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复活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之谜_岳南【完结】(102)

  复不已,以期达到水银流动不辍。然而,这种构想应该算是设计者或建造者

  的一厢情愿,因为根据能量守恒和转化的科学原理,任何不消耗能量以求作

  功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事实证明,这种努力也只能是无法实现的徒劳。由

  此推知,始皇陵内的“水银河”是无法也不可能长期流动的,它只能在机械

  的推动下缓缓地“流动”一段时间,然后进入枯竭状态。遗憾的是,今天的

  人类尚不能确切地详知创造以水银为江河大海流动的壮举,使用的是怎样一

  种神奇的机械。

  当然,秦始皇地宫内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神奇造诣,其真实用意恐

  怕还不是主要象征气势恢宏的大自然景观。如同吴王阖闾、田齐桓公午墓中

  以“水银为池”一样,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样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防盗。

  历史的经验提醒人们:“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也;无不亡之国者,是无

  不掘之墓也”(《安死》)。由于水银的熔点是-38.87℃,即是在常温下的

  液态也极易挥发,而汞本身是剧毒类药物,人一旦吸入浓度汞气,即可导致

  精神失常、肌肉震颤而瘫痪,以至死亡。墓中“以水银为池”,便可扩大汞

  的蒸气挥发层面,使毒气发挥更大的作用。秦始皇墓内用“机相灌输”的方

  法来搅动水银,不但使摹拟的江河“奔腾”起来,而且弥漫在墓内的高浓度

  汞蒸汽,可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的物品长久保持不腐,更重要的是还可毒死

  胆敢进入地宫的盗墓者。

  始皇陵地宫的形状已经推断而出,那么这位千古一帝的棺椁又是个什么

  样子?

  自兵马俑被当地农民发现之后,随着考古发掘的进展,对于兵马俑和秦

  始皇陵的研究者越来越多。七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版的《国家地理》杂志

  上,插图作者杨先民先生在图中曾根据科学推测,把秦陵地宫中装载棺椁的

  龙舟放置在以水银聚成的河流中间。对于这幅插图,有研究者认为,水银河

  穿绕于摹拟宫殿的椁室及山岳之间是有根据的,这从测得的汞异常区正当陵

  冢中心部位即可印证。但这幅插图也自有它的不足和失误,其重要的一点便

  是把史书上记载的“游馆”当成了“游移之棺”,而这个失误所依据的历史

  记载就是《汉书》上的“石椁为游馆”的说法。在《史记》中,司马迁在谈

  到秦始皇陵地宫时,只是谨慎他说过“下铜而致椁”,并且是放在“穿三泉”

  之后叙述的。由此可见这是施工程序中两个先后相接的步骤。这里的下应是

  投入、投放的意思;致,应作达到来讲。当中国历史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工艺技术的进步,棺椁之制作则趋华丽奢靡。从已出土

  的曾侯乙墓的椁室来看,其室是用380 立方米的木材垒成,其主棺为两层的

  套棺制,并制作得十分考究。“外棺”的四周和上下两面用22 根重达3200

  公斤的铜材构成框架,再嵌以木板,拼成完整的棺身、底和盖。如果按曾侯

  乙墓的规模推测,秦始皇陵地宫中的椁也应是采取了同曾侯乙墓中外棺相似

  的作法,不同的是椁比棺的规模更大、装饰更为华丽罢了。历史兼地理学家

  郦道元把这种做法称作“以铜为椁”,似能说得过去。

  在此之前的《史记》和《水经注》都称作“下铜致椁”或“以铜为椁”,

  而《汉书》却偏称“石椁为游馆”,这岂不是一对大的矛盾?

  如果班固的《汉书》有些道理,我们只能这样认为,前者说的是主椁,

  后者指的是椁室。从已出土的曾侯乙墓看,椁室的内部隔成北、中、东、西,

  各作长方形的四室。东室是放置墓主人之棺的主椁,即“正藏椁”,其它各

  室均属“外藏椁”,中椁放礼乐器,西椁殉人,北椁置车马器和兵器。以此

  推测下来,秦始皇陵地宫的“正藏椁”很可能就是所谓“以铜为椁”,而“外

  藏椁”的各室彼此相连又同各侧室相通,如果这个格局能够成立,便构成了

  回环往来的趋势,从而也就自然地构成了优游之棺。也正因为椁室用石砌筑

  周壁,同挖墓室时“塞以文石”的做法一致,所以,这种椁室就被班固在《汉

  书》中演义成“石椁为游馆”。

  关于古代的陵墓,大多有脂烛长明,弩戎不虞的传说,这些传说为本来

  就阴森神秘的陵墓又增添了一份恐怖。至于气魄恢宏、历史悠久的秦始皇陵

  地宫,人们对这种传说更是深信不疑。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曾有始皇

  陵中有“人鱼膏为烛”的记载。所谓“人鱼”应指今天人们常说的“娃娃鱼”

  或“山椒鱼”。这种鱼在今天中国的许多地方仍有分布,但数量却不是很多,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