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之魂.星辰谱(全四部)_翟明战【完结】(131)

  我们的父辈,他们经历了残酷的阶级斗争、民族斗争、路线斗争,那是何等的惨烈啊!但他们始终坚持真理,刚正不阿。他们一直教诲子女说:“为人要正派,要有原则,没有原则性的阿谀馅媚、迎合取巧,是最不忠诚老实、最可耻的。”这亦是父辈们一生的做人写照。在“文化大革命”中,这一代人的子女虽蒙受了冤屈和折磨,但也亲眼目睹了父辈们所受的冲击、挨批斗、被诬陷的情景,同时也领略了父辈们的“高贵气节”。他们被加上各式各样莫须有的罪名,政治上受到迫害,坐牢的坐牢,隔离的隔离,但他们坚定不移,顶住了压力。在逆境中不气馁,不颓唐,坚信尽管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深沉的觉醒,诞生于最冷酷的孕育。子女们伫立在父辈们的伤口上,可以看得更加清晰: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父辈们在实践中的过失,常使儿女们忧心在怀!欣逢盛世,前程似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立此存照,警钟长鸣!

  第二部 母亲的求舍

  第一篇 信念.追求

  引 言

  觉醒的母亲们,成了实现人类最热切的美梦和幻想的先锋。她们从三座大山的重压下,从传统观念的重压下解放出来。母亲们坚信,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妇女的从属地位,并且使她们从根本上得到彻底解放。

  母亲,特别是中国母亲们,经先的千年压迫和苦难是世人中最深重的。母亲在子女心中的崇高形象,是由于她们的丰功伟绩而树立起来的。她们的理想、信念、追求是与苦痛、拼搏、抗争紧紧连在一起的。她们不仅为革命大声疾呼,而且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举世瞩目的。

  宋庆龄、向警予、邓颖超等为代表的一代伟大女性,以其终身的革命实践和牺牲精神,给予中国历史以旁人不可替代的推动。人们一再认定: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在共和国鲜红的旗帜上,永远飘扬着母亲们血染的风采。

  母亲们是勇往直前的群体,她们又是独立善战的斗士。例如,贺子珍、陈少敏、李伯钊等妈妈,就拥有不同常人的可歌可泣的人生;何宝珍、王根英、王长德等妈妈,或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或惨死在自己人手中,她们永不失去自己的气节;萧月华妈妈为革命献身,那是一种常人难以理解并将永载史册的牺牲;邱清玉(陈阿塘)妈妈是英勇卓绝、令敌人战栗的女性;与前者相比,梅志、徐明清妈妈的等待、反抗或许是柔弱的,又或许是更坚忍的;而相较她们的等待,张琴秋、曾志、李开芬等妈妈的奋斗、牺牲又是何等的令人痛惜!

  浩荡与壮阔的时代洪流向前奔涌,每前行一步,都必须有成批的先行者愤然而起,以血肉之躯去冲击,去抗争。子女们惊异地发现,面对牺牲的危险,其中最义无反顾的往往是沉静而柔弱的母亲。更多的是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母亲!

  中国母亲们所拥有的原本就太少,她们不惧怕舍弃什么。一旦觉醒,她们的投入更是全身心的,无保留的。

  第01章 “国之瑰宝”——宋庆龄

  她是孙中山最忠实的继承者,她是国民党左派的领导核心;她是共产党最亲密的朋友,她是共和国的名誉主席。

  宋庆龄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是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久经考验的先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周恩来总理曾称赞她为“国之瑰宝”。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后来,她又先后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救济总会执行委员会主席、中国福利会会长、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1981年5月,由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

  宋庆龄的诸多任职,不仅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及全国人民对她的深厚感情和无限信任;也包含着台湾的国民党人和其他党派及海外华人对她的尊敬。虽然这尊敬中不免夹杂着苦涩的味道,但更加看重的是她在共赴国难时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以及她对孙中山先生的理想始终不渝的忠诚和追求。

  宋庆龄是广东省文昌县(今属海南省)人,1893年1月27日出生于上海一个不寻常的家庭。她的父亲宋嘉树(耀如),童年时代出国去印度尼西亚的爪哇,青年时代又在美洲做工,后来在美国学习,受过西方教育。回国后,曾在上海任基督教牧师,后来又经商。他是国内最早聆听孙中山革命宣传的少数人之一。他企盼祖国独立富强,同情反清革命,多次在家中接待孙中山。

  宋庆龄在童年时代就见到了孙中山这位不平凡的来访者,他的为人和革命精神在其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宋庆龄7岁时,进人上海的新式女子学校——中西女塾读书。她性格娴静、文雅,天资聪颖,学习勤奋,特别喜欢英语。

  1908年,15岁的宋庆龄离开上海去美国留学。她先进入新泽西州斯密特城私。立学校学习外语,准备投考大学,随后考入佐治亚州梅肯市基督教卫理公会所办的卫斯理女子学院文学系。她曾为校刊《卫斯理》写过一篇论文,题目是《留学生在中国之影响》,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振兴祖国的强烈愿望。她在论文中写道:“祖国的自由和复兴,不是靠罢工、暴动、政治动乱来实现,而是靠普及教育和启蒙运动。”她在文章中提到的问题之一是包办婚姻。她认为做父母的不光是在子女进人结婚年龄时让他们订婚,还常常在他们还是孩提时就为他们订婚了,甚至在怀孕时就指腹为婚。18岁的宋庆龄,坚定地主张并倡导用西方“解放”的方式改革包办婚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