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黑戈壁_杨镰【完结】(52)

  杨增新的“忧患意识”几乎是与生俱来。由他来制约黑喇嘛-丹毕加参,是黑喇嘛的劫难。实际上,杨增新与丹毕加参的“对抗”开始于1912年的“察罕通古事件”。

  ……对“辛亥革命”,宣统退位的第一个外界反应,是外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在库伦(乌兰巴托)宣布脱离中国“独立”,并于1912年春,派兵企图一举攻占科布多。

  当时,与库伦近在比邻的科布多、乌里雅苏台,本是直属于中央的行政区域,清廷设有科布多参赞大臣管理军政事务。在危急形势下,中央(民国政府)要求新疆就近解科布多之困。事实上,那时的政治格局除科布多,伊犁、阿尔泰,也都是直属中央的政区,与新疆省并无隶属关系。新疆派出的援兵尚在集结时,科布多城即在1912年8月失陷。杨增新指令援军驻扎在离科布多很近的冲要之地察罕通古地方。察罕通古,又名叫“扎哈布拉克”,位于阿尔泰境内的温音其河畔。那个“北塔山”就在察罕通古正南一日的路程。杨增新坚决不让援军退回,死保察罕通古。其实察罕通古没有什么可“保护”的。为了维持在察罕通古的驻军,杨增新几乎是倾尽新疆全省的财力与物力,孤注一掷。他还要防着患生肘腋,从“策勒村事件”(1912年)起,南疆塔里木一直就在外人的觊觎之下。但杨增新仍然将新疆的“塞防”远置于察罕通古。他这样做的目的实际是为了不至于发生“雪崩”:不让伊犁、阿尔泰,以及塔城等孤悬塞外的政区,步科布多、唐努乌梁海、乌里雅苏台后尘,再从中国版图上被撕下来。当然,以杨增新的地位,根本左右不了时局。据吴绍璘《新疆概况》介绍,杨增新一再为“新疆孤悬塞外”,其前途取决于中央,中央主政者竟然“举数万里版图,弃之如敝屣”,扼腕叹叹。他曾这样表白:“大丈夫担当事业之会,至于成败利钝,均所不计。”他也以“过河卒”自视。据当时人回忆,杨增新是新疆历届主政者之中最低调的一人。1928年,他在乌鲁木齐见到了斯文·赫定,获悉许多人费了如此大的劲进入新疆,是为了“考古”,他笑着说:“我这将军府,也够考古的资格了。”新疆第一宅,确实是破旧不堪的危房。

  然而,杨增新在关系到新疆稳定、民生有望的问题上,从来是防范于未然,而且不厌其烦。

  《黑戈壁》十(4)

  在察罕通古,新疆的援军筑城死守。而得到沙俄支持的外蒙古,则于1913年7月,两次集结重兵进袭察罕通古,为远征军蒋松林、张健所部击退。一时间,本“无战事”的“西线”,受到举世关注,“察罕通古”成了外电引称律最高的词汇。在察罕通古,与蒋松林、张健对峙的外蒙古将领,正是丹毕加参(一些文献译作丹柏江村)——后来潜藏在黑戈壁的黑喇嘛。

  在《补过斋文牍》及其续编中,关于援科,关于死守察罕通古,关于制止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关于丹毕加参,都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从1912年开始,杨增新个人与丹毕加参“结识”十几年。直到丹毕加参1924年不明不白地死去。攻占科布多后,丹毕加参成了为人追捧的“明星”,但不久又被沙俄作为俄国子民捕获流放。这时杨增新得以才略微息了一息肩。是“十月革命”,使得从西部开始,肢解中国的设想成为泡影。但是,“十月革命”后,那个让阿尔泰山两侧曾为之震颤的丹毕加参,从苦役与流放地阿斯特拉罕又回到外蒙古与中国之间。这时,因为地理板块的重新拼合,这一带已经没有丹毕加参的位置了,谁也不再需要他,反而视他为祸根。他想到来中国避难,但他没有想到,事过多年,杨增新一直没有忘记他,一直在“等”他归来。

  他在“三不管”的黑戈壁栖身,一开始倒也相安无事。但,他绝不是一个“相安无事”的人。他不知道的是,从他进入中国,杨增新就难以安眠。在黑戈壁,在额济纳,在安西,在肃州(酒泉),都有杨增新的眼线。只要事关丹毕加参—黑喇嘛,一切杨增新都感兴趣。因为杨增新一直将丹毕加参视为腹心大患。派往黑戈壁的秘密探员,有的就夹杂在商队中,哈密军方得到指令,必须随时向杨增新秘报黑喇嘛动向。一些证据表明,实际在黑戈壁的要塞碉堡山中,也有杨增新处心积虑打入的奸细。

  丹毕加参在黑戈壁“开山立柜”,是得到了甘肃省方允许的,同时,他象征性地向甘肃官方交纳了枪支弹药,想必还有“买山钱”。

  在抓到了真凭实据之后,杨增新终于向中央政府呈报了有关情况。《补过斋文牍续编》卷十,收有两篇电稿:

  《呈政府丹毕加参在马鬃山一带扰害行旅文》(民国十年一月二十日):

  外蒙喇嘛丹毕加参系民国元、二年,带领外蒙兵,在阿尔泰属察罕通古地方与新疆军队开战之人。后被俄人拘押在俄,至俄国革命始行释放。回蒙后,带领蒙古男女八九百丁口,快枪四五百杆,要求在新疆巴里坤一带住牧。增新以该喇嘛行为诡密,心怀叵测,叠经严为拒绝。并行哈密、镇西(巴里坤)文武,一体侦查严防在案。近因俄旧党谢米诺夫勾煽外蒙,有恢复自治之说。迭准库伦镇抚使暨科布多佐理员文,称该丹毕加参有东扰库伦消息。当经电饬东路哈密、巴里坤文武,严行防范。并电甘督,饬安西文武一体防范。旋准咨称,丹毕加参缴纳快枪四十枝,已经收抚在于安西县属滚坡泉(按:即公婆泉)地方安置,等语。增新复加访。查该丹毕加参虽经收抚,而枪械并未缴尽,实多可虑。并闻其在马鬃山一带,藉稽查烟土为名,有勒索商民,筹集饷项情事。乃密饬哈密地方文武暨统税局员,随时调查具报。兹据覆称:查马鬃山在甘肃界内,距安西县甚近。去哈密十五站,约计一千二三百里。甘肃将该喇嘛部落八九百丁口,安插于马鬃山迤北数里许之滚坡泉。去年,该喇嘛部众,在离猩猩峡两站地方(系新疆界内),抢去商号“福顺玉”骆驼九只,伤毙脚夫二人。又倡言:该处系甘肃税卡,凡往来各货,皆强迫收税。行旅视为畏途。其藉稽查烟土为名,亦属实在等情。前来,增新查设卡收税与盘查烟土,本系应办之事,惟不宜授其权于外蒙之丹毕加参,致假盘查之名,亦行勒索之实。该喇嘛悍鸷阴险,夙为增新所深知。兹复查有上项各种情事。如果甘肃地方官吏为其所愚,反加信任,难保不养成意外变故。甘新壤地相接,增新实切杞忧。应请院部分行甘肃督军、省长,转饬所属文武,对于征收税款及设卡盘查行旅各要政,勿使丹毕加参插入干涉,实于蒙务边局均有裨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