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十二帝疑案_阎崇年【完结】(91)

  第五,同清后期比。清朝后期,中期以后吧,它皇位继承制度做了很大的变化,雍正提出秘密立储,皇帝一个人决定写个谕旨,拿个盒封起来搁到正大光明匾后头,到慈禧就更改了,是太后懿旨谁做皇帝,没有竞争,不是选优啊,特别是慈禧不是选优,是任人唯亲,选光绪,他是我的侄子,又是我的外甥,她是这个标准,不是通过斗争优胜劣汰。所以,清朝中期之后,其他问题咱们不说,就是皇帝的选择上,没有优胜劣汰,所以,它的势力越来越弱,必然逐渐走向衰败,原因很多,这是原因之一。所以,总体来我们看,清朝太祖时期的宫廷斗争,我举了这几个回合,几个重大的事件,可以看出来,这些斗争有残酷一面,有黑暗的一面,但是也有积极一面,就是通过这些宫廷的斗争,再加上战场上的政治上的斗争相配合,使得后金统治集团,使得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统治集团内部不断地整合,不断地激发活力,不断地选优劣汰,不断地强大自己的势力,最后,到了顺治的时候,清军入关,定鼎北京,统一中原。

  清十二帝疑案答疑 (二)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日出东方的王朝,她曾经雄姿勃发、屹立于世。是她缔造了一个民族的光荣与尊严;这是一个苍凉日落的王朝,她曾经丧权辱国、山河破碎。是她留给一个国家最深的伤痛与屈辱;当296年的兴衰荣辱、风云变幻逐一地成为过眼的烟云,当12位皇帝的文治武功、命运沉浮渐次地成为远去的背影,我们回望曾经的这样一次历史之旅,却依然会诧异于仍有如此众多的疑团与玄机未曾得解;我们重温曾经的这样一次心路历程,却依然会无奈于12位皇帝面孔的模糊与人生的粗略。

  明朝末年的著名将领洪承畴,一贯以骁勇善战、宁死不屈而著称,且在刚刚战败之时,明崇祯皇帝以为其战死,举行全国的悼念,但万万没有想到洪承畴却恰恰投降了清朝,让崇祯帝感到极为尴尬。那么,洪承畴究竟为何投降了清朝?当时发生了什么?在历史上一直有清庄妃诱降洪承畴的传说,这样的传说究竟是否可信?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将为我们答疑清朝最初的这一段隐秘历史,解惑洪承畴的人生命运。

  (全文)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见面很高兴,最近很多很多的热心的观众给我打电话写信,还有在网上提了很多的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庄妃,是不是劝降了洪承畴,我想今天就这个问题来进行解说。具体说来,我想讲四个问题:第一,庄妃劝降洪承畴的戏说。第二,洪承畴何许人也。第三,庄妃劝降洪承畴不可信。第四,皇太极怎样劝降了洪承畴。

  现在先讲第一个问题,庄妃劝降洪承畴的戏说。这几年,电视剧、小说,炒得沸沸扬扬,一致都说洪承畴是庄妃劝降的,而且写的是绘声绘色,非常具体。有一本书叫《大清后妃》讲得非常具体,我想把有一段材料给大家读一下,大家听一听是怎么戏说庄妃劝降洪承畴的。有一本书这么说:“大明经略洪承畴,被俘后,以绝食誓言宁死不降之志,大玉儿夜入囚所劝降,洪承畴不予理会,仍昏昏欲睡。俄尔,忽见房内灯火辉煌,一阵香气扑向鼻内,洪承畴定神一看,那美人正睡在他的被窝里,大玉儿身许言劝,打出皇后底牌,终于降服了洪承畴”。就是庄妃不仅仅是在那儿劝,良言相劝,以情相劝,而且以身相劝,洪承畴醒来被窝旁边躺着的是庄妃,就说庄妃用色和情劝降了洪承畴,很生动。电视剧这么演,小说这么写,野史笔记也这么写,这里面就提出一个问题,就是洪承畴是不是被庄妃劝降的,我想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先要了解一下洪承畴是怎么回事。

  所以我讲第二个问题,洪承畴何许人也。洪承畴历史上有他的传记,正史也有他的传记,洪承畴字亭九,福建南安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大家注意,万历四十四年就是1616年,也是天命元年,就是努尔哈赤在这一年建立后金,黄衣称朕,同明朝要分庭抗礼。恰恰在这一年,洪承畴中进士了,这也就意味着洪承畴的一生要同清朝结下不解之缘,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想稍微把话扯远一点,就是当时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主要有三股政治势力:第一,明朝。第二,农民军。第三,清朝。在这三股政治势力相互斗争当中,洪承畴在这个舞台上,演出了什么样的历史活剧?

  第一,明朝。洪承畴中了进士之后,万历、泰昌、天启这三朝洪承畴都没有受到重用,到了崇祯朝,洪承畴开始受到重用。为什么崇祯朝洪承畴受到重用?因为崇祯初期,西北农民军蜂起,崇祯知道洪承畴知道军事,就派他做三边总督,去同农民军作战,农民军的闯王高迎祥在同洪承畴作战当中,被洪承畴打死,高迎祥的部下李自成就接过闯王的旗帜也成闯王,他率着军队进入四川,洪承畴统帅军队同他作战,李自成不敌,就是败走陕西,洪承畴派他的部下叫曹变蛟统帅军队,李自成大败,李自成以十八骑遁走商洛,就是李自成最惨的时候仅仅有十八个骑兵,仅有十八个人骑着马,败走到商洛地区,从此农民军处于一种低潮的阶段。

  第二,农民军。刚才说到了李自成这时候处于一种低潮,但是后来李自成又是一个高潮,他率着军队打到北京,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当时不叫景山,明朝时候不叫景山,所以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就是正好处于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军两次高潮之间,这个时期,这个时候,是崇德三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