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解长征之谜_徐焰/马祥林【完结】(10)

  1935年初,中央红军进入贵州并准备北上四川,曾致电红四方面军希望出击配合。张国焘见中央苏区等南方根据地相继失败,对革命前途更是悲观失望。

  3月末,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渡嘉陵江,经过近一个月作战歼敌12个团1万多人,占领了川北广大地区。由于控制的新区人力、物力比较丰富,四方面军的兵力又发展到8万人。徐向前等人认为,主力应该转向川西发展,但可以留下川陕地方武装组建的红三十三军以保持原有根据地。张国焘却于4月间放弃了已开辟了两年的川陕根据地,让红四方面军主力、地方武装及苏区机关人员全部西进,事实上从此开始了长征。

  红四方面军西进后,蒋介石嫡系部队中最精锐的第一军胡宗南部从陕南入川,联合川军展开追击。张国焘对这支从鄂豫皖根据地一直跟到川陕边的劲敌缺乏战胜的勇气,在5月间又放弃了刚刚占领的川北各县,一意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退却以避战。张国焘向部队解释西进是“迎接中央”,然而党中央并没有让他放红四方面军西进途中,突破国民党川军三道封锁线。

  图为红军与川军激战的地方——茂汶土门区的三元桥

  弃川陕苏区。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央领导人问张国焘为何放弃根据地?回答竟是:“那里已经是一块已经拧干了的柠檬。”本来中央红军以为同四方面军会合后,就有了根据地作为落脚点,会师后才知道四方面军也陷入了无依托的游动作战状态。

  两过草地,再翻雪山,南下无功而返

  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第三十军在政委李先念带领下进入懋功,同刚过雪山的中央红军(随后恢复一方面军番号)会师。当时全军振奋,兵力相加也有10万人。看到远征万里的一方面军指战员衣衫破烂,物资缺乏,四方面军指战员供给了许多粮食和衣物。一方面军因战士损失较大而保留干部较多,于是抽调一批军事领导和参谋人员到四方面军各指挥机构任职,四方面军也抽出三个团兵力补充了一方面军。

  两军会师后,张国焘看到一方面军经过长征的消耗,惧敌观念更为增长,同时也不愿服从中央。据周恩来回忆,张国焘同他见面后就问一方面军还有多少人,周恩来说3万不到,张国焘马上脸色就变了。

  当时中共中央决定北上开辟川陕甘根据地,担任红军总政委的张国焘却主张西进向有“广大弱小民族”的藏民、羌民区发展,开辟“川康新局面”。张国焘坚持错误方针,主张南下的电文事实上,以汉族为主体的红军到人烟稀少且有隔阂的少数民族区域很难得到发展,还会远离抗日前线,如再遭国民党军封锁山口,就会被困住。从6月间至8月初,中央一再召开会议,使张国焘勉强同意北上。此时,国民党军胡宗南部已经封锁了松潘大道,一、四方面军混合编组分左、右两路通过草地北上。

  红四方面军由于刚开始长征,指战员体力较好且物资储备较多,第一次过草地减员率较小。刚过草地后,在右路的红四军和红三十军在包座歼灭国民党一个师主力,为中共中央打开了北进的道路。然而这时张国焘又突然反悔,要求全军南下,并拒不执行中央命令。在这种形势下,中共中央率红一方面军的一、三军团继续北进。红四方面军全部及随总司令部行动的原一方面军的五、九军团则掉头南下,再次经过草地,进入成都西北的川康边天全、芦山、道孚、丹巴等地。在这一时期,张国焘还另立中央,企图分裂党和红军。

  红四方面军进入川西边缘后,马上遭到国民党川军主力和入川的中央军大举进攻,在百丈关一战伤亡万余人,只得西撤。经过四个月苦战,部队仍难在川康区建立新根据地。至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被迫向西转移进入藏族聚居的甘孜及附近地区,部队也由南下时的8万余人减为4万多人。在藏民区,红军实行民族平等政策,争取到了广大藏族同胞的支持,在甘孜地区还建立起“博巴政府”。不过,当地粮食和牲畜非常有限,几万部队居住的时间一长,生活便陷入困窘,必须另寻出路。

  南下的失败和中央北上的胜利,从正反两方面教育了广大指战员。四方面军的干部大都要求北上,张国焘在碰壁后也被迫取消其另立的中央,接受中共中央的指示,改任中共西北局书记。7月初,红二、六军团与四方面军会师后,经过朱德、任弼时、刘伯承、贺龙以及徐向前等广大指战员强烈要求,张国焘被迫接受了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7月间,红四方面军同二方面军一同离开甘孜地区北上。

  三过草地最艰苦

  红四方面军第三次过草地前,因当地人烟稀少且多属少数民族,筹粮更为困难。红军指战员凭着坚强意志,并总结前两次过草地的经验,顺利通过了泥沼密布、气候变化无常的数百里茫茫草地,进入了甘肃南部。此时张国焘又表现动摇,不愿同中央会合,提出向黄河以西前进。这时四方面军的干部大都反对“天天向太阳落下的西边走”,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也要求北进,张国焘彻底陷入孤立,只得同意众人的意见。

  1936年10月9日,红军总司令部和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到达甘肃会宁,同前来迎接的一方面军会师,从而结束了长征。两军会合时,指战员们回想起一年多来的曲折经历,激动万分。中共中央在会师前通过东征和国际援助,已经筹得了一笔经费,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在甘肃当地买下了供7万人穿着的冬衣,历经磨难的四方面军指战员都穿上新棉衣,感受到了根据地的温暖。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