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_酒徒【完结+番外】(22)

  徐达却不在乎,也上下打量武安国,一老一少四目扫来扫去,俄顷,相顾莞而。

  “人传怀柔典史赤手伏虎,今日一见,果然英雄气概,自古英雄出少年,此言非虚啊”。徐达大笑。

  “早就听说徐元帅布衣起兵,驱逐鞑虏,复我神州,乃海内数一数二的大英雄,今日能见到,也满足了晚生的一个心愿”。武安国答带些恭维,也是他的心里话,上学时读史书,徐达是他最佩服的古人之一,今天当面见了,自然有些追星的感觉。

  嘿,好你个武典史,什么时候学会了拍马屁。郭璞见双方距离一下子拉近,才把一颗心放回了肚子里。仔细竖起耳朵,回答徐达问话。

  徐达也不隐瞒,告诉他们曹子由是自己的外甥,多谢郭、武这一年对子由的照顾。然后细问起杀虎斩蛟以及兴办义学,开设工厂之事。郭璞和武安国见他没有架子,也一一细说了。说到精彩处,喜得徐达抚掌大笑。徐达听说武安国乃是从海外游历各国归来,如获至宝,连忙问蒙古之事。好在武安国对自己的身世谎言早有准备,这两年来一直留心从过往客商口中打探这个世界的概况。塞外此时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竟对答如流。把徐达高兴得直捋胡子,言语中已露出招揽之意。

  谈了大半天,中午两人就陪徐达用了饭。亲兵对二人不住端详,心里直奇怪这两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不知用了什么法术,得我家元帅如此亲睐。武、李二人见徐达位极人臣,手握众兵,平日所食不过是寻常饭菜,竟无酒相佐,也是暗自佩服。

  饭后谈及军务,郭璞是文人,推脱不知。徐达有心考考武安国,就让他预测一下此次出塞的成败各占几成。

  武安国壮起胆子,问道: “大帅戎马半生,可否告诉晚生塞外作战,与中原有何不同”。他本不知要有战事,昨天和郭璞、李善平等人商议了半天,才得出近期会对塞外用兵的结论,回去仔细想了想,总觉得凶吉未卜。今天听说是三十万大军出塞,更坚定了自己的推断。

  “中原多为攻城拔寨之战,道路复杂,人口众多,塞外多战于野,地势空旷,人烟稀少,有道是,不怕鞑子决战,就怕鞑子四处流窜”。徐达略一沉吟,总结说。

  “自从蒙古退出中原以来,我朝与其大小战役不下百次,却一直没能控制住塞外,元帅可知为何”?

  “鞑子东逃西窜,等我军回师,又去而复来。如重锤打棉花,用不上力啊”。想想自己总督北平、山西多年,却没能将疆土向外再开拓一步,徐达言语之间,不由有些沮丧。

  “正是如此,中原作战,村庄稠密,人心向我,我军补给不缺。塞外作战,人烟稀少,我军无处补给。这三十万人马所耗,每日粮草不下百万,我军所带粮秣,须臾辄尽。所以必速战速决,时日越久,越对我军不利。如我是脱古思帖木儿,就弃了应昌、和林等重镇,在草原上和你兜圈子,再以游骑扰你粮道。反正蒙古人财产,不外乎毡帐、牛羊,可以一并带走。待到你粮尽退兵时,尾随而来。定能让你大败而归”。

  “啊~”。徐达听到这里,手一抖,杯中茶水溅了出来,显然是十分惊讶,这几年他不轻易言出塞,每日所虑,正是这些,没料到被武安国一一说中,一个寻常小吏都能想出的办法,脱古思帖木儿麾下不乏宿将,岂能不知。想到这里,神情愈发沉重。

  “其实以元帅这种宿将,和蒙古人决战,并不需那么多兵,草原上没有名城雄关,战争除临敌机变外,打得其实是后勤。后勤不济的情况下,兵多了反而是坏事”。武安国不忍看着自己偶像为难,替徐达支着道:“大帅不如把这三十万大军精简一下,取十万精锐,置办良马利器,日夜训练。寻机趁蒙古人不备,兵临其城下,足以一举而灭其国。而现在,其国君新死,必对我有备,实在不是出塞之机啊”。对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武安国不是很了解,但二十一世纪军事作品看多了,对“现代战争其实打的是后勤保障”这句话有深刻印象,虽然是生搬过来,但在徐达耳朵里句句都是至理名言。

  “带十万众,足以扫平天下”,徐达记得常遇春也这么说过。可惜常贤弟死了,否则定可劝得动皇上。徐达又叹了一声,低声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中华朝男子,自赵宋以降,好文轻武,不似蒙古人弓马娴熟,临阵往往五不敌一。若不是当年被蒙古人逼得活不下去,有了同仇敌忾之心,未必能将蒙古人赶出中原。蒙古人长于弓马,我军长于火器,但火器速度不及弓箭甚远,神机营(火枪手)不能独自为战,必以长枪、盾牌护之。以精骑相辅。所以和蒙古人作战,必是各兵种协调配合,以多打少。今脱古思帖木儿拥众20余万,兵少无法与之抗衡,兵多则粮草不济,确实胜负难料。这次武将多不欲战,皇上听了那般书生的话,硬压下来,圣命难违,我也只能尽力而已”。

  ‘尽力而已,这可是三十万条人命啊,你就不会据理力争吗’武安国眉毛一挑,心中对这席卷天下的英雄如此懦弱十分不满。这句话到了嘴边,又生生咽了下去。

  那徐达是何等聪明炼达之人,见武安国欲言又止,已经明白他要说什么,叹息道:“老弟必是怪我不力谏,你可知当年武侯阻先主伐吴,被留蜀中之故事。若武侯得与先主同行,蜀虽败,未必伤得了元气。徐某不才,带这三十万众,未必获胜,但也能保得全师而返。今曹国公(李文忠)病、卫国公(邓愈)新卒,四平侯(沐英)征西未归,若触怒圣上,换了他人领兵,恐怕这三十万众不得周全。一旦伤了元气,众文臣必教圣上筑长城自守,则我大明兵马从此绝迹塞上。今中原承平日久,重文轻武之风渐起,如此不出三十年,蒙古人又成大患,铁蹄南下之日,生灵再复涂炭,老弟久居海外,不知蒙古人屠戮之残。徐某个人荣辱是小,中原气运是大,实不敢逞一时之快,搏一忠臣之名而令山河再次破碎矣!”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