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解长征之谜_徐焰/马祥林【完结】(11)

  红四方面军从嘉陵江边出发到会宁,地图上直线距离不到1000华里,可这一长征却用了一年半时间,反复迂回往返,行程超过1万华里。虽然红四方面军走的里程少于红一、二方面军,但艰苦程度毫不逊色,仅过草地这种最艰苦的行程就走了三次。到达陕甘宁后,红四方面军还有3万多人,虽然在后来的西路军中有很大损失,但仍是红军中保留长征骨干最多的部队,在后来的革命战争中又成为一支劲旅。

  【点评】军队忠诚业绩永存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历经曲折,是因为受到张国焘退却逃跑主义的错误干扰。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张国焘自1931年到达鄂豫皖后,广大干部出于对党的信赖,才服从了他的领导。然而长征途中的事实证明,只有党中央的正确方针才能给红军带来出路,最终四方面军的指战员也都站到了中央的立场上来。

  对犯有严重错误的张国焘,中共中央进行斗争的同时仍进行了积极争取,保留其中央政治局委员,在陕甘宁边区内安排担任边区政府副主席。但此人最终不可救药,于1938年投靠国民党到军统局当了特务。不过他叛逃时连警卫员都带不走,此后向四方面军的旧部进行招降几乎毫无响应,特务头子戴笠也骂张国焘实在无用。事实证明了红四方面军的广大指战员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他们在长征中的业绩也永垂史册。

  第六章 “一张报纸定方向”(1)

  ——榜罗镇决策之谜

  1935年9月18日,走出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的中央红军进入甘肃哈达铺附近。参谋长叶剑英率队走在前面,看到路边有一个十多岁的小孩便试探地问:“这里到哈达铺还有多远?”小孩回答:“不到10里路。”此前两个多月,红军一直在偏僻的藏区和无人区,这时听到老百姓懂汉话,兴奋不已。进入哈达铺后,部队立即寻找报纸,从上面看到了陕北天险腊子口有红军的消息,于是中央马上确定了进军方向。

  后来有人追溯这段历史说,长征最后是“一张报纸定方向”。到陕北落脚的决定确是如此做出的吗?

  俄界会议本决定进入甘肃东北

  红军过草地行军艰难,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回忆说:“过草地牺牲最大。这七个昼夜是长征中最艰难的日子。到班佑,我觉得仿佛是从死亡的世界回到了人间。”

  1935年9月上旬,刚走出草地的中共中央正准备部署红一、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张国焘却突然反悔要求南下,并对抗中央。在这种形势下,中央从巴西一带出发,率领红一、三军团共8000多人继续北进。进入四川和甘肃交界处时,9月10日中共中央在俄界召开会议,决定进入甘肃东北部,以游击战争打通国际路线,在接近外蒙古的地区创造一个根据地。至于具体路线如何走,到哪里落脚,因不了解当地情况还没有确定。

  9月17日,中央红军经过激烈的战斗,突破甘肃军阀鲁大昌在腊子口设立的封锁线,进入了甘肃腹地。同一天,徐海东、程子华等人率领的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了陕北,随后同陕北红军会合成立了红十五军团,兵力达7000人。当时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红军都盼望着中央早日到来,却因为没有电台联系不上,党中央也不了解那里的情况。

  阎锡山为红军“提供”情报

  9月18日,中央红军进入甘肃宕昌县的哈达铺,这是三个月来进入的第一个大镇子。红军在这里休整了五天,将一、三军团和中央纵队改编为陕甘支队,提出的口号是“让部队吃好”,以尽快恢复过草地时严重消耗的体力。

  部队停下休息时,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马上按照老习惯,顾不得吃饭和休息就研究各个部队的电报,还尽可能地找报纸来看。许多部队领导也知道中央负责人的习惯,占领一个地方就先到邮电所找报纸。

  从6月初进入荒凉的川康地区后,红军根本找不到报纸,进入哈达铺这个甘南的大镇子后,发现有政府机构和邮电所,部队马上找到了一些报纸送来。那些地方报纸大多用土纸印刷,质量很差,不过毛泽东、张闻天等人还是把它们当作宝贝仔细阅读,而且是“反面文章正面看”,从中了解敌我情况。他们看到什么地方在“剿匪”就高兴,“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军那个地方既然有“匪”可“剿”,可见还有红军在活动!

  在这些报纸中,有一份《晋阳日报》刊登了山西军阀阎锡山夸张的讲话,称:“陕北刘志丹赤匪部已占领六座县城,拥有正规红军五万人,游击队、赤卫队和少先队二十余万人,窥视晋西北,随时有东渡黄河的危险。”这一消息,对中央红军真是天大的喜讯,说明陕北还有规模可观的革命根据地和红军。

  “党内贾宝玉”细说陕北详情

  红军离开中央苏区长征之前,对陕甘地区的革命情况已有所了解。陕北、陇东一带属黄土高原,人民生活凄惨,一向有反抗和斗争的传统。1928年渭华起义时,陕西就建立起第一支工农革命军,此后几经失败,刘志丹、谢子长、阎红彦等仍率领群众奋斗,在30年代初建立起陕甘红军,并在陕北和陇东建立起了根据地。

  在当时的中央红军中,有一个陕西籍干部贾拓夫,曾被毛泽东称为“党内贾宝玉”、“陕北的才子”。他于1933年前在中共陕西省委工作,了解刘志丹等人的情况。1933年底,贾拓夫代表陕西省委前往江西瑞金向中央汇报西北的情况,不过这一年陕甘红军一度被打散,刘志丹虽返回陕甘重整队伍,中央却不清楚具体情况。由于得知陕西省委遭破坏,陕北红军失败,贾拓夫没有回陕,而是随中央红军长征,并担任了白区工作部部长。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