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阿拉伯通史_希提【完结】(68)

  漫长的穆斯林堡垒的前哨线,从幼发拉底河上游的马拉提亚,一直延长到地中海岸附近的塔尔苏斯,包括阿达纳、麦绥塞和马拉什等地,这些单位,在战略上都是位于军事公路的交叉点上,或是位于狭窄的峡谷的关隘上。这些堡垒及其外围,叫做关隘(‘awā-sim)。但是这些关隘,照狭义来说,是指行军中南方的内线堡垒线,与此相对的,是叫做要塞(thughūr)②的北方的外线狭长地带。在阿拔斯王朝时代,这狭长地带收缩了,只是从地中海岸的奥拉斯,经过塔尔苏斯,到达幼发拉底河岸的素麦撒特③。保卫东北面的美索不达米亚的那条线,叫做“河洲要塞”(al-thughūral-Jaza-riyah);保卫叙利亚的那条线叫做“沙牧要塞”(al-thughūral-Sha’-mīyah)④。通过陶鲁斯的那个著名的隘口,被称为西里西亚的门户。阿拉伯人就是利用陶鲁斯作为基地,而进攻希腊人的。塔尔苏斯控制着这个关隘的南口,与博斯普鲁斯海峡相距四百五十英里以上。还有一个可以横贯陶鲁斯山脉的隘口,是在东北方,叫做德尔卜勒·哈德斯。通过这个隘口,可以从马拉什到达北方的艾卜鲁斯太因①,走这条路的人,是比较少的。阿拉伯人进军的这个地区,变成

  ---------------

  ③P.347。

  ④P.159,l。L=Hitti,P.245。

  ①黑雷斯蓬特海峡是达达尼尔海峡的古希腊名称。——译者

  ②参阅GuyLeStrange,TheLandsoftheEasternCaliphate(Cambridge,1905),p.128。

  ③Istakhri,pp.67-68。

  ④Balādhuri,pp.183以下,163以下。(美索不达米亚是个希腊名词,意思是“两河之间”,阿拉伯人把美索不达米亚叫做“哲齐赖”,意思是“河洲”。他们把叙利亚叫做“沙牧”,意思是闪族人的地方。——译者)

  ①Yāqūt,vol.i,pp.93—94;参阅LeStrange,EasternCaliphate,p.133。拜占廷名称是Ablastha(艾卜拉斯塔),希腊名称是Arabissus(阿拉比苏斯),后来的阿拉伯名称是al-Bustān(布斯坦)。

  ---------------

  了一个中间地带,随着战争的涨潮或落潮,这个地区的堡垒曾屡次易手。在伍麦叶王朝和阿拔斯王朝时代,这个地区的每一尺土地,几乎都是屡经苦战而被夺过来的,在亚洲任何地方所流的血,恐怕都没有这个地区多。

  远在回历34年(公元655年),穆阿威叶还是奥斯曼任哈里发时代的叙利亚长官的时候,他早已派布斯尔②率领舰队,与阿卜杜拉所率领的埃及舰队合作,在列西亚海岸的菲尼克斯(即现代的菲尼克)同希拉克略的儿子君士坦斯二世皇帝所率领的希腊海军相周旋,而获得伊斯兰教第一次伟大的胜利。阿拉伯语的编年史家,把这次海军战役叫做船桅之役(dhāt-al-Sawāri)③,阿拉伯人把自己的每只船都拴在拜占廷人的每只战舰上,然后把海战变为肉搏战④。这次战役终于成为第二次雅穆克战役,拜占廷的海军,完全被摧毁了⑤。据泰伯里的记载,海水都被鲜血染红了⑥。但是,阿拉伯人并未乘胜前进,直捣君士坦丁堡,那可能是由于奥斯曼被害,又有其它连带而起的内乱,因而有内顾之忧的缘故。伍麦叶人的军队三次进攻君士坦丁堡,只有这三次攻到那个强大首都三重巍峨的城墙跟前。第一次进攻发生于回历49年(公元669年),由王太子叶齐德率领,他的兵士第一次看见拜占廷①。叶齐德是被他父亲派去支援法达莱的陆地战役的,法达莱于668—669年在卡尔西顿(拜占廷在亚洲的近郊)过冬。叶齐德的出征也是对清教徒的一个答复,他们对于指定叶齐德为哈里发继任人的计划是可能侧目而视的。叶齐德和法达莱在669年春季开始的围攻,继续到那年的夏季;拜占廷已有了一个新的、富有精力的皇帝君士坦丁四世(668—685年在位)。相传叶齐德在君士坦丁城下,曾表现自己的英勇和毅力,因此,博得了阿拉伯英雄(fataal-‘Arab)的称号。据《乐府诗集》的记载②,当阿拉伯人或拜占廷人走上战场的时候,都发出欢呼声,此落彼起,在双方的帐棚里都能听得很清楚。叶齐德听说敌方的一个帐棚里驻着罗马皇帝的公主,另一个帐棚里驻着哲伯莱·伊本·艾伊海木的女儿,他就特别活跃,努力进攻,企图俘虏加萨尼王的公主。但是,此次进军的真正传奇性的英雄,却是高龄的辅士艾卜·艾优卜·安撒里,他曾当过先知的旗手。先知初到麦地那的时候,他接待他在自己的家里居住③,此次请他参加叶齐德的分遣队,与其说是为了他的军事价值,不如说是为了他可能给军队带来吉祥。在围城期间,艾卜·艾优卜因患痢疾而死,就葬于君士坦丁城下。他的传奇性的坟墓不久就变成了一座圣墓,甚至连信奉基督教的希腊人,遇到天旱的时候,也到那里去进香、祈雨①。公元1453年,土耳其人围攻君士

  ---------------

  ②Ibn-‘Abd-al-Hakam,pp.189—190;ibn-Hajar,vol.i,153。

  ③阿拉伯人是用丝柏树做船桅的,这次战役称为船桅之役,大概是因为船只很多,或者因为那个地方盛产丝柏树的缘故。

  ④Ibn-‘Abd-al-Hakam,p.190,ll.18-19。

  ⑤Theophanes,pp.332,345-346。

  ⑥Vol.i,p.2868。

  ①Tabari,vol.ii,p.86;参阅p.27。

  ②Volxvi,p.33。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