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永乐风云_殷明【完结】(435)

  瞻基这番话说得声音有点大,连四周的食客也能听见。他话音方落,旁边便传来一声娇哼,紧接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便气冲冲走了过来,指着瞻基的鼻子叱道:“瞧你这身打扮,就是个只会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儿!哪知道咱穷老百姓的疾苦冤屈?你看那梁山好汉,有几个不是被官府中人逼迫陷害?他们平日里行侠仗义,又哪件不是依着天道?你说百姓们不该敬梁山好汉,难不成还让他们去敬骑在自己头上屙屎撒尿的那些王八官儿们么?”

  少女的突然出现,把在桌诸人都吓了一跳。李谦和两个护卫立刻扔碗起身,瞻基本被说得有点发懵,待看向少女,忽觉有些脸熟,再一细瞧,这才发现她竟就是那个在台上扮满堂娇的少女!瞻基赶紧拦住作势欲上的李谦他们,转对少女笑道:“这位姐姐,我也就是随口一说,未想得这许多,若有言语不当,还请恕罪则个!”说着对她一拱手。

  见瞻基态度亲和有礼,少女的气稍微平了一些,正欲再说,一个老人已跟过来,却正是先前在戏中扮王林的老末。他一把拉住少女,又对瞻基连连作揖,道:“小的外孙女不晓事,冒犯了小爷,还请多多见谅!”

  见自己外公跟瞻基道歉,少女怒火又气,当即道:“分明就是这个纨绔子弟瞎说,外公你跟他们赔甚个罪?”

  听少女左一个游手好闲,又一个纨绔子弟地称呼自己,瞻基心中也有些恼火,本对她的一丝好感也消减不少。不过他修养极好,此时也不动怒,只淡淡道:“瞎说不瞎说,也不是这位姐姐一人说了算,是非曲直自有公论!”

  “你说的公论又指的是什么!难不成是官老爷一张嘴?”少女冷笑不止。

  “所谓公论,自是一个理字!”瞻基不慌不忙地斟了杯即墨老酒,放到嘴边轻轻啜了一口,方道,“奸人犯事,自应视其轻重,交由王法惩治,这才是正理。像宋江等人,到处杀人放火,却说是替天行道。然其所依据之天道为何?他可说得出个一二三?即便说的出,这所谓‘天道’可有朝廷认可?可有天下百姓画押认同?都未有也!既如此,依我看来,他的天道,也不过是凭其一己之好恶来定的罢了。然他宋江又不是圣人,凭甚他认定的就是天道?这其中就没有错谬?就没夹杂着一己私心?如若世人都像他们这般,以一己准则以定人间善恶,和则引为同道,不和则掠而杀之,那偌大个天下岂不乱了套?”

  “这……”少女明显没有想过这些,一时显得有些无措,不过口中仍自不肯认输:“那你说的王法又能做得数了?王法王法,不都是官老爷一张嘴!他们铁了心要欺压百姓,哪还会管那许多?”

  “县官祸民,则告于知州。知州祸民,则告于知府,再往上还有按察司,还有刑部。就是官吏本身,也有吏部和都察院约束着。退一万步说,就算有司皆尸位素餐,其上还有天子。百姓大可以去紫禁城,击登闻鼓鸣冤!当今天子圣明,必能为黎民主持公道!”

  瞻基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自认为足以让这少女哑口无言。哪只少女气咻咻地道:“天子圣明?他要真是圣明,我家岂会沦落到这等境地?我看他就是无道昏君!”

  “胡说!”瞻基这下真的动怒了。一直以来,永乐在小瞻基心中就是个神明般的存在。在他看来,自己的爷爷文治煌煌、武功赫赫,放眼古今少有人及,却不料在这民间少女口中成了“无道昏君”!瞻基几乎立刻就要命李谦拿下这个污蔑君王的“逆贼”,但话到嘴边,才想起自己现在是微服出巡,只得强自忍住,转而咬牙冷笑一声,道:“当今陛下修撰大典、沟通四夷、北驱鞑靼、南复交趾、拓土东北、巡洋海上,功可昭日月,业可盖千秋!这样一位千古圣主,又岂会无道?”

  那扮王林的老头见瞻基气度不一般,说的话又是一套一套的,再加上他们的装扮,越看越像是官宦人家出来的,心中顿时更怕,忙要少女闭嘴。少女却正在气头上,一把甩开老头的手,丝毫不惧地道:“你说的这些俺都不晓得。俺只知道,这几年咱们原先的皇粮徭役一样不少不说,还得帮着皇帝修山陵,给朝廷建北京城。朝廷要在辽东垦荒,咱们得出粮运粮;朝廷要打鞑子,俺们在山东本地运粮不说,还得征民夫跟着去塞外!皇帝打赢了,长的是他的脸面,打输了,死的却是俺们这些无辜百姓!”说到这里,少女不禁哽咽出声,“俺爹爹两年前被征作长夫,跟着丘大将军出塞,结果就死在了漠北,连个尸骨都拣不回来,兴许现在还在大漠上喂狼哩!俺可怜的爹爹呦!”少女越说越激动,终于号啕大哭。

  少女一出声,老人也动了情,抹泪道:“俺那女婿一死,女儿哭了几月,也染病去了,只剩下俺这一把老骨头和这个半大妮子,根本耕不动那六亩地。可官府每年的皇粮还不能少,徭役也照样派到俺家。可怜见俺们爷俩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得把地卖了缴税。没了地,咱们也就没了吃饭的营生,只得逃了出来。幸亏俺年轻时学过戏,找了个戏班子投了,这才没给饿死!”

  瞻基一下子木在当场。他平日里跟在永乐声边,听惯了大臣们的歌功颂德。在臣子们口中,现在的大明就是千年一遇的承平盛世,海内仓廪丰盈,百姓安居乐业,却不想民间仍有这等悲苦情事!漠然半晌,他方强挤出一丝笑容,既安慰眼前这对老小,又像在安慰自己似的说道:“朝廷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你爹爹是为国捐躯,按理说应有抚恤,徭役赋税也该酌情减免。兴许是官府遗漏了。你们回老家,去找官府说明实情,想来他们会有安排!”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