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日本战国史_区胜【完结】(58)

  西路, 毛利军 主将 小早川隆景 和 吉川元长 于7月初分头从 泽津 和 御代岛 两地登陆 伊予。 长宗我部氏 驻 伊予 的守将 金子元宅 凭新筑的 金子城 奋力抵抗。 金子城 守军士气高昂, 虽然被3万 毛利军 重重包围, 仍苦撑不降。 城周遭的百姓也因平时深受 金子氏 厚恩, 自发组织起游击队打击 毛利军。

  但兵微将寡的 金子城 沦陷是迟早的事, 金子元宅 于是将城防之事交予弟弟 金子元春, 自己则杀出重围, 转入易守难攻的 高尾城 重新组织防线。 金子元宅 一离开, 毛利军 便对 金子城 发动总攻。 城内守军绝死抵抗, 终因敌众我寡而不支, 全军上下全部战死, 金子城 沦陷。

  稍事休整的 毛利军 立刻转攻 高尾城。 7月12日, 毛利军 已完全包围了 高尾城, 两军在城头死战, 双方皆伤亡惨重。 7月17日, 眼见 高尾城 也摇摇欲坠, 金子元宅 干脆一把火烧毁城池, 全军杀出, 打算与 毛利军 同归于尽! 无奈 毛利军 以绝对优势兵力蜂拥而至, 瞬间将 金子军 淹没。 金子元宅 奋力死战, 最终力尽, 没于阵中。 战后, 小早川隆景 对 金子军 宁为玉碎的精神感叹不已, 将千余名阵亡的 金子军 武士尸体收集起来, 隆重葬入千人冢。 此战, 长宗我部氏 在 伊予 的兵力几乎全灭, 伊予 落入 毛利氏 之手。

  前线全面失利, 长宗我部元亲 决心孤注一掷, 打算率 白地城 的6000精锐突击中路的 宇喜多军。 如一击得手, 将极大打击讨伐军的士气。 元亲 便可转而分头击破 丰臣秀长军 和 毛利军, 一战定下 四国 的江山。 就算以后和 丰臣氏 言和, 元亲 也能得到 德川家康 一样的地位。

  可惜, 随 宇喜多军 出征的军师 黑田孝高 早料到了 元亲 寻求决战的意图。 黑田孝高 深知这是 长宗我部军 唯一的胜机, 但讨伐军完全不必给 元亲 这个机会! 只要依靠优势兵力, 夺取 阿波藩国, 那 讃歧藩国 将不足为虑, 长宗我部军 也就败局已定了。 依 黑田孝高 之计, 宇喜多秀家 放弃了包围良久的 植田城, 转而东撤, 与 丰臣秀长 主力会师。 不久, 会师后的 丰臣军 攻陷了 阿波藩国 的重镇 一宫城 和 岩仓城。 元亲 的如意算盘落空。 (长宗我部元亲 的计策和 萨尔浒之战 中 努尔哈赤 的战略如出一辙。 只可惜, 杨镐 不是 黑田孝高。)

  此时 长宗我部元亲 所在的 白地城 已经陷入被 毛利军 和 丰臣军 夹击的危机之中。 眼见回天乏术, 元亲 终于答应了重臣 谷忠澄 的请求, 遣其出使 丰臣军 中, 商谈投降事宜。 8月6日, 长宗我部军 全部放下武器。 两军休战。

  丰臣秀吉 和众臣商量良久, 宣布了对 长宗我部氏 的处治。 伊予, 讃歧 和 阿波 三国皆被没收, 元亲 仅被承认拥有 土佐 一国。 同时, 元亲 的三子 津野亲忠 必须进入 大坂城, 做 丰臣氏 的人质。 丰臣秀吉 并因功将 伊予 授予 小早川隆景, 讃歧 封给 蜂须贺正胜, 阿波 则由 仙石秀久 和 十河存保 分统。 四国征伐结束。

  这个悲惨的结局其实是不自量力的 长宗我部元亲 自招的。 他只看到了 土佐武士 的精壮, 却完全忘记了 丰臣军 和其各路盟友更加强大。 讨伐 德川家康 的时候, 西国霸主 毛利氏 因为路远未能出战。 但是要争夺家门口的 四国岛, 早就垂涎欲滴的 毛利氏 自然是乐于听 丰臣秀吉 之命啦。 另外, 四国岛 毕竟是一块海外荒岛, 远不及 丰臣家 的领土富庶。 长宗我部军 推行的“一领具足”政策, 其实就是因为领内男丁不足, 所以又要他们作战, 又要他们耕种。 结果造成 长宗我部军 虽然单兵作战勇猛, 但集团训练水平就远不及 丰臣军 的专业士兵。 更可怜的是, 四国岛 上的马匹基本上都腿短身矮, 只适合拿去耕田。 由于经济紧张, 长宗我部军 的马镫大多都是木制的, 所以骑兵冲锋起来也完全不是 丰臣军 高头大马的对手。 早在战前, 长宗我部元亲 的重臣 谷忠澄 就已警告 丰臣军 其实兵精良足, 武器先进, (大概是还拥有 长宗我部军 不太普及的 铁炮部队, ) 建议 元亲 接受 丰臣秀吉 的条件, 和平退出 伊予 和 讃歧 两国, 还能至少拥有另外两国。 结果 谷忠澄 被 元亲 一顿臭骂。 事实证明了 谷忠澄 的远见。 如今 元亲 只能龟缩在 土佐 一国, 早知如此, 何必当初呐?

  至此, “秀吉包围网”中的所有势力不是灭亡, 就是投降, 丰臣家 的势力在日本已无人可敌。 野心勃勃的 丰臣秀吉 的目光又投向了更遥远的 九州岛!

  九州岛 三国鼎立

  九州岛 乃是日本南部的最大岛, 分 肥前, 肥后, 筑前, 筑后, 丰前, 丰后, 日向, 大隅 和 萨摩 共九个藩国。 如同日本各地一样, 战国时期的 九州岛 上也是诸雄并立, 为了争权夺利而彼此尔虞我诈, 甚至兵戎相见。

  诸雄当中, 又以 萨摩藩国 的 岛津氏, 丰后藩国 的 大友氏, 和 肥前藩国 的 龙造寺氏 最为强大。 三家为争霸 九州岛, 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悲喜剧。 (右图为 九州岛 三家分立势力范围图)

  岛津氏

  三家之中, 数 岛津氏 的历史最为悠久。 和 长宗我部氏 一样, 岛津氏 也自称 秦始皇 后裔。 秦亡之后, 祖先流落到日本生根。 (都这么厚脸皮地攀亲戚啊。。。) 源赖朝 当权时期, 岛津氏 的远祖就被委派 九州岛, 当了 萨摩, 日向, 大隅 三藩国的领主。 足利尊氏 与 醍醐天皇 争霸之际, 岛津氏 蛇鼠两端, 捞到了不少好处。 进入烽火连天的战国时期后, 岛津氏 的宗主家渐渐衰落, 反而作为旁支的 伊作岛津氏 在其家督 岛津忠良 (亦称 岛津日新斋)的领导下变得越来越强大。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