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说唐朝二十一帝_任士英【完结】(6)

  皇后:窦氏子女:22子,19女

  继位人:儿子太宗李世民最得意:改朝换代,开创大唐帝业

  最失意:被迫交出皇位最不幸:窦氏早死

  最痛心:目睹亲生儿子互相残杀最擅长:结交各类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599年1月23日)出生在今陕西武功的李家旧宅。他4岁那年,家里来了一位自称会相面的书生,对其父李渊说:“公,贵人也,且有贵子。”当见到李世民本人时,竟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儿子取名曰“世民”。唐太宗不仅是唐朝最富盛名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王之一。他在位的贞观时期,成为后世艳称的一代太平盛世,太宗也因此被称为一代“明主”、“英主”。

  名君事功:贞观之治

  太宗即位以来,一直对隋末天下大乱的场景心有余悸。所以贞观时期注重“以民为本”、“贞观”联珠印

  不夺农时,他说:这样做不只是“忧怜百姓”,也是为了“长守富贵”。基于这样的目的,他在位时期,以国家稳定为政策要务,以稳定求发展,居安思危,终使天下大乱之后达到了大治。

  房玄龄像对于贞观之治,人们比较喜欢引用《资治通鉴》中的一段描述:“(贞观)元年,关中饥,斗米直(值)绢一匹;二年,天下蝗;三年,大水。……是岁(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赉粮,取给于道路焉。”其中包括了农业丰收、物价低平、百姓安居乐业、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社会经济得以恢复、社会财富相对富足等内容,这也的确是一代盛世的具体写照。太宗因此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和一代名君,并成为后代帝王膜拜的偶像。

  太宗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简单地说,他能够从隋朝的灭亡中吸取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符合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政策措施,杜如晦像

  重新确立和完善了统治秩序,使社会步入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政治上,完善国家政治体制的各项制度,重视吏治,严格执法与守法,所谓“法者,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严惩违法与贪污渎职,重新树立起百姓对官府的信心和信赖。经济上,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不增加农民负担,提高生产积极性。其中最可以说的还有他的善于用人和纳谏。

  魏徵像太宗纳谏图太宗把用人与保持政治稳定结合起来,所谓“治安之本,惟在得人”。他选用官员不分出身、不分民族、不分地域、不分亲疏贵贱,无论是中原、关陇、山东、江南的汉族,还是周边高鼻深目的胡人,都能得到重用。他重在选贤任能,喜看天下英雄尽入其彀中。同时,他用人又不求全责备,所以臣下能够心情舒畅,像“孜孜奉国,知无不为”的房玄龄、“才兼文武,出将入相”的李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的温彦博、“处繁治剧,众务毕举”的戴胄、“耻君不及尧舜,以谏争为己任”的魏徵、“激浊扬清,嫉恶好善”的王珪等均能各尽所能。特别是房玄龄和杜如晦,前者善谋,后者能断,二人配合默契,同心报国,世称“贤相”,被并称为“房谋杜断”。一个精诚团结又深得皇帝信赖的宰相班子对于实现贞观之治,显然是功不可没的。

  太宗还是封建社会少有的善于纳谏的君王。他非常赞同魏徵“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说法。他曾说过,自己自幼精于弓矢,自以为尽得其妙,后来得到十几张良弓给专业工匠验看,结果被告知这些弓木心不正,脉理皆邪,并不是真正的良弓。他由此悟出,对自己最拿手《资治通鉴》中有关唐朝攻灭突厥的记载的事还有失误,更何况天下之大,四海之广,只凭他一人之力是不能做到尽善尽美的。因此,太宗主动要求臣下就政事得失发表意见。魏徵就是以直言极谏而著名的大臣,有人统计过,魏徵在贞观时期进谏多达二百余次。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十七年正月,64岁的魏徵病死,太宗认为自己痛失一镜。

  天可汗太宗君临天下,威服四海,他借东突厥因内乱势力削弱之际,于贞观四年(630)派李靖、李世勣率大军深入大漠,一举俘获东突厥颉利可汗。贞观九年,任命李靖、侯君集率军平定位于今青海地区的吐谷浑。十三年,又派侯君集出兵攻打交河(今新疆吐鲁番),于次年收服高昌,之后又擒获龟兹王,安西都护府地方官印

  平定西域大部地区,将安西都护府移至龟兹(今新疆库车),重新打通了沟通中西的陆路交通——丝绸之路。唐朝在东到大海,西至焉耆,南尽林邑,北抵大漠“凡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的广袤疆域内设立州县,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由于太宗相信“中国既安,四夷皆服”,所以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自东突厥灭亡以后,西北各部首领都来长安朝见,尊称太宗为“天可汗”。“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君主的称呼,称“天可汗”就是拥戴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唐朝对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主要是任命各民族上层首领担任地方长官,不改变原有民族习惯与生活方式。他们职务世袭,代表中央政府对当地进行管理。到太宗晚年,漠北地区各部又相继归附。为了方便来长安朝拜唐朝皇帝,他们在大漠南北专门开辟了一条大道,称为“参天可汗道”。沿途设置驿站68处,备有马匹与食物供应往来使者。太宗表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各少数民族也把太宗当成了自己爱戴的可汗。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番将的名字,铭刻在昭陵的祭坛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