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日本史话_汪公纪【完结】(34)

  第二次中日战争

  近卫内阁成立之后,大局似乎可以安定一些时候,不料反而出了一件绝顶严重的大事。日本军部本来在北平附近驻有三千名军队,因为准备侵略苏共的关系,先将驻在华北的兵力秘密增强。原来三千名增为五千,在各地都这样不露痕迹地布置起来。而因为看不起中国,所以没有将增兵的缘故告知华方。又因为增加的兵员无处驻屯,不得不找一块空地建造兵营。于是发现卢沟桥附近有空地,非常适当,不理中国方面的抗议,就开始动工。中国方面不明白日方增兵的原因,又不能不防日方有越轨的行动,也在永定河旁筑起工事。七月七日的夜里,日本军忽然以机关枪对我发射,我不得不还击。就这样由卢沟桥开始,中日八年大战爆发了。卢沟桥是个美丽的地方,清朝乾隆皇帝曾经题过一首诗,名︽卢沟晓月︾,刻在石桥边。七月里正是风光明媚的时候,谁能相信会在这时开战?我方驻防的军队是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吉星文的一营。日军随即向我方开炮。于是愈打愈扩大。日军向北平方面进攻,动员了将近六、七个师团。这时两方的兵力如何呢?不能不约略地做一个比较。抗战当初,日方有现役军兵员:陆军 四百四十八万一千人。战时可动员兵额二千七百八十余万人。装备精良,配有大炮及坦克车。海军 居全世界第三位。另有世界最大旗舰太和号及武藏号,计二百余万吨。空军 飞机三千架,随时可增加。我方陆军 二百余万人编制步兵一八二师,四十六独立旅。骑兵九个师,独立旅六个。炮兵四个旅,二十个独立团。配备每师官兵一万零九百余人,枪三千八百支。轻重机枪三百三十挺。迫击炮四十六门。掷弹筒二百四十三个。海军 几等于零。有旧舰艇六十六艘,其中吨位最大者三千吨。空军 各式飞机六百架,可供作战之用的约二百架,余为教练机。这样一个对比,我们哪里能有胜算。何况我们没有工业可以做后盾,好像我们很快除了降伏之外,别无他法了。日本参谋本部支那课的军人估计道:“中国必然不堪一击,马上会屈服的。他们纵然想顽抗,我们最多也只要派七个师团,一定可以席卷全国了。”虽然我们武器、训练、装备都不如人,但是这口气绝咽不下去。军民士气高昂,尤其统帅蒋公非常坚定,决定抗战到底,声明中国虽不需要战争,但仍将自卫。日军占领北平之后,一路进犯。我军诱敌深入,将一部分日军胶着在山西省的山区,使其不能动弹。另一股日军,以上海公共租界为根据地,向我江湾闸北方面进犯,于是淞沪大会战开始。上海是有名的国际港口,日本要展示它的力量给洋人看,特地使用陆海空立体作战方式,狭猛烈的炮火,大举与我拼斗。我军奋勇迎击,在没有海空支持下,居然守了三个月之久。洋人没有不称赞我军的英勇和指摘日军的凶暴的。在开战的前夕,日本报纸狂妄地估计,我军最多只能抵抗皇军的攻势两个星期。但事实上我们却打了三个月。单是八百孤军死守四行仓库,就超过两个星期的时间。我军虽然在淞沪之战中浴血拼斗三个月后不得已自动撤退,但这三个月中,我们政府与民间做了不少事。所有的工厂,包括赖以抗战八年的兵工厂,都搬迁到大后方去了。日方的代价则是死伤六万之众。

  南京大屠杀

  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六日,日军分四路进犯我首都南京。十三日南京失陷。日本人以为我政府不能不屈服言和了。不料蒋公发表通电,声明继续抗战。日本军人弄得骑虎难下,无法就此罢休。于是凶心大发,竟学起三百年前的屠城办法,大开杀戒,疯狂向我市民及士兵,行德川时代流行的武士杀人特权,就是不论青红皂白,只要看不顺眼,便拔出雪亮亮的纯钢长刀砍杀过去。我们南京市民被日本兵砍了头颅的不知多少。嗜杀的日本军人还不过瘾。他们比赛谁的刀锋锐利,拿中国人的胴体做试验品,一刀挥去,能通过几个活人,多的得胜。这是他们攻入南京后的游戏。这样惨遭杀戮的无辜南京市民,达十余万人。除此之外,还奸淫掳掠,极尽野蛮之能事,替日本历史留下不可磨灭的污点。蒋公在我军退出都城南京之后,发表告国民书,号召全民抗战到底。日本近卫政府深怕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淖中,特央请德国驻华大使托德曼斡旋言和,条件如下:一、承认满洲国。二、成立不设防地区。三、成立特殊政权。四、与反共集团合作。五、日、满、中三国缔结经济协议。六、修改关税税则。七、赔偿日方损失。

