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复活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之谜_岳南【完结】(25)

  辔状,食指与中指留有空隙,以便辔索通过,在拇指的内侧有一半圆形陶环,

  似为勒辔时拇指的护套。三俑均身穿战袍,外披铠甲,披膊长及腕部,手上

  罩有护手甲,颈围方型盆领,胫著护腿外套,足登方口齐头履,头顶右侧梳

  髻,外罩白色圆形软帽,帽上又戴有卷尾长冠,嘴上的八字微须,潇洒飘逸,

  双目炯炯前视,显示了秦兵在阵战中凶悍威猛的旷世雄威。

  关于步兵、车战的立体透视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便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搏斗,而战争无非是扩

  大了的搏斗。正如近代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克劳塞维茨所言:“如果我们想要

  把构成战争的无数个搏斗作为一个统一体来考虑,那么最好想象一下两个人

  搏斗的情况。每一方都力图用体力迫使对方服从自己的意志,他的直接目的

  是打垮对方,使对方不能再作任何抵抗。因此,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

  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实际上,人类社会战争胚胎的产生,应该说是从孕育

  步兵的对抗开始的。

  中国步兵是古代诸兵种中最早诞生的兵种,但随战斗手段的进步,它却

  反过来屈尊在车战时代的战车兵卒之下。由于铁兵器的出现、弩的发明、军

  队远战能力的增强,战车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车兵反过来又成为步兵的

  辅助兵种。从此,步兵作为一个重要的独立兵种,才再次活跃在战争的舞台

  之上。关于中国建制步兵的最早记载,应属公元前719 年,宋、卫等国联军

  “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一段。“徒兵”,就是徒步之兵。商周时期,站

  在战车上作战的“甲士”是奴隶主贵族,而车下由“众人”、“多臣”、“庶

  民”等奴隶组成的步兵只能附属战车。春秋时期,郑、晋等中原国家在对戎

  狄的战争中,为战胜这些居于山林谷地、善用步兵进攻的少数民族,就不得

  不在保持原来隶属步兵的同时,率先建立起能够独立作战的建制步兵。公元

  前633 年,晋文公在作“三军”的同时,又“作三行以御狄”。“行”是原

  来隶属步兵“徒卒”的队形名称,据考古学家王学理研究,此处当指步兵无

  疑,而“三行”就是晋国最早出现的建制步兵。

  尽管建制步兵已经产生,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并没有形成军队的主

  力,而只是用在西方和北方边防上对付戎狄之中,可中原地区依然是战车统

  治的战场。公元前541 年,“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太原,崇卒也。战

  将魏舒曰:‘彼徒我车,所遇又厄,请以什共车(以多卒配合甲士共同作战),

  必克。因诸厄,又请。请皆卒(请甲士们都下车来作战),自我始’。乃毁

  车以为行,五乘为二伍。”这次晋国“毁车以为行”。以步兵配合甲兵作战

  的战役表明,在中原大地上已经产生了第一支用建制步兵作战的部队。尽管

  这支步兵部队还是由战车部队临时改编的,免不了幼稚,甚至遭到了“翟人

  笑之,未阵而薄之”,但它毕竟在春秋末期开创了一个国内战场上广泛使用

  步兵的“步兵时代”,为后世战争的多层面、多兵种、大规模的快速作战方

  式奠定了基础。

  到公元前505 年,吴楚大战爆发,就在这次大战中,“吴阖庐选多力者

  五百人,利趾者三千人,以为前阵,与荆战,遂有郢。东征至于庳庐,西伐

  至于巴蜀,北迫齐晋,令行中国。”吴王夫差的军队编制是以百人为一“彻

  行”,百“彻行”为一方阵用于作战。到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步兵人数已达

  到数十万甚至百万。从此步兵作为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活跃在战争的舞台

  上,并逐渐走上成熟。

  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排列的兵阵来看,秦步兵的数量大,远战能力强,

  而当时的军事指挥家又善于处理步兵同战车、骑兵的配合关系,诸兵种协同

  作战,因而形成了军事编制的最大标志。秦俑一号坑的矩阵是以步兵为主、

  同战车穿插排列的兵力部署。其协调车、步关系的作法,是“鱼丽之阵”变

  化了的形式。尽管战车有左右和前后的双车编组之别,但总体上是车的前后

  及两侧都有步兵涌队列。这种编组,既有古代兵书上所说的“鱼丽之阵”的

  车、步协同的宽大界面,又突破了在二线或三线的兵力配置,从而就出现了

  强大的纵深,形成了“本甲不断”的雄壮气势,正是由于步兵和骑兵跻身于

  战场并日益显示出强大的优越性,才使那动辄千百乘、大排面密集的车阵战,

  在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地度过了十多个世纪之后,不得不相形见绌地退出历

  史舞台。

  中国古代战争车战的兴起可以追溯到殷代,经过殷周时期千余年的发展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