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晚清风云_果迟【完结】(21)

  马格里明白这是在关心副使,他抬头望了一边正睁大眼睛望着报纸的刘锡鸿一眼说:“也提到副使了呢。”

  刘锡鸿立刻说:“怎么说的?”

  马格里望望威妥玛,又望望郭嵩焘说:“上面说副使刘大人也是个十分优秀的人物,带过兵打过叛匪,还很关心洋务。”

  刘锡鸿这才勉强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

  接下来威妥玛便代表外相德尔庇正式提出约见中国公使,时间就在次日,地点在外相府邸。

  于是,正副使于第二天偕同参赞、翻译一行8人,乘坐3辆马车随威妥玛去拜会德尔庇。

  伦敦的街道与国内街市不同,不但十分宽敞,且把行人与车马错开,街心供车马专用,两边用石头砌出略高数寸的路面供行人行走。

  眼下他们的马车行进在大街上不但不用喝道,且非常引人注目。当市民看清车上坐的是中国公使后,他们立刻停下来向车上挥手致意——文化和种族上存在的差异是那么明显,中国使团的到来早使伦敦市民轰动了。市民看使者,使者也在车中看市民、看两边的建筑物。

  这已是到达伦敦的第四天了,使团之人首次正式浏览伦敦的市容,这真不愧是当今世界的第一大都会,其布局之恢宏、建筑之优美、街道之宽敞整洁、店铺的繁华、行人的礼貌恭谦都堪称完美,它不但与东方古都北京城的格局迥然不同,且属于另一种风格,或者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郭嵩焘坐在马车上,穿行在人流中,接受沿途市民瞻仰与欢呼,只觉得耳目一新,这才真正感觉到天外有天。自己和僚属们已到了异域殊方,但这异域殊方是那么美丽,根本不是传说中的蛮荒鬼域,不要你去学苏武牧羊,吞毡卧雪,也不是范成大的经历,触目处荆棘铜驼,面对的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徜徉在这个世界里,他感到无比的新鲜和满足,觉得很值得——接受使命,风雨登轮,嘲讽诟骂如潮而涌,眼下这一切统统丢到脑后去了,只一个心思关注自己的使命,觉得只有不辱使命,才是对那班人的最好回答……

  下马威

  德尔庇外相已迎候在府门前。

  郭嵩焘早已对目前英国政坛有所了解——这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国事完全由两党操纵,彼此的竞争远非中国历史上的朋党之争可比,现任首相为毕根士·菲尔德,乃保守党党魁,前任名葛兰斯顿则是自由党领袖,手下各有一派人在议会占有席位,相互攻击争胜,不遗余力。眼下要去拜会的外相德尔庇便是保守党党员。

  他想,这些情形于一个从全封闭的封建国家中来、对政党政治仅只耳闻的清国使团之人看来,是一次难得的验证的机会……

  外相府终于到了。

  郭嵩焘匆匆下车后,德尔庇笑容可掬地迎上来。威妥玛站在中间,先向客人介绍了外相,又将客人一一向德尔庇介绍,德尔庇立刻亲切地上来与郭嵩焘握手。

  郭嵩焘一边握手,一边暗暗打量他——瘦高的个子,络腮胡子,年若五十余,精神矍铄,举止斯文,说话轻言慢语,果然一言一行都不失绅士风范。心中不由赞叹道:

  “此人叱咤政坛,折冲樽俎,必有超人的手段。”

  德尔庇也在留意对方——接待一个来自清国的使团,是他和他的政府向往已久的大事。

  德尔庇早已听威妥玛介绍过郭嵩焘,知道他因学问根底扎实、知识渊博,一度出入宫廷,担任过老皇帝的文学侍从。更重要的是他与清国最有影响的地方势力派头目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在外交上他与李鸿章一样,属于头脑清醒、能认真地、友好地对待西方人的一批清国官员。自然,在他身上,清国士大夫那目空一切而又愚顽不化的倔犟之气要少得多。

  德尔庇想,清国的皇帝派定他作为公使,看来是合适的……

  德尔庇满意地点点头,紧紧地抓住郭嵩焘的手握了又握,却只对一边的副使及随员们点了点头,便把客人们引入他那豪华气派的客厅。

  落座后,仆人们摆上水果点心,端上热气腾腾的咖啡,接下来便是寒暄。

  客人们首次从东半球来到西半球,黄脸对白面,碧眼望黑瞳,作为外交官,要套近乎表示亲热,立刻可以找出许多话题,就以天气而论,伦敦与北京也迥异。但客套过后转入正题,气氛立刻凝重了——郭嵩焘希望尽快晋谒女王。德尔庇微微一笑,说女王即将返京,不日即安排接见来自大清国的使者。却又说我们大英帝国的使者去北京等了十余年才见到贵国的皇帝呢。这话颇令客人有些莫名其妙,细心的郭嵩焘且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英伦气象(3)

  果然,接下来提到晋谒的礼节时,德尔庇又望着郭嵩焘微笑着说:

  “大清是东方最大的国家,清国臣民觐见本国皇帝要行三跪九叩之礼,我们大英帝国是西方最强大的国家,领土遍布全球,我们的女王当然享有与清国皇帝同等的尊严,入觐时当然也要行三跪九叩之礼!”

  然而,明眼人看得出来,他们自踏上英国本土后,在温文尔雅的揖让后,德尔庇代表英国政府第一次在故意出难题。

  早在公元1793年,也就是清国的乾隆五十八年,英王曾派马戛尔尼去清国,要求晋谒皇帝,商谈有关通商事宜。乾隆皇帝听朝臣们说,马戛尔尼是来“朝贡”的,他虽同意接见这位“贡使”,却要求对方用三跪九叩之大礼见他。马戛尔尼到北京后呈递一份备忘录,要求清廷派一名地位相同的官员向英王的画像跪拜,他才能跪拜皇帝。这个要求在大清朝廷看来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