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日本史话_汪公纪【完结】(35)

  意志薄弱的汪精卫

  这时中国的抗战正在紧张阶段。日军攻势凌厉,而且竭尽残暴之能事。在战争中,一个日本记者将他亲眼目睹的各种骇人听闻的行为,写成一本小书,名《三光》。三光者,杀光、烧光、掠光之谓。著者名神吉晴夫,除了写当时的情形之外,并附有照片几幅。惊心动魄的写真,作为日本军人残虐的佐证。一个从军记者,居然凭自己的良心,将所闻所见真实地记录下来,公之于世,不能不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了。这时广州武汉都已沦陷,全国在绝望中与日军搏斗。汪兆铭(精卫)不忍见人民涂炭,对抗战复失去信心,认为我方军力不如人,响应日本首相近卫所发表的三原则,准备言和,秘密地于二十七年十二月八日离开重庆,抵达越南的首都河内,发表他停止抗战、对日求和的主张。汪是个意志薄弱的人,又无远见,本心未必想当汉奸,不过其后为他追随者所误导,这班人一味地想谋取富贵,没有替汪设想,以致汪身败名裂,自毁革命勋业。英、法两国对德宣战之后,德军竟丝毫没有一点动静。英国与德国并非紧邻,中间又隔海,绝无直接被攻击之虞。法国则有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以为德军绝无攻进的可能。半年以来,只有零星小遭遇战。两国的领袖都以为战事必然打不下去,终会和平了事。不料德军破坏了永久中立国协议,挥军进入比利时及荷兰两小国,从背后攻占了马其诺防线。在几乎没有任何防备之下,法国首都巴黎被占领了。法国只有投降,由一位第一次世界大战负盛名的老将军贝当来当法国的傀儡总统。剩下来只有英国还在抵抗。德国的元首希特勒采取双重政策,来打击英国的战意,一方面用轰炸机狂炸伦敦市区,而另一方面密派纳粹党高级负责人以降落伞降落英土劝降。幸而这时英国新任首相丘吉尔坚持抗战到底,不肯屈服,与蒋公的坚决态度完全相同。不过英国没有英奸,也没有像汪兆铭、周佛海之类的糊涂人物。

  回天一二九(1)

  日本军人眼看着德国席卷欧陆诸国的情形,不胜艳羡。于是他们也不客气,对法国旧领地越南开始进攻,占领了河内。这时已经是公历一九四○年的下半年了。中国对日抗战已经经过艰苦的四个年头。汪兆铭这时回到了南京。日本人深怕陷入泥淖太久,自我解嘲的认为,对中国战争已经结束,允许汪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许多稀奇古怪的预言在香港、广州一带流传。其中最奇的是说日本侵华,推背图里老早有说:“一朝听得金鸡叫,大海沉沉日已过”。那时谁也没有料到中日之战能拖到鸡年。而尤其不信这句莫名其妙的预言“回天一二九”。但是说也奇怪,这年的十二月九号,太平洋战争爆发了。中国孤零零单独抗战四年之后,才有了与国,才有了回天的希望。一二九是中国正式向日、德、义宣战的日期。日本在诺门罕吃了苏联大亏之后,知道苏联不可轻侮,暂时不想动北进的念头,但在侵略中国大陆的时候,却和美国在华的权益有了冲突。日本不断受到美方的抗议。一九三九年,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日军封锁了天津英、法两国的租界。乘日、英会谈的机会,美国忽然通告,将日、美间通商航海条约废弃。两国的关系登时恶化起来。虽然以后经过外交交涉,但是没有改善的迹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军的闪电式胜利所向无敌,使日本看得眼红,朝野都掀起了一片南进热。这种意向不由得美方不紧张。于是美国政府先禁止向日本输出飞机用高精度的汽油和铁屑。这当然更恶化了两国的关系。一九四○年的秋天,日本与德、义两国订了三国同盟。日本又出兵侵占了河内,显示出它有无止境的野心。美方怎能不预为防范。不得已只好组织了一个ABCD集团和强化太平洋舰队,好像开战的形势已经不可避免了。日本负责与美方进行交涉的人是近卫内阁中的外相松冈洋右。松冈是个不知死活、好大喜功的粗线条人物。他的气魄有时还胜过关东军的军人。他甚至于主张同时南、北进,又对苏,又对英、美。他这种狂妄态度,并没有获得内阁阁员的赞同,尤其稳健的近卫更不赞同他的作为,结果内阁因为有松冈的不同主张,只能总辞了。但是经过重臣们仔细考虑之后,大家认为现时还是推举近卫最为妥当。于是大命再度降下,近卫不得不再组阁。不过这次新内阁的外相,不再是松冈,换了丰田贞次郎。抗战前途有了转机在回天一二九以前,抗战的前途似乎已经有了转机,虽然那时我兵源缺乏,物资补给困难,但我军仍能相机反攻,摧破敌人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的企图。同时还改进役政,不再任意拉夫,并实施游击战术,随时随地打击日军。民国二十八年九月,第二次世界战争爆发。日军乘机对我也发动新攻势,成立对华派遣军总司令部,以西尾寿造大将为总司令,坂垣征四郎为参谋长。坂垣是有名的所谓中国通,大举向湖南长沙展开大规模的包围战。我军苦战之后,反将日军包围。日军不支,突围逃走,遗尸两万余。长沙第一次会战,日军惨败。民国二十九年初,日本大本营决定,倘在一九四○年不能结束战争,将自动撤兵,以免长期陷在泥淖中。在华日军获悉这一决定后大惊,不敢不加紧进攻,乃于二十九年(即公历一九四○年)五月开始猛力进犯我枣阳、宜昌。我名将张自忠奋战不屈,壮烈成仁。但日军亦伤亡惨重。嗣后在民国三十年内,日军不断发动攻势,都被我军防御得法击溃。日军虽然未能得手,但军人的气焰还是不可一世。他们决定了南进政策,欺侮法国是德国手下的战败国,无力保护它的属领越南,于是就不顾一切,挥军进占河内,同时再度进犯我长沙,企图打通粤汉路,以奠立南进的基础,不料被我军迎头痛击,狼狈败走,遗尸八万。是为我第二次长沙大捷。这次的大捷影响很大,使得美、日谈判中美方的态度非常坚强。近卫内阁受军方压迫,不得不因此而辞职,由陆相东条英机出组新内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