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东北军_飞星骑士【完结】(828)

  7月20日下午,苏军以近卫第五装甲集团军副司令员科恩特鲁雪夫中奖率领的第22机械化军为突击力量,协同马林诺夫斯基中将的第十八集团军在炮兵和航空兵的驰援下,猛烈进攻新西伯利亚东部的卡缅卡,沃斯霍德等东北军侧翼突出部,东北军第五装甲,集团军龙云峰中将所部的第5装甲军和文盛少将所部的第25军理科果断地猛烈反击,双方旋即展开了苏军和东北军的第一场坦克大战;而与此同时,苏军第五装甲集团军总司令员普希金中将则指挥着苏军助理第23坦克军在背部扎通斯基村横渡鄂毕河,你洗向新西伯利亚城西北部凸出部的东北军第十集团军。新西伯利亚的战局顷刻间峰回路转,所有认为胜利已经指日可待的东北军高级将令陡然都感到自己低估了苏军以及苏联。在22日熊岛的苏军最高会议上,逐渐看到希望和转机的乌博列维奇上将的蓝色眼睛里射出了自信而喜悦的光芒,他听完各部的战况汇报后快步走向电话机,通过直通线了莫斯科的苏军大本营。一分钟后,乌博列维奇上将和斯大林进行了战事汇报:

  “斯大林同志,我是我博列维奇,新西伯利亚的全面反击战已经打响,虽然东北军依旧进行了十分顽强的抵抗,但是战事的主动权已经在慢慢回到苏联红军手中了。”

  听筒里传来了斯大林带着浓重高加索口音的声音:“对这一情况我感到十分的由衷高兴。我祝同志们取得成功,请替我向每一个红军指战员问好。”

  “是,斯大林同志。由于我们事先可以隐藏实力的计划和我们炮兵、装甲兵、航空兵力量的成功秘密集结,使得我们的突然反击取得了很大战果。此时此刻东北军权限都在遭到我们的猛烈打击,其部分前线不对已经被击退。”

  斯大林沉吟了一下后道:“乌博列维奇同志,尽管我们克里木战役打得还算理想,但西线的情况仍然在恶化,莫斯科遭到德军的威胁正在日益严重,德军此时正在猛烈进攻哈尔科夫和酷尔斯卡。新西伯利亚的战事也刻不容缓,这次反击的主要构思是什么?”

  “斯大林同志,我军虽然在兵力和坦克、飞机、大炮上都得到了加强,但是比起东北军仍然不算战友很大优势。我们的第一步目标是在东区佯动,仍然以防御战和守势为主,真正的进攻核心是西区,我们的目标是胶着深陷在城西地区的东北军第十集团军。”

  “好的,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的,清同志们继续努力,我在莫斯科等待你们的好消息。”

  “苏军的力量正在飞速增长,他们现在如同雨后的枯树般重新回光返照。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但也不可丧失胜利的信心。我们不是孤立无援的,王以哲上将的北路集团军群和于学忠上将的东路集团军群的两个集团军正在开赴向这里。诸位,我们绝不能撤退,我绝非一起用事。新西伯利亚不断是苏联遏制我们继续西进的咽喉要塞,反过来也是我们护卫东部已经收复的贝加尔地区、远东地区、东西伯利亚地区以及西疆和大西北的桥头堡。意义重大,不言而明。”设立在城东南火车站的东北军西路集团军群总司令部内,总司令苏炳文上将正在召开着前线军事会议。

  一个多月来的拼杀已经让在场缝纫各个东北军将领们都衣衫褴褛,他们认真地看着会议桌上那一沓沓侦察机拍下来的苏军后方的照片。照片的上面是一个个停满苏军飞机的机场或一支支正在集结移动的苏军装甲部队。

  “在这个死亡沼泽般的城市里,我们已经有将近10万将士英勇捐躯或光荣负伤,我们刚刚还损失了超过一半的重炮。因此,我们占领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大批的军官和士兵用生命、血汗换来的,重新被苏联人夺回去的话,那些奋战的弟兄就白白地付出生命或流淌血汗了。”苏上将语气平静,但却蕴藏着钢铁般的果决和坚定。

  “总司令。”副司令何柱国上将略不安地开口道,“苏军正在以新式坦克和新式飞机为突击力量对我军的各个阵地展开局部大反攻,城西地区最为危险。因为新西伯利亚全城建立在鄂毕河的河道弯曲处,城西地区以及附近广大的乡就是一个大大的三角形凸出部,这个风险太大了,我们承担不起。”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更加要发挥出顽强的战斗力和坚毅的战斗意志!防御时,我们要像刺刀插在地上那样牢牢地钉在阵地上!等增援部队抵达后反攻时,我们还是要像刺刀那样地势如破竹!诸位,我们只是遭到了暂时的失利,还没有沦落到被苏军追着打的窝囊地步!”苏上将斩钉截铁地厉声道。

  他又望向第十集团军司令霍守义中将:“霍司令,熊少将党的第15装甲军将协助你部。你的不会能否定住苏军第五装甲集团军主力和第六十六集团军的全力进攻?”

  霍中将站起身,目光如炬地凛然道:“人在阵地在!”

  苏上将微微点了点头。从东北讲武学堂(东北长城军校的前身)毕业且身为东北军装甲兵总监的他是东北军高层中位数不多的横跨张作霖时代和张学良时代的“两朝元老”,资历老且富有现代化作战思想的他自然得到了张学良的格外器重和高度重用,朝鲜战争中他一手策划和实施的“V号作战”,最终东北军集结重装甲力量和航空兵一举歼灭掉了十万多日军,使得他名声大噪,被称为“东方的古德里安”,成为了东北军中披坚执锐的中流砥柱级人物。因为张学良的极大新人和屡屡重用,苏上将的心里有人充满对张学良的知遇之恩的感激和绝对忠诚,因此他此时在内次年万般不愿意自己会折戟在新西伯利亚。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