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外蒙古独立内幕_师博【完结】(8)

  未能得逞的加加林寝食难安。两年后,他派戈鲁平再度出使士尔扈特部驻地。

  戈鲁平先是旧话重提,企图引诱蒙古人臣服。他的无理要求遭到蒙古人的严辞

  拒绝。恼羞成怒的戈鲁平撕下伪善的面孔,咆哮道:

  “你们必须宣誓忠于沙皇,否则,不准你们游牧:哥萨克会更清楚地告诉你们!”

  土尔扈特首领、蒙古人的“头鹰”和鄂尔勒克,勃然大怒,他“嚓”地一声抽

  出佩刀,砍掉了桌子一角;面向众领主,慷慨陈词:

  “这是我们的游牧地,我们游牧民族,想到田里游牧就到哪里游牧。谁吃了熊

  心豹子胆,敢阻拦我们,那他的下场就跟这桌子一样!”

  众领主齐声喝采,并扯出各自的佩刀,高高举起,以示决不臣服。

  戈鲁平仓惶逃出土尔扈特部。

  两次碰壁的沙俄,笃信“芝麻总会开门”。于是,就把目光转向了和硕特部。

  1605年,托本斯克总督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沃林斯基派出了一个负有秘密

  使命的使团。

  使团里面有三名特殊成员:总督代理人,他们组织了一批商人,乔装成贸易使

  团。认为采取这种方式,既可以蒙蔽他人,又可以减少沿途遭受袭击和抢劫的危险。

  不料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发生了战争,使团不得不返回。尽管如此,他门也不是

  一无所获,它带回了关于和顿特部的一些情报。

  俄国人把和硕特部首领顿垒乌巴什的称号“珲台吉”,译作“阿勒坦汗”,意

  即“黄金汗”,这本身就给人以富有和威严的印象。在地理位置上,“黄金汗”的

  领地是沙俄通向中华大国的唯一之路。因此,沙俄很想把该处据为己有。

  1616年,以丘麦涅茨和彼得罗夫为首的哥萨克远征队,带着以沙皇名义赠送给

  “可汗”的礼品,肩负着使和顿特部臣服的使命,历经艰辛,来到了乌布萨湖畔。

  和硕特部以礼相待这远方的来客。

  顿垒乌巴什派幼子率领五十位领主,按照族内习俗,带上酒肉,到离营地两里

  的地方,迎接“嘉宾”。那酵香四溢的马奶酒,着实令人心醉身醉;那蒙族人的盛

  情,更是令人忘怀。

  在那金碧辉煌的蒙古帐内,倍受礼遇的丘麦涅获·彼得罗夫暄宾夺主、厚颜无

  耻地宣称:“你们应以实际行动表达向沙皇归顺的愿望,就本地区所产物品向陛下

  纳贡,按自己的习俗宣誓效忠……”

  奉令行事的和硕特王子,领主悉尽地主之谊,对沙俄使节的过份要求未作制止。

  他们采取了克制的态度。

  沙俄使节被安顿在离硕垒乌巴什的毡帐的半里地的地方。

  几天以后,和硕特部举行传统的拜佛仪式。顿垒乌巴什珲台吉决定在拜佛仪式

  上接见沙俄使节。他派人送马到俄使驻地,由自己的宠臣玛穆泽来作陪同,把俄使

  迎到呼图克科礼拜寺。

  呼图克图礼拜寺一派节日气氛。

  毡帐内拧满了各色花布,地上铺着毯子、毯子,墙上挂着用羊皮纸画的图画。

  诸领主身穿彩色绸缎的节日盛装,众星捧月般簇拥着一人:他就是甘顿特部首

  领硕垒乌巴什珲台古。沙皇心目中的“阿勒坦汗”。他虽年逾花甲,却体态魁梧结

  实,脸上一簇黑髭更显得仪表堂堂。他身穿金缎长袍,盘腿坐在半膝高的毡座上。

  当俄使致辞时,硕垒乌巴什依礼脱帽,问候沙皇健康;俄使呈上以沙皇名义赠

  送的礼品,他也恭谨地接受了。

  之后,盛大的拜佛仪式开始了。硕垒乌巴什命令他的先知呼图克图,率领诵经

  班照经卷涌经,诵经后,硕垒带领众领主,设宴款待俄使。

  第二天,是宗教仪式的高潮,硕垒和通经班和众领主一起,高举黄金铸成,形

  如孩童的神像,进行跪拜。

  至此,呼图克图礼拜寺拜佛仪式便宣告结束。

  拜佛仪式后的第四天,顿垒委派两名使臣,带上礼物,与俄使同行,前去觐见

  沙皇。他还向使节赠送了礼物,食品:每人良马三匹,饰有海狸、紫韶皮的羊皮斗

  篷一件,年轻姑娘一个、生羊十六只。

  善良的和顿特蒙古人仁至义尽。可那表面伪善、背地里狼子野心的沙俄又是怎

  样领受他们的善意呢?得意洋洋的丘麦涅茨和彼得罗夫到处吹嘘说“阿勒坦汗已归

  附俄国”,井绘声绘色地描述那神秘的“入侵籍仪式”——实际上是拜佛仪式。蒙

  古人根本没有宣誓效忠的习惯。他们向佛像献上哈达,并随着音乐缓缓举起,只是

  一个古老相传的仪式罢了。

  俄国人从硕垒呈给沙皇的菲薄礼物中悟出了事实的真相,但仍然自欺欺人。

  就在丘麦涅茨和彼得罗夫出使和硕特部的同时,沙俄也派使节立陶宛托米尔科

  ·彼得罗夫来到了哈萨克帐落。达里是准葛尔首领巴图尔的游牧地。

  剽悍的蒙古族人平日里牧马放驼,当钟声响起时,便胯下马背、驼峰,用那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