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阿拉伯通史_希提【完结】(191)

  艾卜勒·卡西木·麦斯莱麦·麦只里帖是西班牙穆斯林最早的重要的科学家,他校订过花拉子密的行星表(历表),这是穆斯林天文学家的第一个 历表。这一历表原来是以耶斯提泽德纪元为基础的,他把它改编成以回历纪 元为基础,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以科尔多瓦的子午线代替了“艾林”的子午 线。1126 年巴斯人阿德拉把这些历表译成拉丁语,叫做花拉子密历表。大约 十四年后,另一个重要的历表,即 900 年前后白塔尼所编纂的历表,又被蒂 沃利人柏拉图译成拉丁语,过了很久以后,在外号哲人兼天文学家的阿尔封 索十世(1284 年卒)的赞助下,这个历表,曾由阿拉伯语直接译成了西班牙 语。麦只里帖拥有的许多尊敬的称号之一是“数学家”(al-hāib),因为他 被认为是数学(包括测定法)方面的首领(imām)。把精诚同志社的论文集 介绍到西班牙的,不是他,就是他的科尔多瓦的学生艾卜勒·哈克木·阿慕 尔·克尔马尼(1066 年卒)。

  著名的托莱多历表,是以西班牙的几位穆斯林的和犹太教的天文学家的 观测和研究为基础的,这些天文学家中著名的有宰尔嘎里,他的全名是艾 卜·易司哈格·易卜拉欣·伊本·叶哈雅(约 1087 年卒)。这些历表包含着地理学的知识,那是从托勒密和花拉子密的著作中得来的,在十二世纪时克 利摩拿人热拉尔曾把这些历表译成拉丁语。马赛人雷蒙的许多著作,同样大 半是在 1140 年从宰尔嘎里的天文原理中汲取的。地中海岸的长度,被托勒密 估计得过大,他定为 62 度,花拉子密削减成 52 度,而大概是宰尔嘎里把那 个数字降低到接近正确的 42 度的。宰尔嘎里显然是这个时代的第一流的天文 观测家。他设计过一种改良的观象仪,叫做萨非哈(Safihah),他首先证明 了太阳对众星辰的最远点的运动。依照他的测量,这个值达 12.04,"而真 正的值是 11.8"。哥白尼在他所著《天体的运行》(Derevolutionious orbium coelestium)一书中就援引过白塔尼和宰尔嘎里的著作。扎比尔·伊本·艾弗莱哈(Jābir ibn-Ablah,拉丁语叫 Geberfilius Affl)的著作《天文学书》(Kitāb al-Hay’ah),也由克利摩拿人热拉尔 译成拉丁语,伊本·艾弗莱哈在这部著作里尖锐地批评了托勒密,而且正确 地断言内行星、水星和金星,没有显而易见的视差。伊本·艾弗莱哈的这部 著作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书中有一章专论平面三角学和球面三角学。 在伊本·艾弗莱哈之前两个半世纪的时候,白塔尼就广泛地传播了我们今天 所使用的三角比的许多初步概念,即使我们还不能说这些是他发现的。正如 代数学和解析几何学一样,三角学大部分是阿拉伯人创立的。

