后越过约有40英里的便于防御的山岳地带,横跨朱迪亚沙漠,发展进攻。甚至在叙利亚前线,以军也有了不管多么有限却是有一定深度的纵深,这使得加利利北部村庄的生活稍为安定,并解除了村民们对连续炮击的恐惧,他们不用再在掩蔽部里抚育孩子了。

  这样,以色列总参谋部现在有了选择权:或者在战争迫在眉随时发动先发制人的进攻,或者用另一个办法先让敌人进攻——这就使敌人在国际上增加了政治上的不利条件,尔后利用西奈沙漠提供的纵深来实施机动,集结和反攻;此外,从埃及机场到以色列人口中心的距离大大增加了,现在以色列可获得的电子警报时间已有大约16分钟,而不再是六日战争之前的4分钟了。这种战略态势是使以色列政府和领导人确信下列观点的一个主要因素,即几乎不存在再次向以色列发动大战的危险性了。

  但是,在讨论这些战略有利条件时,以色列没有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埃及人占据的西奈半岛,对以色列军队来说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警报因素:埃及部队渡过苏伊士运河进入西奈的行动,肯定会给以色列敲响警钟并使它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动员。这种情况曾多次尤其是在1967年发生过。然而六日战争后,沿苏伊士运河出现了彼此面对面的局势。由于大量埃军经常驻扎在河对岸,几乎与以军直接接触,因此使消除了这一非常重要的警报因素,它使得沿苏伊士运河集中的阿拉伯军队能以他们现有的部署在最短时间内实施进攻。

  的确,以色列之所以被迫在六日战争之后在其边境保持一支数量上大大增强的部队,是由于这些新边界缩短了警报时间。以色列进行多次军事演习,来试验这些新防线的种种战略和战术问题;所有这些演习都是根据警报时间很短的想定进行的,即以常备军进行阻击,坚守到后备队在72小时内动员起来为止。

  在六日战争结束后的数周内,苏伊士运河前线便发生了第一批交火事件,正在西岸重新部署的埃及军队开始骚扰部署在运河一线的以色列军队。战斗是在塞得港和坎塔拉之间地段北端的艾什角发生的,但以色列的阵地是临时构筑的,所以不能提供充分的防护。到1968年11月,六日战争结束后一年半,埃及人感到由苏联重新组建和装备起来的埃及军队强大得足以进行一场规模巨大的消耗战了。于是,他们即在该月乘以军毫无准备和防护不足,向以军发动了一次强大的炮火攻击。仅一次袭击便击毙了18名以色列士兵。作为回击,以色列军队向尼罗河谷的纳杰哈马迪发动了一次纵深突击战,摧毁了埃及的电子设施,充分暴露了埃及易遭以色列机动部队打击的基本弱点。以色列的这次袭击使纳赛尔总统十分震惊,并使他认识到,他还没有完全作好进行一场消耗战的准备,从而把战争推迟到了1969年3月。以色列人趁这一决定所给予的喘息时机,竭尽全力建立了一道能满足这种战争要求的防线。

  总参谋长哈伊姆·巴列夫中将交给阿弗拉罕·阿丹(布伦)(阿丹少将的绰号)一项任务,率领一个三军联合小组,向总参谋部提出在西奈建立一个防御体系的建议。在该小组去西奈之前,南部军区司令,即在六日战争中领导西奈以军取得胜利的耶沙亚胡·加维什少将,曾考虑了西奈防御的种种问题。考虑到埃及的炮击所造成的损失,他显然感到坚守防线的部队必须有足够的支撑点作为掩护;然而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究竟是将部队部署在运河一线,还是部署在远离运河的纵深。如沿运河一线配置兵力,埃及人就能经常观察到一系列固定目标,但与此同时,也有利于以色列人的观察,并能对埃及人的任何渡河企图应付自如。加维什得出的结论是:应该在运河前线坚守阵地,尤其要守住有可能成为渡河地段的各点。因为他感到,埃及人沿整个运河一线渡河是不成问题的,以色列人必须作好对付这种可能性的准备。

  在1968年加维什指挥的以军军事演习中,赎罪日战争后被任命为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的莫德凯(莫他)·古尔少将扮演埃及的司令官。在这些演习中,古尔在运河前线全线渡河,沿所有主要进攻轴线前进,并在以色列前线后方纵深展开直升机降部队,这些行动完全同五年后萨达特总统的军队所做的一样。这样,早在1968年,以色列统帅部的成员就已经考虑到埃及人在可能的进攻中采用的作战原则了。

  阿丹根据他曾在加沙地带附近的尼里姆集体农庄生活的经验,着手设计沿苏伊士运河建立的防御体系。他草拟的最初方案是沿运河构筑碉堡,并使其具有最好的观察视界——白天可进行良好的日视观察,夜间可进行电子观察——同时,又使己方部队尽量不暴露于敌人炮火之下。他设计了许多独立的支撑点,每个可配置15名士兵,支撑点之间相隔7英里,有流动装甲车进行巡逻,其后方部署有炮兵和装甲部队,随时准备向前开进,以粉碎任何渡河的企图。这些支撑点被设想为前哨“警报系统”,而不是一道防线,因而每个支撑点的兵力限定为15名,它们之间的距离为7英里,并且只有有限的防御工事。加维什接受阿丹计划的附加条件是,在运河北端所有可能的渡河点都要有支撑点防御。根据上述“警报系统”制定的以色列防御计划,提交总参谋部批准。总参谋部训练部长阿里尔·沙隆少将和国防部的以色列·塔尔少将反对。他们提出,仅在离运河的一定距离上部署装甲部队,并通过机动装甲部队的活动来控制运河。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