  蒋公对这样的言和条件当然不能接受。日方无奈,只好变通方法,宣称不以国民政府为交涉对手,开始利用我国的不肖政客,组织汉奸团体,加以承认,自欺欺人,同时继续进犯。广州及武汉都沦陷了。

  张鼓峰事件

  这时日本军人的气焰不可一世,完全忘形,自以为天下无敌。在中国战场的军人节节胜利,引发了在满洲边境日军的妒忌心。满洲和苏联接壤的边境地区,人烟稀少,国境的界线又不十分明确。日本占领满洲之后,苏联为防备日军来犯,不得不增强自己的武力。日本看见苏军增强,也就不能不再加战备。如此循环作用,在国境上显得十分紧张。日军向来看不起苏联,认为是手下败将。而苏军方面难忘日俄战争战败之耻,很想报复。两方面敌忾心都很强。加之日军妒忌心重,急于建功,不让中国战场的日军专美。于是就在一九三八年即昭和十三年七月三十一日,日本第十九师团的师团长尾高龟藏中将,没有得到天皇的裁可,竟独断地向张鼓峰的苏军开始攻击。大规模的战斗就这样展开。双方拼命肉搏,死伤甚重。苏军初被袭击,小挫后集中兵力,转为优势,复利用威力较强的大炮和空军,压倒了日军十九师团,几乎使该师团全军覆没。不过苏军并不想将这次的冲突扩张为大规模的战争,主张各回原来的国境。而日本这一方面,也因为在中国战场正打得吃紧,没有工夫再顾到这边,也命令就地解决。于是八月十一日就在莫斯科签订了停战协议。诺门罕之战这次日本没有捞到便宜,反而吃了大亏。第十九师团溃不成军了。但是第十九师团是属于朝鲜军,与关东军不同,还听日本军部的调度。所以命他不要再打,他就不敢不遵。但是关东军就不同了。自从满洲事变以来,关东军养成了独断独行的风格,完全不理军部的决定。张鼓峰事件的第二年即一九三九年四月,关东军越界,与外蒙军遭遇,双方立刻发生了战斗。地点是在诺门罕的大草原上。日军想把外蒙军驱逐掉,但是遇到了外蒙军的顽强抵抗,反而受了很大损害,不能不撤退。外蒙军再加上苏联军,增添了新生力军,好像事态愈来愈严重。关东军的第二十三师团把这情形报告给总部。总部决定借这机会把苏联军彻底打垮。除了第二十三师团外,日本唯一的战车团都调来加入战斗,并且增加了航空部队。于是大战开始。日军先命一群飞机轰炸了汤姆斯克的航空基地,然后由二十三师团攻入外蒙,预备包围外蒙和苏联的军队,不料反被苏军的大炮和战车打得七零八落。正预备向北面撤退的时候,被正面打来的苏联战车队冲散。号称关东军之虎的坦克车队,很多都被打垮。日本军好不容易在哈尔哈北岸掘了壕沟,勉强维持了阵地。吃了败仗之后,关东军还不肯认输,要求日本军部派重炮部队增援。军部虽然不愿,但仍然派出了重炮部队。于是关东军就开始了总攻击。苏军亦不示弱,双方激烈炮战,终成胶着状态。这时欧洲局势发生了突变。德、苏之间有了默契。日本政府和军部都还蒙在鼓里。日方本来希望与德国夹击苏联的,现在已成泡影了。而胶着的战争,由于双方不断地增援,已经节节升高。由于苏军的炮火强烈,日本第二十三师团差不多遭到全灭的打击,军旗两面也被夺去。日本第一次尝到大败仗的教训。幸而到了九月,欧战爆发,两国停战,日本承认失败。诺门罕大战在胡里糊涂中结束了。经过这两次教训之后,日军尝到苦头,知道苏军的厉害,绝非可以欺侮的阿斗。为了表示对苏从此不怀敌意起见,自动撤离了一部分军力。日方这么做,除了示好苏联之外,也因为在华战场上兵力消耗太大。可是这一举动却帮了苏联大忙,潜伏在日本德使馆内的俄国间谍理查德·索尔基得到日本御前会议的决议文说:“帝国政府在今年内绝不对苏宣战”,之后立刻电转莫斯科,苏联政府得到情报后,便放大了胆,陆续从西伯利亚调回二十五万远东部队,参加到莫斯科的保卫战里,从此战况急转,导致了德国的败亡。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