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阿拉伯通史_希提【完结】(205)

  在穆斯坦绥尔时代,出现过国库空虚的崩溃局面,从而也使得皇家图书馆的图书散佚殆尽,造成更大的损失。这所图书馆是阿齐兹首创的,据说当 时的藏书共计二十万巨册。它所收藏的金泥写本的《古兰经》,共计二千四 百册。它所藏的珍本中有伊本·木格莱等书法大家的手迹;阿齐兹曾将泰伯 里所著历史的亲笔原稿寄存在这座图书馆里。据目击者的报告,在 1068 年的 劫掠中,有二十五只骆驼载运图书而去。许多有价值的写本,被用作突厥军 官家里的燃料;许多精美的书皮,被用作他们的奴隶补皮鞋的材料。穆斯坦 绥尔的继任者重新搜集了一些新图书。一百年后,萨拉哈丁胜利地进入皇宫 的时候,皇家图书馆还收藏着十万多册图书,有些图书跟别的财宝一起分配 给了他的将领。法帖梅王朝时代,虽然不宜于科学和文学的发展,但是,头等重要的艺术品和建筑物,却成了这个时代的特征。在开罗的最初两位哈里发统治的时 代,和后来两位亚美尼亚籍的大臣当权的时代,国运的昌盛,可与法老时代 或亚历山大大帝时代的相媲美,这种昌盛也反映在艺术领域里。

  保存到现在的最古老的建筑物是昭海尔于 972 年建筑的爱资哈尔清真 寺。这座清真寺虽然经过重建,但是,比较古老的部分,即中央部分,还保 持了原来的形式。这一部分是仿照伊本·突伦清真寺的形式用砖建筑的,具 有尖拱,大体上表现出伊朗的影响。寺里的尖塔是沉重的四方形的。仅次于 爱资哈尔的最古老的清真寺是哈基木清真寺,这是他父亲于 990 年开工,于1012 年由他完成的。这座清真寺仿照爱资哈尔的格式,有一个用砖砌成的圆 屋顶,由礼拜殿凹壁上面的一个八边形鼓状部件支持着。哈基木清真寺是用 石料建筑的(现在已经坍塌了),但是,寺里的尖塔不是四方形的,由此可 以证明,建筑这座清真寺的技工大概是来自北部伊拉克,而不是来自叙利亚。 到了法帖梅王朝晚期,用石料建成的建筑物,才多于用砖建成的,这可以从1125 年建成的艾格麦尔清真寺的正面得到证明。这个正面可能是某一亚美尼 亚基督教建筑师的作品。在艾格麦尔清真寺,初次出现了晚期一般伊斯兰教 的特征,那就是钟乳石状的凹壁龛。这座多柱的清真寺和撒列哈·伊本·鲁 齐格(约于 1160 年卒)清真寺,都有许多凸出的花样和质朴的库法体的铭刻, 这是法帖梅王朝时期艺术的著名特征。法帖梅王朝的建筑师所逐渐采用的钟 乳石状的三角穹窿和正面的深凹壁等新奇的特征,在艾优卜王朝和麦木鲁克 王朝时代,又有了更多的发展。石头上或木质镶板上的铭文的处理方式,同 样地预示着晚期艺术的辉煌灿烂。在清真寺里修建一座坟墓——通常是修建 者的坟墓——这种风俗始于 1085 年,这年,白德尔·哲马利葬在他建造的穆 盖塔木山上的清真寺里,从而树立了第一个先例。有些大城门可以证明法帖梅王朝建筑物的壮丽,这些城门保存到现在的 还有三道:宰威莱门、奈斯尔门和弗突哈门。开罗的这些高大的城门,由以 得撒的建筑师依照拜占廷的设计建成,是法帖梅王朝时代埃及文物中最经久 的遗迹之一。开罗阿拉伯博物馆的珍藏品中有几块木雕镶板,是法帖梅王朝时期的遗 物,上面镶着许多生物,如猛兽扑鹿,鹰攫小兔,面对面的成双的小鸟。从 这些花样中可以看出它们是模仿萨珊王朝的式样的。同样的亲缘关系,在法 帖梅王朝的青铜器中也可以看到,这些青铜器绝大部分是镜子、水罐和香炉。 最著名的青铜器是那只半狮半鹫的怪兽,高四十英寸,现在收藏在比萨的博 物馆里。同样的亲缘关系还发现于织品中,这种织品的样品,是在十字军时 代传入西方的。织布业本来是科卜特埃及的民族工业,而那时也受到伊朗式 样,特别是萨珊王朝式样的影响。我们在法帖梅王朝的织品中发现许多动物, 具有传统的和纹章学的姿态。达比格、迪木雅特、田尼斯等埃及城市,因中 世纪时代的织品而著名,这些城市的织品,在西方语言中叫做达比基(dā biqi)、迪木雅帖(dimyāti)、田尼西(tinnīsi)。乔叟时代著名的粗天 鹅绒叫做弗斯香(fustian),因为是出产于埃及的弗斯塔德。法帖梅王朝的陶器工艺,象其他的工艺一样,是仿效伊朗式样的。在这种工艺中,象在织品中一样,动物花样处理得很大胆。麦格里齐曾为法帖梅 王朝的文物宝库开了一张清单,其中有几件陶器美术品和金属美术品,包括 几件上釉的中国瓷器在内。中国瓷器出现于阿拉伯东方,这还是第一次见于 记载。纳绥尔·胡斯罗断言埃及人制造的瓷器,“十分美妙和透明,以致一 个人能透过瓷器看见自己的手”。

