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阿拉伯通史_希提【完结】(82)

  ---------------

  ②Ibn-Khallikān,vol.i,pp.429—430=deSlane,vol.i,p.663。

  ③这部字典是依照发音部位而排列字母的先后次第的,以喉音字母“阿因”‘ayn开头,所以叫做《阿因书》。——译者

  ①Ibn-Khallikān,vol.ii,p.223;abu-al-Fidā’,vol.i.pp.215—216。

  ②参阅本书第393页“教义学”。

  ①Ibn-Khallikān,vol.i,p.228。

  ---------------

  略次于他们的邻居巴士拉人的。这两个营地的科学家之间的竞争,引起了在阿拉伯语法和阿拉伯文学两大公认的学派的产生。具有红发和细腿的阿卜杜拉·伊本·麦斯欧德(约在653年卒)被认为是伊斯兰教传说权威的圣门弟子之一。在欧麦尔和奥斯曼任哈里发的期间,他一直住在库法。据说他曾传述过八百四十八章圣训②。伊本·麦斯欧德的一大特点是,当他传述先知的言行的时候,他浑身发抖,汗流满面,发表意见时,措辞谨严,生怕传述得不够精确③。还有一位库法的圣训学家,声望不次于伊本·麦斯欧德。他就是阿密尔·伊本·舍拉希勒·舍耳比(约在728年卒)。他是在伊斯兰教初期出名的南方阿拉比亚人之一。据说他曾听过一百五十几位圣门弟子的传述④,他所传的圣训,全凭背记,不靠记录,现代评论家很信任他的传述。舍耳比的徒弟,最著名的是伟大的艾卜·哈尼法。据舍耳比的自述,哈里发为了一件重大的使命,曾派遣他到君士坦丁去见拜占廷的皇帝。我们在下面就要讲到,在阿拔斯人时代,伊拉克的这两座姊妹城市,在文化方面的努力和成就,达到了最高的水平。伊拉克的圣训学派和教律学派,在后来的发展中,不象希贾兹学派那样受到古老的保守传统的支配。

  阿拉伯历史的编辑,也是在这个时代开始的。在起初,编辑历史也就是编辑圣训(hadīth)。这是阿拉伯的穆斯林所建立的最古的学科之一。初期的哈里发,要想知道在他们之前的那些帝王和统治者的事迹;信士们热心搜集先知和他的弟子们的故事(这些故事后来变成先知传〔sīrah〕和武功纪〔maghāzi〕的基础);需要调查每个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的血统关系,以确定每人应领取的生活费的数额;注释阿拉伯诗歌的典故,识别宗教典籍中的人名和地名;被统治的各民族人民,要记载本族祖先的丰功伟绩,以对抗阿拉伯沙文主义——所有这些,都促进了历史的研究。阿比德·伊本·赛尔叶,是一个半传说性的南方阿拉比亚人,他是早期著名的说书人,穆阿威叶聘请他到大马士革,去讲说“古代阿拉比亚帝王和他们的种族的故事”①。阿比德为他的这位保护者编写了几部书,都是关于他的专业的,其中有《帝王记和古史记》(Kitābal-Mulūkwa-Akhbār,al-Mādīn)。这部书在历史家麦斯欧迪(956年卒)②的时代,是流行很广的著作。瓦海卜·伊本·穆奈比(728年卒于萨那)是精通“古学”(‘ilmal-awā’il)的另一人。他是也门的犹太教徒,原籍波斯,大概改信了伊斯兰教。他的一部著作新近出版了③。瓦海卜这个人的传说,是很值得怀疑的。他成为我们关于伊斯兰教以前的南部阿拉比亚和外国的资料(倒不如说是失实的资料)的主要来源之一①。还有一个人,叫做凯耳卜勒·艾哈巴尔(652年或654年卒于希姆斯),他也是也门的犹太教徒,

  ---------------

  ②Al-Nawawi,Tahdhībal-’Asmā’,ed.F.Wüstenfeld(G(ttingen,1842—1847),p.370。

  ③Ibn-Sa‘d,vol.iii,pt.i,pp.110—111。

  ④Al-Sam‘āni,al-Ansāb,ed.Margoliouth(Leyden,1912),fol.334recto;参阅ibn-Khallikān,vol.i,p.436。

  ①Al-Nadīm,al-Fihrist,ed.G.Flügel(Leipzig,1872),p.89,1.26;参阅

  ibn-Khallikān,vol.ii,p.365。

  ②Vol.iv,p.89。

  ③Al-TījānfiMulūkHimyar(Haydarābād,1347),还有一篇附录(pp.311—489),题为‘Akhbār‘Abīd,著者是‘Abīd。

  ①Ibn-Khallikān,vol.iii,pp.106-107;Tabari,vol.iii,pp.2493-2494;Nawawi,p.619。

  ---------------

  在最初的两位哈里发的时代改信伊斯兰教,穆阿威叶任叙利亚长官的时候,他就在穆阿威叶的公馆里担任教师和顾问的职务②。因此,凯耳卜勒·艾哈巴尔成为我们在犹太人—伊斯兰传说方面最早的权威。他和伊本·穆奈比,以及改信伊斯兰教的其他犹太人一道,把《犹太教法典》的许多故事,编入了伊斯兰教的传说中,同阿拉伯历史学糅合在一起。

  后来震动伊斯兰教基础的许多宗教哲学运动,都发源于这个伍麦叶人时代。八世纪前半期,在巴士拉城有一个人叫瓦绥勒·伊本·阿塔(748年卒),他是以穆尔太齐赖派(Mu‘tazilah,脱离者,分离论者)著称的唯理论的奠基者。穆尔太齐赖派这个名称的取得,是由于他们主要的原则说:谁犯了大罪(kabīrah),谁就脱离信徒的行列,但是不算为外道,只是居于信和不信二者之间的地位③。瓦绥勒原来是哈桑·巴士里的学生,巴士里在某个时期曾倾向于意志自由的原则,这种原则是穆尔太齐赖派主要信条之一。在同一时期内,信仰意志自由原则的,还有盖德里叶派(Qadarīyah,因否认前定〔盖德尔,qadar〕而得名)。与他们相对立的是哲卜里叶派(Jabrīyah,因主张人类受强制〔哲卜尔,jabr〕而得名)④。盖德里叶派是对伊斯兰教生硬的宿命论的反动力,同时也受到基督教的希腊的影响(伊斯兰教的宿命论是《古兰经》大力强调真主全能的必然结果)①。盖德里叶派是伊斯兰教哲学最早的学派,伍麦叶王朝的哈里发穆阿威叶二世和叶齐德三世,都是盖德里叶派的成员,由此可见,这个学派的思想是怎样普遍②。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