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之魂.星辰谱(全四部)_翟明战【完结】(135)

  1937年2月,她又联合国民党内的爱国民主人士何香凝、冯玉祥等13人,向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恢复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案》,力促国民党改变立场,团结抗日。

  同年春,她热忱支持沈钧儒、邹韬奋等人组织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并担任该会的执行委员。6月,她同何香凝以及上海文化界人士16人,共同发起争取爱国自由的“救国人狱运动”,抗议蒋介石非法逮捕沈钧儒等“七君子”。7月5日救国会领导成员16人,从上海到苏州高等法院探视“七君子”,并向法院要求羁押,同服“爱国罪”。

  8月初,美国公众在《论坛》上看到了孙夫人宋庆龄的文章——《中国是不可征服的》,她说:“蒋介石政府实行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这不幸的政策恰好被日本军阀所利用。但是过去一年中形势有了变化,人民的抗日运动高涨起来,日寇已不能再以虚声恫吓的手段来达到它的目的。中由人民已经认识到自己是有办法抵抗的。”

  11月上旬,宋庆龄在香港发表了《关于国共合作的声明》,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重申孙中山“国共合作”的主张,呼吁国民党“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

  宋庆龄以身作则,与何香凝等在上海组织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上海分会,与宋美龄在南京的总会取得联系,广泛团结了宋蔼龄、孙科夫人陈淑英、警备司令杨虎的夫人,以及杜月笙、黄金荣、虞洽卿的夫人等,还动员和组织上海各大药房经理的夫人、著名医师的夫人,积极投人支援抗战的工作,为促成和巩固国内外统一战线竭尽全力。

  11月12日,上海市区陷人敌手。日军在上海战场上死伤4万多人。中国军队伤亡30余万人,这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史上,牺牲之大是罕见的。就在这一天,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十分关心住在上海的宋庆龄的安全,打电报建议她由上海撤离到香港。

  早在日本攻占上海前,宋庆龄已注意到当时某些大国还在对法西斯侵略者实行绥靖政策,继续把许多战争物资出售给日本。她强烈地意识到有责任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是不可征服的,中国抗战不仅是为了自己的独立和解放,还对保卫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她再三强调“援助中国也是援助他们自己”,从而争取全世界爱好和平的正义力量都来支援战斗在远东前线的中国。这样,她认为很有必要建立一个保卫中国即保卫世界和平的国际大同盟,来担负这一历史使命。

  宋庆龄离开上海之前,曾向全世界揭露了日寇在南京的血腥大屠杀,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认识国际和平的不可分割性,要求他们“在今天来帮助我们抗日,维护世界和平,用抵制、制裁与封锁等办法来惩罚法西斯侵略者―这便是避免明天的世界大战”。

  宋庆龄到香港后,就集中精力为筹建抗日救援组织而四处奔波。1938年1月,从西班牙战场上回到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经向在纽约的国际援华委员会提出来华申请被批准后,他率领的加美援华医疗队来到香港找到宋庆龄,并经八路军驻港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的具体安排,在香港采购了大批医药器材,于1938年春天到了延安。

  宋庆龄因工作太忙,未能抽出时间出席2月11日在伦敦召开的国际反侵略大会,但仍电请大会“利用世界之和平势力,制裁侵略国家”。这年2月,新西兰作家、英国《每日先驱论坛报》记者詹姆斯。贝特兰在访问延安和晋东南八路军总部途经汉口时,拜访了驻汉口的中共代表周恩来。周请他把在游击区看到的缺医少药的情况写成详细报告,面交在香港的宋庆龄。

  3月2日气宋庆龄在香港发表了《汽英国民众书》,告诉英国人民:中国已经比过去更加团结,为着世界和平、社会和经济秩序的进步和反对法西斯战争而携手工作了。她说:“为了制止侵略势力的猖狂,没有比帮助中国抗战更好的办法了。”

  同时,宋庆龄还明确指出:“我们已经发现了一座桥梁,可以沟通环境、种族、宗教和政党方面的分歧。这座桥梁就是儿童―我们的儿童。”1938年初,中国共产党人首先利用这座桥梁,发起成立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宋庆龄是发起人之一。邓颖超请史良、沈兹九、刘清扬三人去见宋美龄,请她出来主持保育会工作。宋美龄允其所请,于1938年3月10日,在汉口圣罗以女子中学召开了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大会。并推选宋美龄为理事长,李德全为副理事长。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在第一次理事会上,大家一致同意聘请宋庆龄为该会名誉理事长。宋庆龄欣然接受了聘请。

  在国际妇女节前夕,宋庆龄在香港发表《向全世界的妇女申诉》一文,她指出“人类史上,未曾有过的大规模的残酷的虐杀,已经在世界各处蔓延”的现实后,呼吁:“援助中国,援助西班牙,援助无数的失去父母的儿童,失掉了丈夫、儿子和生活的女性,也就是帮助了你们自己!”

  4月14日,詹姆斯。贝特兰将在华北前线的经历写成一本书,准备带到英国和美国去,宋庆龄便委托他把筹建“保卫中国同盟”的信息也带到外国去,告诉国际友人:“保卫中国同盟,今天为了中国的战争,明天为了中国的建设。支持‘保盟’的外国友人,他们援华是为了希望中国能获得最后胜利,希望有助于中国的独立、民主和自由。‘保盟’的宗旨和方针正能实现他们的这种愿望。”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