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步兵战术学_李洪程【完结】(20)

  火力支援兵种,主要是以火力在一定程度上压制,摧毁敌人主要的暴露目标,直接目的是使敌人暂时失去抵抗力,支援战斗部队一鼓作气消灭敌人,所以其战斗本质表现为“削弱敌人的抵抗力”。陆军的其他战斗兵种如坦克兵,主要是发挥自身猛烈的火力,快速的机动力和良好的装甲防护力的特长,对敌实施快速突击,其“消灭敌人”的主要特性是“快”和“猛”。应该说,这种歼敌方式是“粗线条”的,不能彻底歼灭各种掩蔽工事内和有良好地形作掩护的所有敌人。步兵则可以发挥自身灵活机动的特长,不仅能够突击敌人,而且可以肃清一切残敌,达到彻底歼灭敌人的目的。再次,步兵歼敌的近战性也是其消灭敌人的特殊性之一。毫不夸张地说,各军兵种中还没有一个像步兵这样在如此之近的距离上与敌人战斗。步兵要彻底歼灭敌人,就必须尽可能地靠近敌人,以步机火力、手榴弹、白刃格斗等手段消灭敌人。可以说,步兵的一切战斗行动都是围绕着达成近战、赢得近战展开的。所以,近战性是步兵歼敌的突出特色。第四,步兵消灭敌人的特殊性还表现在步兵歼敌力量上的生动性。即步兵直接依靠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用轻火器歼敌,其装备技术含量低,操作简单,而且与敌人面对而拼杀,这种非生即死的直接搏斗,是人的全面素质的激烈对抗,人的勇敢精神、强健体魄和机动灵活的战术动作在步兵的战斗力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再从“保存自己”这一方面看,上述歼敌的特点,决定了步兵离敌最近,受各种火力的威胁最大,而步兵自身的防护很脆弱,不能抵御任何枪弹的直接贯穿和各种火力的附带毁伤,对核、生、化武器也只能进行简易防护。这就决定了步兵“保存自己”的措施,不能像装甲兵那样主要是通过技术措施来提高装甲的抗毁性能,也不能像炮兵那样靠增大射程相快速变换炮阵地来提高生存力。步兵的保存自己,一方面,表现为隐蔽身体,采取各种简易防护措施,搞好伪装,疏散、隐蔽地配置,利用地形地物和天候气象,依托工事,采取适当的运动队形、运动姿势和运动方法,利用炮兵、航空兵等军兵种的火力支援、掩护等手段,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和武器装备。这虽然是直接地保存自己,但又是以一种被动的方式保存自己。

  另一方面,步兵的保存自己更重要的还是以发扬火力等各种积极的战斗行动,大量消灭敌人,以一种主动的方式来保存自己。步兵以机动灵活的战斗行动,在发扬火力、消灭敌人的同时起着保存自己的作用。消灭敌人才是保存自己最有效的方式。因此,步兵的基本任务,进攻是歼灭敌人,夺占阵地,防御是大量杀伤、消耗敌人,扼守阵地或者目标。衡量步兵的战斗效果,就是看是否夺取和占领或者是扼守了上级指定的重要地区或者目标。在与敌面对面的搏杀中,要求步兵勇敢战斗,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和人在阵地在等,这正是步兵的本色和步兵战斗本质之所在。综上所述,步兵战斗的本质,是以徒步近战,直接地、彻底地歼灭敌人,夺占或者扼守阵地,同时通过大量杀伤敌人和以各种防护措施保障自身的安全。

  这就是步兵战斗贯彻着“一切战争行动”共同本质而又与其他战争行动相区别的特殊本质。步兵战斗的一切行动、各个方面,无不普及着这一本质,无不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实现这一目的。步兵战斗的各个阶段,也都贯彻着这一本质,这一矛盾双方对立与统一的发展,形成了步兵战斗的过程,这一矛盾的解决,也就意味着步兵战斗的结束;步兵战斗的性质、特点、规律和其他一切矛盾,都受这一本质规定和制约。懂得了这一本质,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步兵这一古老的兵种经久不衰,至今仍然是合成军队的主要战斗兵种之一;为什么步兵常常被使用在复杂地形和不良气象条件下,以袭击战法为主,隐蔽突然,出敌不意?为什么步兵特别强调灵活机动、近战夜战和英勇顽强;为什么我军步兵能以劣势装备打败了优势装备的敌人,等等。

  第二节步兵战斗的特点

  步兵战斗特点,从内部看,是步兵战斗的现实与历史的区别决定的,从外部看,是与合同战斗相对比而形成的。就前者而言,步兵战斗从过去到现在,其本质变化是极大地增加了与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相适应的成分;就后者来说,步兵战斗的具体背景、关注重点、实践层面、情况发展的非线性程度等,均与合同战斗有较大差别。从以上两个角度着眼,全面考察现代步兵战斗的基本实践,可以看出步兵战斗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指挥体系精干,协调控制直接具体,但指挥手段技术层次低,主要通信手段易遭干扰。步兵战斗与合同战斗一样,须臾离不开指挥,一切战斗目的都要靠正确的指挥去实现。但是,步兵战斗指挥的体系构成、运作方式又有显著的特点。指挥体系,是指由指挥主体、指挥对象、指挥手段等要素,以一定组织形式构成的具有组织指挥功能的有机整体,步兵战斗指挥要素构成较为简单,其指挥主体就是指挥员本身,不设置具有指挥辅助作用的指挥机关,不像合同战斗指挥主体那样由“个体与群体相结合”构成,在指挥活动中的集中群体智慧,只能靠发扬军事民主和听取建议去体现,对诸多随机紧急情况的处置,主要是靠指挥员凭借自身经验和智慧的“个体指挥”来实施。步兵战斗指挥的临时机构,通常是以指挥员和必要的通信保障人员建立的指挥观察所,必要时建立以副职或下级指挥员组成的预备指挥观察所。指挥对象是所属和配届的下级指挥员和士兵,其构成相对简单,指挥主体与指挥对象直接接触,联系紧密,即使有配属兵力,也大都是本部队建制内的分队,平时亦有相应的了解。指挥手段仍然以传统方式为主,无线电通信、有线电通信、运动通信和简易通信仍是指挥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特别是简易信号通信种类多、用途广、传递快,不受电子干扰,基术能够满足步兵近距离战斗的需要,指挥手段的组织与运用不像合同战斗那样复杂。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