  我们所看到的伊斯兰教书籍的皮面,最古的是埃及人在八世纪或九世纪装订的。这些书皮上的花纹和装订法,与古代科卜特人的装订法有亲缘关系, 显然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在埃及学派发展之后,压型和印花变成了穆斯林 技术工人在制革工艺中最普通的技术。

  第四十五章 东方和西方的军事接触:十字军战役

  十一世纪末,基督教世界的各式各样的游牧民群,纷纷涌进叙利亚,要 从穆斯林的手中抢夺叙利亚,当时那个地方呈现出四分五裂、软弱无力的局 面。几个阿拉伯的地方酋长,在叙利亚各据一方;在北方,塞尔柱克突厥人 势力顶大;在南方,宗派分裂论者法帖梅人执掌政权。无论在成分上或语言 上,居民决不都是划一的。南部黎巴嫩的德鲁兹人、北面山区里的努赛尔人 和他们的邻居易司马仪人(后来的阿萨辛人),构成了三个宗派分裂论者集 团,这三个集团跟伊斯兰教的正统派是不同的。在基督教的集团中,北部黎 巴嫩的马龙派,在相当程度上还使用着叙利亚语,他们构成了最大的少数民 族。十一世纪初期,游牧的塞尔柱克人从中亚细亚南下,他们散布在阿拔斯 哈里发帝国西部各行省,在呼罗珊、波斯、伊拉克、亚美尼亚、小亚细亚等 地,相继建立起自己的政权,他们于 1055 年在巴格达建立了一个素丹政权, 于是哈里发政权变成了附庸,这些历史事实,已经在第三十二章讲述过了。 叙利亚的塞尔柱克人,象鲁木(小亚细亚)的塞尔柱克人一样,构成那个家 族的一个主要分支,但是,没有在一个首领的指挥下团结起来。叙利亚的每 个重要城市,差不多都有一个塞尔柱克的或者阿拉伯的统治者。1089 年后, 的黎波里在十叶派的贝尼阿马尔部族的统治下宣布独立。1081 年后,舍伊萨 尔被贝尼孟基兹部族占据。拜占廷人屡次占领,又屡次丧失沿海各城市和北 部边区各城市。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