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日本战国史_区胜【完结】(24)

  1556年, 长尾家 两大家臣因为领地分配问题大动干戈, 武田信玄 趁机策反了大将 大熊朝秀。 面对纷乱的国政和离心下属, 景虎 心灰意懒, 决意上 比叡山 出家。 传说 景虎 留下一张字条后便孤身上路。 长尾 家臣们没了主子, 都慌得不知所措。 他们深知只有 长尾景虎 才能带领他们在这乱世生存下去, 并闯一番事业。 于是重臣 长尾政景, 宇佐美定满 等星夜追赶, 终于把 景虎 劝了回来。 众臣在 景虎 面前签字立誓, 永不再叛, 景虎 这才答应继续当 长尾家 家督。 (幸好没去, 不然 信长 火烧 比叡山 时, 把后来的“军神”一块烧了, 那多冤枉啊。)

  1561年3月, 景虎 出兵 北条家, 为在 河越城之战 战败后投奔自己的 关东管领 上杉宪政 报仇。 打着 关东管领 的旗帜, 参加 景虎 的各路大名共集齐了十一万人马, 浩浩荡荡杀向 北条家 居城 小田原城。 北条氏康 见 长尾军 势大, 闭门不战。 景虎 围攻了一个月, 无奈 北条氏康 也是时之名将, 将城池防御得固若金汤。 4月, 长尾军 无功撤退。

  为了感谢 景虎, 上杉宪政 决定将 关东管领 一职让于 长尾家, 并让 长尾 改姓名门望族的 上杉。 长尾景虎 从此改名 上杉政虎, 也是末代 关东管领。 “谦信”是 景虎 晚年的佛号。 但后人为了方便, 就一直称其为 上杉谦信。

  当上 关东管领 后的 上杉谦信, 终于能意气风发, 且名正言顺地开始他争霸天下的事业, 与 武田家, 北条家 等一决雌雄了。

  毛利家 与西国诸大名的恩怨

  织田信长 东面有两支强大的骑兵军团, 上杉 和 武田, 虎视京畿。 而西国的 毛利家 无论经济还是军事实力, 仿佛又都在关东诸雄之上, 逼得 信长 不得不派重兵布防。 毛利家 势力如日中天, 都要归功于战国稀代的谋将, 已故的前任家督 毛利元就。

  毛利家 是个有悠久历史的名门。 毛利氏 的祖上可追溯到 镰仓幕府 初建立时, 出仕 源赖朝, 担任 政所 长官的 大江广元。 广元 死后, 四子 毛利季光 因战乱辗转流落到 安芸藩国。 毛利 一族就在 安芸 繁衍生息了下来。

  1497年4月16日, 毛利元就 出生于 安芸 的 吉田郡山城, 乳名松寿丸, 是 毛利家 家督 毛利弘元的 次子。 当时 毛利家 只是一个在周围诸大名之间的夹缝中艰难求存的一个小大名, 名义上的宗主乃是 周防藩国 的 大内家。 1499年, 被“半将军” 细川政元 赶出京都的第十代 征夷大将军 足利义稙 投奔 大内家。 为建立自己在京都的势力, 大内家 决定出兵帮 足利义稙 讨还将军位。 可是胆小的 毛利弘元 不敢得罪 细川政元, 便匆匆地将家督位传给长子, 年仅7岁的 毛利兴元, 就躲起来隐居, 以图躲过危机。 1506年, 心力交瘁的 毛利弘元 突然病死。 在拥有庞大势力且野心勃勃的各路大名窥视下, 弱小的 毛利家 就更显得风雨飘摇了。 这一年, 毛利元就 才10岁。

  虽然 毛利兴元 也才14岁, 但他仍勇敢地挑起了家督这副重担。 1507年, 细川政元 被他儿子们暗杀, 京都大乱。 大内家 家督 大内义兴 见时机成熟, 便簇拥着 足利义稙, 出兵上洛。 毛利兴元 也以 大内 家臣的身份随军出征。 1508年6月, 大内军 打跑了 足利义澄, 重立 足利义稙 为 征夷大将军。1511年8月, 足利义澄 卷土重来。 可是没等和 足利义稙 开战, 义澄 就病死了。 拥立 义澄 的军队战意全无, 在 船冈山 被 义稙 和 大内, 尼子, 毛利 联军打得大败。 年仅19岁的 毛利兴元 也可说是久经战阵了。

  1512年, 毛利兴元 回到领国, 就联合 安芸藩国 里的各路豪强, 缔结了一个盟约, 约定共同进退。 毛利家 在 安芸 的势力又暂时稳固了下来。 可是在繁重的压力下, 兴元 染上了酗酒的毛病。 1516年9月21日, 饮酒过度的 兴元 暴毙, 年仅24岁。 众家臣拥戴了 兴元 年仅2岁的儿子 幸松丸 继任家督。 此时 毛利元就 20岁。

  主少臣弱, 周围的各路大名又禁不住开始打 毛利家 的主意了。 如右图所示, 此时 安芸藩国 周围豪强并立。 尼子 和 大内 两家争雄, 安芸 的各豪强 毛利, 吉川, 武田 (这个 安芸武田 乃是 甲斐武田 的同族, 但看看人家在 甲斐 的亲戚, 真是云泥之别啊!) 等等就象墙头草一般, 看谁势力大了, 就倒向谁, 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见 毛利家 衰落了, 同在 安芸 的 武田家 家督 武田元繁 首先发难, 欺负孤儿寡妇。 1517年2月, 武田军 出兵5000攻打 毛利家 盟友 吉川家妄图先斩断 毛利家 的左膀右臂。。 10月13日, 武田军 包围了 有田城, 毛利元就 率兵增援 吉川家。 这就是 元就 的初出茅庐第一战。

  10月22日, 武田军 先锋, 猛将 熊谷元直 500骑与 毛利吉川联军 大战于 有田城外。 徒有匹夫之勇的 熊谷元直 一马当先, 结果不幸中箭落马, 被 吉川军 砍了首级。 10月28日, 欲为爱将报仇的 武田元繁 亲自出马, 大战 毛利吉川联军 于 又打川。 在 武田军 的猛烈攻势面前, 毛利元就 不停叱咤激励联军士气, 终于成功击退了 武田军。 不甘失败的 武田元繁 亲率数骑向联军冲锋, 以图挽回颓势。 可是 毛利元就 等的就是这一刻, 埋伏在后方的弓兵同时搭弓, 一齐射向 武田元繁。 一通箭雨过后, 有“项羽”之称的 元繁 身中数十矢, 战死于 又打川 河畔。 安芸武田家 从此一蹶不振, 毛利氏 复兴, 而 毛利元就 的智勇也响遍了整个 中国地方。 毛利联军 以弱胜强, 所以这场“有田中井手之战”也被后世称为“西国的 桶狭间”。 (区胜 就不明白了, 此战早于 桶狭间之战 四十余年, 怎么会被称为 “桶狭间” 的翻版呢? 难道是 毛利元就 未卜先知, 偷学了还没出生的 织田信长 的战略? 没有先来后到吗? 依 区胜 看, 桶狭间之战 该被称为 尾张的有田中井手之战 才对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