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日本战国史_区胜【完结】(100)

  在 李镒 出发之前, 朝廷总算东拼西凑了300人随其出征。 可是当 李镒 来到校场一看, 差点没气晕过去。 原来这仅有的300人竟然都是羽扇纶巾的书生, 有刚刚投笔从戎的学子, 加上一些在政府机关里供职的低级公务员, 被临时拉了出来为国效力。 带着这样的“兵”与其说是上战场, 不如说是让他们去送死! 说不定还会拖自己的后腿。 (子曰: 以不教民战, 是为弃之。 熟读论语的朝鲜官员们还是一如既往把民众性命视如草芥, 怎不令人心寒?) 大失所望的 李镒 最后长叹一声, 决定只带上自己的60员亲兵, 奔赴前线。 希望在路上能招募一些稍微合格的兵员吧, 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4月21日, 李镒 和属下60名亲兵越过天险, 鸟岭 之 草粱道, 来到 尚州城 之北。 按计划, 李镒 应该在此与 尚州 守军会师, 再商御敌大事。 可是令 李镒 目瞪口呆的是, 尚州城 内竟然没有一兵一卒在等着自己! 原来守军早就被 庆尚左兵使 李珪 调往增援更南端的 大邱城 了。 此时 大邱城 已经陷于 小西军 之手, 根本没来得及赶到防地的守军早已溃散。

  绝望的 李镒 搬出了官仓里的粮食, 临时招募了800农民为其部下。 大概 李将军 已经在后悔没有带上那300文人兵了吧, 至少那些文人还听得懂自己的号令。 而面前这些文盲乡巴佬愣头楞脑的, 参军只是为了混口饭吃, 根本什么也不明白啊。 虽然如此, 李镒 还是认为自己大约有10天时间训练这批农民兵。 临阵磨枪, 不快也光嘛。 待得日军到了, 希望他们至少能抵挡一阵, 为后面 申砬 的布防拖延时间。

  不幸的 李镒 只有1天的时间“练兵”!

  尚州之战 前形势图。 由图可见 小西行长 已不再是孤军深入, 而是 李镒 将遭到日军三面夹击。

  4月24日, 已经攻陷 大邱城 的 小西军 已经杀到 善山, 距西北方的 尚州城 仅数公里之遥! 李镒 的侦骑很快探到了日军的位置, 飞报 李镒。 可是 李镒 根本不信。 按他的计算, 由于山路崎岖难行, 日军先头部队至少还在十日路程之外。 为了惩罚这个探子“谎报”军情, 李镒 当即将其斩首示众。

  第二天, 李镒 挑选了 尚州城 外的北山作为防御阵地, 等待日军。 阵地与 尚州城 仅隔着一条小河与一片小树林。 在山上, 帅旗迎风招展, 李镒 骑着马, 好不威风。 可是, 李镒 做梦也没想到, 日军早已牢牢掌握了自己这支小得可怜的部队的动向。 在距 尚州城 5公里以南, 小西行长 兵分两路。 一路1万人由 小西行长 亲率, 进入无人防守的 尚州城。 另一路6700人, 由 宗义智 率领, 绕过城池向北, 然后急转向西, 从左翼侧击 李镒 的部队!

  宗义智部 想借着小树林的掩护, 渐渐逼近朝鲜军。 可朝鲜人又不是瞎子, 树林里的人影晃动自然被看在眼里。 但没有一个朝军士兵胆敢向 李将军 禀报敌情。 昨天那个探子的首级还在辕门上挂着呢。 不久, 进入 尚州城 的 小西行长 领人四处放起火来, 顿时城内浓烟滚滚。 北山上的 李镒 大惊, 赶紧派一名军官去查看。 正当该军官踏上小河上的渡桥, 忽然一声枪响, 那名军官立刻坠马倒地。 一名日军铁炮狙击手从桥下钻出, 取了其首级。

  李镒 这才明白日军已经杀到跟前, 可是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6000日军呼喊着从左翼树林杀出, 分成左中右三队, 中间队突出, 组成一个“锋矢阵”, 正是日本战国时代常用的突击阵形! 紧接着, 由铁炮和弓箭手开路, 三队日军缓缓向朝鲜军阵地压来。 待得两军相距百米, 日军阵内铁炮枪声大作, 弹雨铺天盖地撒向刚刚成军的朝鲜士兵。 可怜这些农民还没机会学会怎样使用弓箭反击, 已经成了日军枪下之鬼。 剩下的朝军士兵纷纷放弃武器逃跑, 而日军后翼的步兵立刻挥刀追了上来, 展开又一场屠杀。 300余朝鲜人的鲜血染红了 尚州城 外的小河与树林。

  久经沙场的 李镒 早看出战况不利, 立刻丢弃了自己的马匹和盔甲, 转头就逃, 终于捡回一条老命。 待得 李镒 逃回到 草粱道, 以为可以喘一口气了, 才发现这座天险竟然无人把守! 不但守将和士兵早就逃去无踪, 连从 汉城 来的援军也见不到一个。 李镒 苦笑, 只得拔腿继续向北逃去。

  一座天险随后被拱手让给了日本人。

  长篠再现 - 忠州之战

  申砬 比 李镒 幸运得多。 虽然离京的时候, 申砬 也仅有80骑随侍, 但一路上他聚集并招募了不少士卒。 待到了防地 忠州, 申砬 部下已经有8000多人了, 其中还有大批其善于指挥的骑兵部队。

  没等 申砬 坐热板凳, 李镒 和他的败兵也逃到了 忠州。 气急败坏的 李镒 请求上司派兵驻防空无一人的 草梁道, 却遭到拒绝。 申砬 认为自己部队多骑兵, 利于在一马平川的 忠州城 附近布阵。 只要日军敢来, 立刻就会被骑兵们以疾风之势冲垮! 反而 草梁道 上路崎岖难行, 不利骑兵运动。 主意已定, 申砬 召回了守卫 鸟岭 草梁道 的 边玑 的部队, 协防 忠州。 这也是为什么 李镒 逃过 草梁道 时不见一人的原因了。

  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 后人也不能怪 申砬 从未听说过在世界军事史上都赫赫有名的“长篠之战”。 是役, 织田信长 以3000门铁炮大破以“赤备”骑兵为主力的 武田军。 自此以后, 日本人的战术了发生翻天覆地的革新。 在铁炮的威胁下, 骑兵已不再成为战斗主力, 更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 而今 申砬 仍旧以中世纪的骑兵战法对付现代化的热兵器, 能不吃亏吗? 与当时大多朝鲜人一样, 申砬 也不太善于接受新事物。 前面提到, 当 柳成龙 和他提及日军铁炮厉害时, 申将军 自大地认为那种新式根本是玩意中看不中用。 但很快, 申砬 就会认识到小看铁炮是他一生之中最大的错误!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