  在最后的西班牙天文学家当中,首屈一指的是比特鲁吉,他的全名是努尔丁·艾卜·易斯哈格·比特鲁吉(al-Bitrūji,即拉丁语的 Alpetragius, 约于 1204 年卒),他是伊本·图菲利的学生。他所著的《天文学书》是专论 各天体的对座位置的,这本书很著名,因为著者企图把错误的同心球说变相 地复活起来。比特鲁吉虽然被认为是一种新天文学的代表者,其实他是亚里 士多德学说的复制者;他的著作标志着穆斯林反托勒密运动的顶点。十二世 纪末,亚里士多德关于天文学、物理学和气象学的著作,被大量地从阿拉伯 语译成拉丁语,亚里士多德关于地理学的思想大部分也都见于这些著作里。 阿拉伯天文学家,把他们辛勤劳动的、永垂不朽的成绩保存在天上,我 们看一看一个普通天球仪上所记载的星宿的名称,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这些 成绩。在各种欧洲语言中,大多数星宿的名称都来源于阿拉伯语,例如 Acrab(‘aqrab,蝎子)、Algedi(al-jadi,小山羊)、 Altair(al-tāir,飞乌)、 Deneb(dhanab,尾巴)、Pherkad(farqad,牛犊)等,而且有大量 的天文学术语,如 azimuth(al-sumūt,地平经度)、nadir(nazir,天底)、 zenith(al-samt,天底)等,也同样来源于阿拉伯语,由此可以证明,伊斯 兰教给基督教欧洲留下多么丰富的遗产。欧洲的数学词汇也雄辩地证明阿拉 伯科学的影响。除上面已经引证的借用词 algebra(代数学)和 algarism(阿 拉伯式记数法)外,还有某些阿拉伯术语译成了拉丁语。代数学的术语 surd(不尽根),是十六世纪时从拉丁语借用的名词,意思是“聋子”,是阿拉 伯语 jadhr asamm(聋根)的义译。在三角学里,sine(正弦,得自拉丁语的 sinus)也是从阿拉伯语 jayb(衣袋)译过去的,而这个阿拉伯术语又是 从梵语的 jiva 译过来的。活动于十二世纪中叶的英国数学家切斯特人罗伯特 首先使用 sinus 这个术语,其意义与阿拉伯语的 jayb 用在三角学上的意义正 相等。从阿拉伯语借用的数学术语,最有趣的是 cipher 或 zero(零号)。我 们已经说过,阿拉伯人并不是零号的发明人,但是,他们不仅把零号和阿拉 伯数字一道传入欧洲,而且教会西方人如何使用这种最方便的发明,从而便于把算术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在这一套数字里,零是头等重要的。在多位 数中,如果个位或十位、百位等是空白,就用“表示零的这个小小的圆圈儿 去填满那个空白”。要是没有零号,我们就必须把我们的数字分别排列在个、 十、百、千等单位的栏里,也就是说,只有珠算,没有笔算了。我们早已知道,在九世纪前半期从事著作的花拉子密,是第一个鼓吹者, 他首先主张用这一套数字和零号,代替阿拉伯原有的字母记数法。这些数字 叫做印度数字(Hindi),表示其发源于印度。他所写的关于印度运算法的著 作,在十二世纪时由巴斯人阿德拉译成拉丁语,叫做 De numero indico(印 度数码),这个译本保存到现在,阿拉伯语的原本却失传了。此外,远在九 世纪后半期,西班牙的穆斯林早已发展了一套数字,叫做“尘土字母”(hurūf al-ghu-bār),形状与印度数字略有不同,原来是应用于某种沙土算盘的。 大多数的学者认为这种数字象印度数字一样也是导源于印度的;有些学者却 认为这种数字是罗马人发明的,在阿拉伯人到西班牙之前,早已通行于西班 牙了。吉尔柏特(Gerbert),首先科学地描写了尘土数字。他后来成为教皇 西尔韦斯特二世(999—1003 年),在任教皇之前,他曾在西班牙留学好几 年,他的著作在载有这种数字的最古老的阿拉伯语写本(874 年)之后一百 年左右出版。现代的欧洲数字,与其说近似印度数字,不如说近似尘土数字。 阿拉伯数字在非穆斯林的欧洲的传播,是非常缓慢的。基督教的数学家, 在十一世纪、十二世纪和十三世纪的部分时期中,坚持使用陈旧的罗马数字 和算盘,或者采取折中办法,使用阿拉伯记数法和他们自己的旧式数字。新 数字首先应用于实际的目的,是在意大利。比萨人利奥那多曾受教于一位穆 斯林数学家,又曾游历北非,1202 年,他刊行了一部著作,这是阿拉伯数字 传入意大利的主要的里程碑。这部著作并且标志着欧洲数学的开始。如果继 续使用旧式的数字,而要数学沿着某些路线前进,那是不可能的。计算的科学能有今日的进步,应该归功于零号和阿拉伯数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