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梦天品青铜时代_晋梦天【完结】(88)

  近攻也好,远攻也罢,就好似一个人先迈左脚还是右脚,不能说近攻就是公理,远攻纯属谬论。该啃的硬骨头迟早要啃,不管它远近,照地理距离来讲秦国得灭了韩魏再收拾赵国才是正道,那长平之战岂不大谬?其实当秦国军事实力强到一定程度时完全可以同时打击三晋甚至六国,虽然多国联军看似人数众多,但也不是坚不可摧、固若金汤的,分化瓦解后再一个个对付也很有可能。韩魏已被打服,秦国稍微一恐吓就会乖乖转为连横,此时军事实力强捍的赵国就成了主要消耗对象。在秦赵矛盾白热化的进程中,燕赵矛盾也逐渐升级,也就是说软柿子谁都想捏。燕王喜见廉颇、乐乘流亡在外,以为赵国后继无人,又跑去打秋风。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破船也有三斤铁,李牧、庞煖连连击败燕军,俘杀燕将剧辛(一说自杀),让天下人见证了赵国的军事实力。燕王喜这厮是典型的小人,在这种白痴老爹带领下,太子丹也只能搞搞暴力刺杀。

  第一次布匿战争结束这年,由赵将庞煖牵头,楚考烈王冠名,春申君代言发起了最后一次合纵攻秦运动,成就虽然也有(杀掉蒙骜),但绝不是三七开的比例,之前就有人不看好春申君和建信君,预测合纵只会使关东诸国裂缝加大,很可能陷入“助秦攻魏,以楚赵分齐”的局面,后来魏国把邺(西门豹工作过的地方)割让赵国才避免了三晋之间的摩擦。

  楚考烈王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能力的,他和春申君俩人配合长期奉行亲秦路线,不是躲就是跑,能割地就割地,实在无地可割时就迁都,偏安东南,听任自己的篱笆三晋被秦人拆也就罢了,还把西部领土拱手让给秦人做前哨,虽然也曾助赵合纵,但也无力回天了。

  春申君对门客的管理制度上是完善的,必须履行一定的请假手续,而且不允许随便超期,都说人家考烈王无子,后来又说负刍是熊悍的异母兄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嘛!李园借春申君之口向楚王推荐他妹妹女环这是铁板钉钉的事,春申君暂时收编女环也没什么争议,只不过黄式三竟采用《越绝书》记载(说女环和春申君私通不到一月就已经怀孕一月)来论定“春申何愚”,其实倒不如说《越绝书》作者在设计这个桥段时多么愚蠢,看来得向王立群教授去学学妇产科知识了!

  韩国的领土已经急剧缩小,信陵君甚至把它当做魏国郡县来看待,这么一个小国想出的招也比较雷人,竟然派水利专家郑国修水渠来疲秦,结果使关中平均亩产为一钟,远远高于黄河中游的一石半,反而给秦国帮了倒忙。后来派韩非外交谈判来挽救韩国灭亡的命运,作为一个法家理论大师韩非是优秀的,作为一个外交家来说用利害来说服秦王政亦属按套路出牌,可扬雄和司马光这两个腐儒非要用君子的标准来衡量韩非觉得不妥。遇到李斯、姚贾反对也很正常,大家各为其主,可韩非却对姚贾进行人身攻击,说人家“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用六国思维来衡量人才,惹得粉丝秦王政反感,最后被李斯、姚贾逼得服毒自尽。对于韩非我这么评价,学术界里他最伪,政治圈里他最真。

  李斯是秦王政扳倒嫪毐、吕不韦的干将,也是秦国法家意识形态的执行者,秦始皇那是感恩戴德,自己位极人臣不说,儿子女儿都和皇室联姻,这种殊荣只有郭子仪可以媲美了;尉缭是和平演变策略的设计者,他对秦王行什么礼秦王就对他行什么礼,他穿坎肩秦始皇绝不穿马甲,他吃四菜一汤秦始皇连个果盘都不多吃,可见其地位之高;姚贾虽然是看大门的后代,倒是挺有能力的,他主要负责发射糖衣炮弹,凭此让四国合纵流产。在这三位大神的鼓吹下,原韩国南阳代理太守腾先生率伪军俘虏韩王安,韩国灭亡。这位腾先生搞后勤一流,为攻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而且发的两篇文告得到当地官民的一致拥戴,甚至有人死后以这两文陪葬,统一后被任命为内史,负责首都事务。

  赵国地盘虽然收缩,但军事实力不次于秦国,而且国内主战的呼声很高,是六国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燕赵鹬蚌相争,秦国尽收渔人之利,在糖衣炮弹(先是收买忠臣,不成就收买奸臣去陷害,实在不行就暗杀功臣)疯狂打击下,婊子养的赵王迁和郭开处死李牧,正如著名政治家司空马曾预测的那样李牧不用不到半年赵国就亡了。

  韩赵都灭了,我们可以看出秦国在战争中机动灵活,只要谁抬头就打谁,此时秦国已经强大到能先把硬柿子捏成软柿子,然后再一个个捏碎,而不必刻板遵循先捏软柿子的传统打法。韩赵以及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都是一样的,就是人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办事效率低下,虽然赵武灵王开创了一个军事强捍的赵国,但后世子孙不肯用人,自毁长城,最后落得身死国灭。

  自从李兑专权后,赵国诸位国君为了防止权臣出现,用宗室贵族来制约外姓人,不管他们有没有才能,著名学者公孙龙曾指出平原君能相赵不是因为他智商举国无双,得封地也不是因为有什么功劳,不就是亲兄弟信得过嘛,像建信君这种笨伯宗室子弟也能为相还不是因为他是赵王的“同志”(魏有龙阳君)啊!虽也有蔺相如、廉颇、虞卿、李牧等优秀人才,但最终还是被排挤,不管是婊子养的赵王迁还是出身良好的代王嘉都会这么干的,这是六国的传统,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据《史记》所载,自赵烈侯起共有三十一位将领,其中十二位是宗室子弟,比例高大近40%,而秦国王族担任大将少之又少。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